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西游记》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虽说《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但其实讲的只是一个人的故事。

孙悟空是人的心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孙悟空在书中被称作“心猿”,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吗?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吗?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孙悟空”跟自己斗,战胜自己成佛,从心开始,从心结束,得见真心。八卦炉烧不死(心)反而炼成火眼金睛,炼心使人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悟得真心,自有火眼金睛。

凡是与情感有关的都是用心来表达的,要是一个人感情受了伤会觉得伤心,千真万确是心的那个位置会难过的。而这师徒五个中,孙悟空也是最有情有义的一个。在书中你会发现,孙悟空屡次哭都是为师父哭,他的第一任师父菩萨祖师赶他走时,他痛哭流涕、恋恋不舍。在后来保唐僧取经的过程中,更是无数次为唐僧哭过,他是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美猴王。

人的一生就是孙悟空(心)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要炼心,都要勇敢的迎接挑战,在红尘中炼心。

猪八戒是人的情欲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猪八戒原本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由于喝醉酒调戏嫦娥仙子而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投胎到人间,没想却误投猪胎,因而也继承了猪的习性:贪吃、贪睡、懒惰等。

好吃懒做又好色的猪八戒其实在唐僧的世界里很受宠,他包容八戒,担待八戒,同样是犯错了永远挨骂的都是孙悟空,为什么?

八戒那么贪,那么懒,却受尽优待,骂挨不着打收不着,那是因为他是欲望呀,是普通人的欲望,唐僧不好色不好吃无欲无求,但八戒替他做了,人对于自己的欲望所犯的错误都会比较宽容,事情有了坏结果,首先是怪自己的心而不深究是不是欲望在引诱,所以想要管好心首先要管住欲望。

沙和尚是人的本性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在《西游记》中沙僧是不会犯错误的,因为他在尽力做每件事,虽然他不是最有本事的,也不是最受宠的,但他绝对是不惹祸的,他坚守理性,办事有逻辑。

沙僧的这种表现与他的身世背景是分不开的。他原是凡人, 后遇见真人, 受到帮助, 历尽千辛万苦修满“三千功德”,“受封卷帘大将”。这得来不易的荣誉他当然十分珍惜, 却没料到会因失手打破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比起猪八戒的调戏嫦娥,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沙僧只是犯了点小错,但他所受的苦难却是最多的。

每个人都有沙僧的一面,他不断付出,用劳力支撑,用理智护航,挑着的担子也是肩膀的责任。

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在书里,白龙马被称作“意马”,所谓传情达意,意在这里其实是表达的意思,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最终要通过行为来表达,来实现。

白龙马踏实守信,确定的事便永不言弃,去西天是认真的,无论多难,都会坚持,如果没有了白龙马,唐僧失了坐骑,用什么支撑他的肉身,用什么抵抗妖魔鬼怪的打击,有了意志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快马加鞭,可以更快抵达。

唐僧是人的身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唐僧才是最重要的,他是首脑,代表着脑袋,其他四个都要听从他的指挥。白龙马和沙僧是最忠实的,都没有二心,就我们的四肢和躯干一定是受大脑支配的。但是孙悟空就没有那么听话,就像我们的心经常会与大脑发生矛盾。大脑代表着理性,心代表着感性,有时候理性认为是对的事情,感情上却不能接受。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和唐僧的矛盾最多。

《西游记》其实是一个人,你知道吗??

八戒、沙僧、白龙、唐僧、悟空组成的团队,其实是人“身、心、情、性、意”的合一。所以九九八十一难,无数悲欣交集、挫折历练,描述的就是每个人的一生景象。

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读者千千万,你也是那个在探寻四大名著真相的人吗?你对《西游记》的印象依旧停留在小时候吗?

-----问君几多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