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企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

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经济运行看,一季度,在省已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市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19项、前五位的15项、第一位的7项。这是记者从4月24日上午召开的亳州市全面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亳州市企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

发布会现场

千方百计 全力以“复”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坚持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当前全面恢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当前“四送一服”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截至目前,全市规模工业等9大类应复工企业(项目)2845家(个),累计复工2820家(个)、复工率99.1%。其中6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剔除1家倒闭、3家申请退规、5家因环保问题整改限制开工,复工率达100%;16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157家,复工率94%;999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复工998家,复工率99.9%;347个亿元以上续建重点项目复工345个,复工率99.4%;385资质以上建筑业项目、6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家进出口企业、16家三星级以上旅游星级饭店复工复产率达100%。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4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402家,复产率99.5%,复产企业总产能130亿元(去年同期),已复产产能110亿元,复能率84.6%。实现经营(销售)收入108亿元,进出口总额5100万美元,新增投资40亿元。

当前,我市复工复产取得突出成效。从税票情况看,2月10日至4月21日,全市开具增值税发票企业户数15472户,占去年同期116%,高出全省平均值11个百分点,恢复程度位居全省第一位;开具金额441.28亿元,占去年同期93.6%,高出全省平均值7.3个百分点,恢复程度位居全省第四位。

从用电量看,全市1-3月份工业用电量已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增幅-1.64%),其中谯城和涡阳逆势上扬,分别增长0.47%和7.08%。从经济运行看,一季度,在省已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市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19项、前五位的15项、第一位的7项。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复产复能效率上,着力推进“服务企业年·重点企业五级包保”行动,大力解决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包保帮扶 纾困解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组织研究提出明确要求,5名市领导牵头分包县区和园区载体单位。

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委会、专题调度会,研究部署企业复工复产、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工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四送一服”办联合办公,实行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2天调度一次、分管负责同志每天调度一次,重点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各类难题。

截至目前,市领导共联系走访企业764家,全市通过“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解决企业用工、用能、资金等复工复产相关困难和问题812个。

市政府领导定期深入县区园区、企业和疫情防控一线,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及时了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复工情况以及相关保障工作落实情况,推动企业和项目早日复工复产。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市级部门领导、县区领导、县区部门领导、企业服务联络员“五级包保”工作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细一家企业、一个专班、一组政策、一套服务“四个一”精准包保措施,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集中调度会,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和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同时,按照省工作部署,在全市99家重点工业、服务业和重点建筑业企业派驻联络员,开展联络帮扶工作。

我市切实压实县区属地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市委部署,市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对支持和推动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进行监督检查,采取“四不两直”、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现场督查,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加大复工复产企业日常监管与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短缺问题,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我市制定下发的企业复工复产指南,加强复工复产前防控管理,提前准备测温设备、消杀用品、口罩等防控物资,确保生产企业有序安全复工复产。

古井集团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点赞。依托大数据系统,每天比对企业拟返岗人员和在岗人员健康数据,重点比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有湖北旅居史人员、有发热、咳嗽症状及就诊、购药记录人员,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截至目前,已累计比对数据225万人次,筛查预警人员信息2573人,全部第一时间交办,当天连夜处置到位。2月10日以来,全市未发生有发烧症状员工上岗情形。

突出重点 复产复能

在企业复工复产启动之初,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联席会议,建立需求问题清单,对金融需求项目进行摸排、尽职调查等事宜每天一汇总,每周一调度。组织对入围全国和全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企业进行摸排,新增授信252笔、19.63亿元,放款224笔、17.9亿元。 截至4月21日,全市新增疫情相关授信17618笔、146.91亿元;发放贷款23742笔、105.13亿元,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定提供了资金保障,极大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

复工是前提,复产复能才是根本。我市用足用活用好中央、省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举措,对复工复产复能进行系统谋划,不仅满足于复工率的增长,更将复产复能作为衡量标准。

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我市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总投资99.7亿元的古井集团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改项目于2月26日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30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于2月29日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约57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于3月25日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约65.6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于4月15日集中开工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