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9月2日發表在《內科學年鑑》上的一則病例,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一名17歲的英國少年因嚴重營養不良而失明,很多媒體報道是因為他吃了7年垃圾食品而導致永久失明,事實這個孩子並沒有被垃圾食品矇蔽,他患有一種極為罕見的,危害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即

迴避-限制飲食失調症。得這種病的人,兒童時期即對食物缺乏興趣或不吃某些食物。#健康飲食##清風計劃#@頭條健康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這是個不幸的孩子,但通過他的病例和曲解的報道,讓大家再一次的認識到好好吃飯的重要性。我們一直強調垃圾食品危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看來,當我們將特定食物妖魔化而不是鼓勵健康飲食時,它會營造一種對不健康食物過度恐懼會導致飲食失調的環境。

我見過許多的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在他們自己的食物清單中添加越來越多的"不健康"、"不能吃"的食物,直到他們的飲食非常有限。同樣的,很多父母不是因為吃了可能會引發過敏、不適等疾病狀態,僅僅因為自己不喜歡吃,或者孩子不喜歡吃、不會吃,而"粗魯"的把這種食物定義為"不能吃"、"不好吃"、"不健康"的食物。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現代孩子健康飲食教育普遍不及格。45名初中生,39個不會剝雞蛋;不吃蝦,因是因為不會剝蝦;「花生是長在樹上的」;大米是怎麼來的?;不吃魚是因為不會挑魚刺。。。飲食問題最大的關鍵在於,很多家長都知道飲食健康很重要,但礙於現實做不到或不知道怎麼做。但是請各位爸媽一定要意識到:

「今天的飲食不是為自己而吃,而是孩子跟著你吃,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飲食喜好和習慣,尤其是準備餐食的媽媽,影響力更大!」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健康飲食不是哪一種不吃,或哪一種一定要吃,重點是能夠活用。教孩子如何健康飲食,不是要控制他不要吃什麼,而是教他學會選擇,建立好的飲食習慣。那如何去引導正確飲食呢?這兒有幾個建議:

1. 父母以身作則

若要孩子吃得健康,父母首先須以身作則。一次在青島市高新區給孩子上課,一個孩子說他前幾天都吃的燒烤,接著一問,他的父母每天都要點燒烤吃。同樣的,如果爸媽都不喝水,家裡隨時有含糖飲料,孩子自然也不會喝水。

另外,其實很多孩子偏食,是因為爸媽自己也挑食,不曾在家吃過那些食物,這些都是父母身教的影響。所以有句真話:大人永遠不會有討厭的食物,因為他們總是選擇和購買自己喜歡的食物。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2. 教孩子看食品標籤,選相對簡單的

合理健康飲食從營養標籤開始。營養成分表作為選購食品的參考、膳食平衡的參考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食品營養特點,幫助我們挑選相對健康的食品。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營養成分表

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爸媽可以教孩子閱讀外包裝的營養與成分標示,儘量挑選添加物較少、配料表相對簡單的東西。從小學1年級開始,就可以教孩子看營養成分表了,例如:餅乾的成分,除了糖、鹽、麵粉等基本配料外,添加物須少於5至10種,並儘量排除有色素的。又例如:純牛奶選擇蛋白質含量不低於2.9g/100g的,產品類型是巴氏殺菌乳或滅菌乳。再例如:什麼樣的食品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無糖、低鈉的標準?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通過營養標籤教孩子審慎看待吃的東西,不要吃加工太多、添加劑太多的食品。

3. 外食儘量多選擇蔬菜水果

在外就餐,基本不缺魚蛋肉類的營養,但蔬菜、水果和豆類攝取太少。在外就餐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推薦選擇口味清淡的粵菜、蘇菜(淮揚菜、金陵菜),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自助餐,增加吃蔬菜、水果、豆製品的機會。

同時,外食普遍太油、太鹹、太甜,因而常外食的人不推薦喝湯,選擇的菜品儘可能的清淡,孩子也不宜吃太重口味,尤其年齡較小的孩子腎臟功能還不完善,吃過鹹的食物會增加負擔。而且吃過多的糖,齲齒、肥胖、青少年糖尿病、脂肪肝風險也會升高。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WHO所提示的不健康食品是以比較的方式呈現,同樣健康飲食也是一種選擇、比較的觀念。我們需要教導孩子儘量選擇較好、較營養的食物,例如:炸菠菜會優於炸魚豆腐,前者是蔬菜,後者是高澱粉的加工物品。又例如:東北亂燉會優於毛血旺,前者是少油的燉菜,後者是重油、重辣、高鹽的菜。

4、帶孩子上菜市場或超市

很多孩子不瞭解食物,問題出在沒什麼機會接觸。很多家長帶著孩子頻繁的上早教課、英語課、藝術課......卻很少或從沒去菜市場或超市買菜。

去菜場、超市買菜是傳統生活的一個部分,建議爸媽帶孩子上菜市場,不用非得教孩子認識某種食物,可以簡單的問問孩子:"你想吃什麼?胡蘿蔔對眼睛很好,今天午餐要不要試著吃吃看?"、"這是紅色的甜椒,這是黃色甜椒,這是綠色的甜椒,像不像紅綠燈的顏色?"、"你摸摸看,這是西蘭花,是營養豐富讓你身體棒棒的「萬能」蔬菜"。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帶孩子上市場,多看、多逛幾次下來,可以向孩子介紹哪些是當地、當季食材。可以的話,不如讓孩子挑選、決定要買哪些蔬菜或肉魚蝦類,如此一來,孩子通常很願意負責、把自己挑的菜吃光光。

5. 讓孩子參與下廚

讓孩子“玩”食物,包括:觸碰、擠壓等,可以增加進食意願和食慾。

這個“玩”不是浪費食物,而是在烹煮料理的過程中,不少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進廚房太危險。建議爸媽不要怕麻煩,陪著孩子,讓孩子多多參與,如:洗菜、擇菜等,熟悉食物的顏色、形狀、味道、觸感等,孩子自然會對食物和料理更有感。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和小豆玩的花青素實驗

我很喜歡食物,我的孩子就很喜歡廚房,幫忙洗菜、打雞蛋,雖然常常越幫越忙。尤其是烘焙,必須按部就班依照食譜,秤重、計量,雖然複雜,但過程中可以教他數學、計劃安排的能力,以及訓練集中注意力,一舉多得。

吃“垃圾食品”導致失明?好好吃飯不是去妖魔化食物,而是這麼做

小豆在幫我攪麵糊

基於上面這5點,其實還有很多的建議,健康飲食教育只是「飲食教育」的一個小部分,希望各位家長儘可能地創造去食物連結的機會,讓孩子把“吃”當作一種能力,體會「好好吃飯、尊重生命,身心滿足」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