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这种境界,真成了人间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杜甫为好友李白写的一首诗,真实描述了李白与酒的不解之缘。如果当时有朋友圈,杜甫把这首《饮中八仙》发出去,不大会儿准会有好友纷纷点赞,写得太实在。

中国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这种境界,真成了人间仙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李白在《襄阳歌》中提到自己的酒量,这里的三百杯,不是数量上的300杯,是夸张写法。意思是每天都得喝酒,并且还喝得很多,喝酒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容改变。

当然诗人喝酒不同于一般俗人,喝酒有时需要情趣,这时李白比较喜欢月亮。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友人一起对饮,还有歌,真是人生一快事。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就连喝醉也写得诗情画意,我喝醉了想睡觉,没有办法陪你了,你先回去;等到明天,如果你还想喝,可以抱把琴来,到时我们一边弹琴一边喝酒,一醉方休。

中国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这种境界,真成了人间仙

可有时也很孤单,只有自己,诗人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凑成一个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境界,不是没人陪我喝么?我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对饮,再加上明月下自己的影子,不就成了三个人的酒局了么。一个连把喝独酒都写得如此优雅的文人,会把热闹的宴席写成什么样的文字呢!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次是真正的三人对饮,好友岑夫子,丹丘生在座,诗人李白压抑不住自己的豪情,一个劲地劝酒,说只有会喝酒、能喝酒的人才能青史留名。不要说穷,没钱买更多的酒,把儿子叫来,快去快去给我弄好酒去,让我一次喝个够。

中国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这种境界,真成了人间仙

李白的一生可谓是“酒不离诗,诗不离酒”,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酒成就了李白辉煌的一生,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

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作中,有170首写到饮酒。如果没有酒,李白将会多寂寞;如果没有酒,诗的王国里又少了多少篇佳作。如果没有酒,唐诗又会失去多少醉人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