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水形物语》这部电影不仅探讨了女权主义,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了男人本性中脆弱的一面。在艾丽莎与安保队长理查德之间微妙的关系里,电影得出了全然相反的结论,而这或许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个结论就是:男人生来虚弱,男人的虚弱不在于缺乏力量,而在于孤独。可以说,理查德这个人物的刻画非常的出彩,本文将以这个人物为中心,力图另辟蹊径的来探讨一下这部电影。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自相矛盾的理查德

同大部分年近不惑的男人一样,理查德不安于一生的平庸,坚信通过努力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事业上升与坠落中,在他心态一步步走向极端的过程里,我们愈发透彻的看懂了这个人物,看懂了他懦弱的本性与强硬姿态之间的矛盾,而这,正是他不幸的根源。

其实,理查德性格里的这种矛盾性,基本在“卫生间里偶遇”的这一段里说透了。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让我们来看看细节:

通常情况下一位男士见到卫生间里有女士在场,自然是要回避一下的。理查德却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不仅如此,还满不在乎的拉开拉链,当众小便。当女主角艾丽莎暗示他便后洗手的时候,他也不假思索的拒绝,按照他自己的理论,洗手两次是缺乏男人气概的象征。理查德他真的满不在乎的面对两位女士小便吗?显然并非如此。一走进卫生间理查德就留意到了沉默不语的艾丽莎,他迟疑了一下,露出微笑,对沉默的艾丽莎说“别理我。”你看,理查德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实际上呢,他在乎的很。而后面的剧情告诉了我们理查德此时已经喜欢上了艾丽莎。

至于非要当着女士小便,更是说明了这个人想法隔一路。因为只要这世界上有男人,有女人、任何情况下一个男人当着陌生的女士小便都是不正常的,无礼的。非要明知故犯,以彰显自己的男性气概,这似乎不应是一个40岁的男人应有的心态吧,可理查德就是这样。反常的行为再次暴露了他内心的虚弱:对艾丽莎心生好感,却以炫耀自己男性特征的方式来表达,这是幼稚、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说白了,只是十五六岁的男孩的心态。

如果把这段场景提升到心理学的层面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剧情背后隐藏着的一个叫做“阴茎嫉妒”的理论。简而言之,女孩会因为自己没有阴茎而感到遗憾,而男孩则会炫耀自己的阴茎,认为是自己的特权。

而理查德炫耀的电棒,正是被炫耀的阴茎的象征。波伏娃在《第二性》这本书里,对阴茎嫉妒这种情结进行了详实的叙述,甚至有这样的原文:“女人在用水管浇灌花园时,获得巨大的快感”。这种情结也在两位女士戏谑的闲聊里若隐若现,当她们正在谈论着:“要有多大的目标,才能把尿喷到天花板上"(There's pee freckles on the ceiling,Just how a target do they need,you figure?)。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理查德推门进入了卫生间,他把电棒放在洗手台上,向两位女士介绍它的威力。你看,阴茎嫉妒——男性特权的心理学理论,就这样潜移默化的贯穿到了剧情里,为后面的剧情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再往深里一层说,理查德故作强硬的姿态,刻意流露出的男子汉气概,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我逃避的心态。如果说不敢显露自己的真性情是一种懦弱,那么这种懦弱在他身上早已显露无余:明明不想进入有女士在场的卫生间,却走了进来。明明对艾丽莎心生好感,却说别理我。明明两位女士让她感到紧张,却故作轻松自在,甚至做出了一个吹口哨的动作,明明不想当着女士上厕所,仍然自以为是的拉开拉链。明明想要洗手,只因为女主角善意的提示而拒绝洗手。理查德的人生信念在此已彰显无余:男性气概,就是一昧的克制,一昧的自我否定的姿态。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事实上,这种信念害了他,而且正是导致他走向毁灭的直接原因。

理查德代表着男人的一种类型,本质上,他们是弱者,却非要通过强硬的姿态来隐藏内在的虚弱。他们的心智被过早的困在了对于外界的偏激的认知中,久而久之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如果说孤独有很多种类型,也许这就是最为隐蔽的一种吧。

水蓝色的汽车

走出了幽暗的地下室,安保队长理查德也还是一个平凡世俗的男人。

工作吃苦耐劳的理查德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他有了自己的房子,崭新的汽车和光明的前程。在4S店里,那个老道的推销员大大咧咧地谈论着未来。就像是在欢迎这位刚刚踏入“成功人士”门槛的中年男子。

开一辆好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哈,当旁边一辆同样型号的凯迪拉克驶过,看到车上的年轻人在向自己亲切地招手欢呼,理查德略带拘谨地挥手致意。相同型号的凯迪拉克,相同的阶层。理查德,就这样拘谨的向崭新的未来挥手致意。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从细节之处我们会发现理查德与家人的交流大都是浅尝辄止。卧室里贴着金色的壁纸,却在昏暗的光线下愈发的压抑与拥堵,夫妻间的恩爱也让理查德有些力不从心了。厌倦的情绪已经写在了他的脸上,家庭,早已是一个他想逃离的地方。

在电影临近结尾的时候,心烦意乱的理查德冲出家门,躲进了自己的汽车里。雨水淋在水蓝色的汽车上(水蓝色!)并且与水池做了一个镜头的切换,蕴藏着导演独特的用心。猛然发觉,原来这个中年男子也是一个生活在水箱里的人嘛。孤独,水的形状就是孤独的形状。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如果孤独有许多种,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一个一意孤行的走下去的中年男子,在水蓝色的汽车里独自为烦恼所苦,也许就是所有的孤独中最为隐蔽的一种吧。

水的形状,水又能有什么形状呢。

对于艾丽莎来说,水的形状是浅浅的浴缸。对于两栖人来说,水的形状是玻璃牢笼,那么对于理查德来说呢,水的形状就是这辆水蓝色的汽车了。水的形状,孤独的形状。孤独的形状各个不同,孤独的本质却始终如一。

参孙的故事:男人对女人的恐惧

按照所谓的西方主流观念来说,男性的力量是理性的,光明的,可见的,透彻的,女性的力量则是感性的,深邃的,超自然的,晦暗的,就像是无边无际的黑夜,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在电影里深不见底的海洋,拥有神奇力量的两栖生物,就是这种力量具象化的投射,艾丽莎与两栖人在海底继续下去的爱情童话。也正是女性能够掌控的未知力量的象征。

《水形物语》第二个维度的故事:孤独的理查德

不要小看这种恐惧,在中世纪的欧洲,对于一个妇女最为可怕的指控不是淫乱,而是巫术。烧死女巫的酷刑作为一种传统也延续了几百年。而在本片中,相同的恐惧又在理查德的身上再次显现,他反复讲述着旧约传说里被情妇害死的希伯莱英雄参孙的故事,也是一个佐证。

不会说话的女孩与两栖怪物的恋爱故事固然新奇,也不过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新奇。但是理查德——一个孤独的中年男人孤苦的命运着实打动了我,他的死亡也让我感触颇深。

我想,如果人死了,会回到一个似曾相识、舒适安然的世界里,如果人生如同一场戏剧,在帷幕落下之后,我们还能够在舞台幕后全然放松地促膝谈心,其乐融融的谈论着这一生的感悟。当一切都得以看破,放下,挥之即去,当愤怒,忧愁,恐惧,早已化作人生旅途中烟消云散的灰尘,那么安保队长理查德,会不会流露出一副恍然清醒的神情呢?


感谢阅读,期待您的评论与分享

作者简介

杜仲:活跃在青岛的室内设计师,爱好看电影,读书。

微信公众号:杜仲电影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