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打人咬人,有”暴力倾向“?父母别慌!正确引导是关键

“你家孩子咬人、打人?”最近带多多到小区或游乐场玩 ,多多喜欢小朋友、或与小朋友一时不合、不愿意、不高兴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不停地给别人道歉。在家里他爸爸跟他玩时,他有时也会出现这个情况,他爸爸一急也会反手打他,说他怎么有暴力倾向?”

宝宝怎么打人咬人,有”暴力倾向“?父母别慌!正确引导是关键

在面对孩子打人、咬人这件事上,2-3岁是孩子在自我意识敏感期阶段,强调”我的“,凡不合我意的,就我”不“,可这阶段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不能完全地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情绪就焦急、愤怒,就通过扔东西、打人、踢人、甚至咬人来表达愤怒或沮丧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不要盲目给孩子贴”暴力“的标签,需要家长通过以下方法正确引导,帮孩子度过敏感期。

1、家长要检讨自己是否有不自觉的”暴力“

孩子感觉到愤怒时寻求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成为他的榜样,孩子会观察大人们在愤怒时会怎么做?体验大人们在愤怒时如何对待他们?学着识别自己内心的愤怒感受?

比如很多身为父母的人由于不能很好地释放压力而采取了一些比较暴力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父母制止孩子的哭闹和调皮行为,许多家长往往会拉起孩子打屁股,好让他“长长记性”,那孩子就会觉得这样表达愤怒很有效,也会学着父母用打人来发泄愤怒。

宝宝怎么打人咬人,有”暴力倾向“?父母别慌!正确引导是关键

这里父母给孩子做出的榜样可能与他们想教给孩子的相反。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很难教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打孩子,不以暴力解决愤怒。

还有的孩子打人、咬人不是因愤怒而使用暴力,而是表达喜欢,这是因为家长在无意之间造成的,家人尤其家里老人看着孩子白嫩的小胳膊、小手、小脚丫,忍不住轻轻咬一口,或者轻轻拍拍摸摸孩子的头,夸一句“真乖”,家长并不是打孩子、咬孩子,就是想抚摸一下,亲密一下,表达一下爱意。

但对于孩子理解不了摸、拍、打的差别,孩子本来想表达对别人的喜爱,模仿家长做出相同的动作,却控制不了力度,让人容易被误会为”暴力“。所以父母可以跟孩子做示范,让孩子感受打是怎么的,打比拍、摸都要使得力量大,会感到疼,而摸和拍都是非常轻轻的。并且家长平常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可以握手、拥抱、亲亲来表达,减少可能被孩子误解的行为。

宝宝怎么打人咬人,有”暴力倾向“?父母别慌!正确引导是关键

2、及时制止孩子的打人、咬人行为,说出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发生打人、咬人的行为时,第一时间制止孩子,多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看到,都会及时阻止或握住多多打人的小手,并且告诉他:“妈妈看得出来你不高兴了,你很生气,可打人、咬人是不对的,不可以的,妈妈喜欢多多但不喜欢多多打人、咬人。”父母不要责怪孩子正常的表达情绪,要说出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理解了他们的情绪。

如果孩子打我们,父母家长一定要注意,一定不要嘴巴上说“不要打人”,但表情上却是嬉笑的,这会让他们没法区分打人是对的还是不对,有可能会以为我们对打人是支持的,认为这只是玩耍。

宝宝怎么打人咬人,有”暴力倾向“?父母别慌!正确引导是关键

3、鼓励孩子说出打人或不高兴的原因,并帮孩子学会表达。

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打人或不高兴的原因,你可以跟孩子说:“你愿意告诉妈妈,刚发生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生气?”也许孩子说不清楚,父母就要通过了解事情大概情况,帮助他表达清楚原因,然后帮他分析,并可以试着教教他们如果要解决问题该如何表达。比如下次小朋友抢你的小车时,你就可以说“小朋友,这是我的小车,请把它还给我。”“当你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时,你可以问他们“你愿意和我玩会吗?”

比如小朋友拿走多多的玩具,他要不回来,着急就打了小朋友。这时,首先我告诉多多,妈妈非常理解他的玩具被拿走而很生气,但打人是不可以的,他要跟小朋友道歉,然后我可以和他一起跟被打的小朋友沟通,请他把玩具还给他,如果小朋友还是想玩不给,我们可以要求跟他交换玩具玩一会后,再交换要回玩具。“这些表达方式对宝宝看似有些难度,但是我们说着说着,孩子慢慢就会知道,解决的办法,不是打人,而是沟通,就会运用上这些方式解决问题。

父母千万不要因孩子打了别的孩子而觉得丢人,就当着别人说,“你怎么打人?怎么变得这么坏,妈妈不喜欢你了”,甚至去打他,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更会增加孩子恐惧或焦虑,害怕妈妈不要自己。何况你打他也会让孩子模仿,他们生气的情绪没法得到理解,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

宝宝怎么打人咬人,有”暴力倾向“?父母别慌!正确引导是关键

4、帮孩子找到表达自己愤怒生气感受的其他方式

因为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与小朋友发生矛盾,一时的愤怒无法发泄,尤其对于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我们也可以用个小椅子放到一个角落,放几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比如车车、布娃娃等,告诉孩子如果生气,可以去那里坐一会,让自己冷静一下,并告诉孩子等平静后可以找父母说说。父母还可以给孩子画一张愤怒的脸,让孩子直观地看到生气的表情不好看,会让对方伤心。这些都是父母帮助孩子要学着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生气、愤怒的情绪。

你是怎么应对生气的打人、咬人的孩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谢谢你打开小编的文章阅读,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努力做个不吼不叫的智慧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养娃是妈妈的一场修行,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解决。一起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