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嚴重影響經濟

由於油價高企和增長率上升,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從2003-2008年期間積累的石油收入中受益匪淺。這提高了卡塔爾領導下的競爭力。此外,創造的政策空間26使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能夠改善宏觀經濟環境,並擁有相對穩固的金融體系。然而,要實現更高的競爭力排名,就需要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作出更大努力,確保勞動力市場的效率,確保金融部門的健全,


促進新技術的使用和吸收,鼓勵創新。


關於勒旺坦和北非經濟體,由於政治過渡和2010年底開始的社會抗議浪潮,這些國家面臨著一種不確定狀態(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 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經濟表現,因此也影響了這些國家的競爭力排名。此外,世界經濟論壇(2015) 顯示,這兩組國家明顯落後於海灣國家。黎凡廷國家受到敘利亞衝突和政治動盪的影響,影響到該地區各地的安全。北非經濟體正遭受恐怖主義事件的影響,阿拉伯之春的影響影響到這些國家的最新積極事態發展。


政策空間可界定為法律上的政策主權與事實上的國家政策自主權的結合(Cooper, 1968; Bryant, 1980)。 在上述背景下,它主要指積累的公共預算盈餘,使這些國家的政府能夠通過在基礎設施項目上投入更多資金和支持非石油活動來促進經濟增長。

此外,Gressani和 Kouame(2009年)指出,摩洛哥、突尼斯和埃及(部分)等國家受到危機的嚴重影響,導致對其出口的需求較低。他們補充說,石油出口國受到危機後果的影響,如全球需求下降導致石油出口減少。


在第二個時期的剩餘年份,特別是2011年初,阿拉伯國家的貿易表現受到了阿拉伯之春的發展和不利內部條件的影響。這些情況對目睹這些巨大變化的阿拉伯國家產生了不利影響,並導致這些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收縮。這些國家的生產情況惡化,石油和非石油出口收入顯著下降(地中海漁業聯合會,2012年)。


儘管阿拉伯國家出現了這些事態發展,但由於2011-2014年期間油價高企,這一群體的出口創歷史最高水平。從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全球油價出現了下滑。2015年,與2014年相比,石油價格下降了49%,導致阿拉伯國家的出口顯著下降,2015年達到了10萬美元左右(歐洲貨幣基金組織,2016年)。


Gressani和Kouame (2009年) 指出,執行的貿易政策是能夠決定任何國家在克服任何危機的後果方面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他們補充說,危機嚴重影響了那些與世界經濟最融合的阿拉伯國家。他們的研究表明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一體化將有助於克服危機的後果。然而,我們認為存在一些限制,例如阿拉伯貿易所包含的進口類型,因為62%的阿拉伯進口品被歸類為中間產品和資本貨物,由於阿拉伯地區缺乏技術,這些貨物無法通過阿拉伯內部貿易來實現。此外,阿拉伯的主要出口產品主要是石油,約74%,主要流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阿拉伯國家不能吸收。

以上介紹表明,阿拉伯石油出口國顯然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因此它們需要採取鼓勵經濟多樣化的政策。海灣地區的一些阿拉伯國家,隨著油價的惡化,開始採取旨在鼓勵非石油部門的經濟政策。


另一方面,阿拉伯石油進口國的國際貿易受到內部事態發展的影響,主要是安全和政治動盪。這些事態發展導致他們的商品生產嚴重惡化,因為許多工廠停止生產,這又影響到這些國家的出口。因此,在過去五年中,這些國家的競爭力排名大幅下降。


總之,影響阿拉伯國家外貿的主要傳播渠道是油價下跌和全球對阿拉伯國家非石油出口的需求。此外,進口總額主要受到這類國家經濟表現放緩的影響。


我們認為,上述金融危機的傳 播渠道影響了阿拉伯貿易競爭力的表現。石油和非石油出口受到油價下跌和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的擠壓。此外,為探討國際貿易與競爭力之間的關係而進行的大多數研究建議,貿易制度的自由化對經濟增長和競爭力具有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