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不生二胎,在一些父母看来是自私的行为?

伪装-嘴角轻蔑的伤


对于自己的父母来说,生二胎确实是他们盼望的,我自己深有体会。

我一台就是儿子,但是过了三四年父母,特别是我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催我们要生二胎,她说趁她还年轻可以帮我们带孩子,因为我是独子,觉得我一个人太孤独,什么事情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所以父母他们就百般劝我们生二胎。

生不生二胎也不是什么自不自私,主要还是看自身的条件,如果条件允许,生二胎父母帮着照看,孩子长大了还是挺好,最起码一家人在一起热闹。

所以,我也不认为不生二胎就是自私的表现,毕竟需要条件允许,不然生下来,物质条件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生下来愁这愁那,钱,时间,精力,还有人手都是不够的话,还不如不生,何必小的生下来跟我遭罪呢?

不生也好好跟父母沟通不生的原因,相信他们也会理解你的,毕竟现在这个年代不是他们那一代人,给小孩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云上布衣


生二胎虽然不是坏事,但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我个人认为,生不生二胎,需要全面权衡自己的家庭情况,量力而行。

首先,老大多少岁?有无自理能力?如果老大的年龄还小,尚且没有自理能力,正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那么再生老二,必然会分走父母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给予老大的陪伴就会减少,父母能不能保证给予老大足够多的爱和安全感? 如果老大正在上小学低年级,生了老二后,父母需要全身心照顾老二,每天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辅导老大的功课?

其次,孩子谁来带?自己带还是老人带?众所周知,老人带孩子会存在很多问题。就算有的家庭只是让老人稍微协助一下,搭一把手,老人和儿媳、女婿之间都有可能因为彼此的教育和生活观念不同出现重重矛盾。如果不给老人带,自己亲自带,那么带老二的同时还要兼顾老大(老大已经成年,或者已经上了初高中,完全有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的除外),请问父母此时能兼顾得过来吗?如果家中请保姆,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吗?

第三,全家的经济收入一年大概有多少?全家人每月基本的生活花销需要多少?老大的学习教育支出每年有多少?每年家中能有多少余钱? 老二生下来后,除去日常生活所需,老二的保险费、教育费又是一大笔开支,家中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吗? 如果再来一次新冠、非典之类的疫情,单位关门,失业,家中的生活来源怎么办?家庭是否有足够的存款能够应对那些意外之灾?

所以,要不要生老二,我觉得家庭应该理性对待这个事儿,而不是心血来潮说生就生,想生就生的。生倒是简单,可是还需要养啊。

因此,要不要生老二,跟自不自私没有关系,要看你的家庭情况是不是允许。

家里有两个孩子,确实也有很多好处,尤其在培养孩子的性格方面,但是主要还是应该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尤其年龄已经超过四十岁的父母更应该慎重。



墨涵宸


这个问题,属于“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问题。


追本溯源,封建制中国,长久以来推行儒家文化,为了让皇权统治合理合法,要讲“忠君”,讲“孝道”。在古代,忠诚比才华更重要,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在行为伦理上倡导等同,而“不忠不孝”的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这种文化延续到今天的世俗生活,好处是,中国人对长辈的尊重,对父母的孝顺,那是没话说,很多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活,也要照顾好老人。不好的一面,就是中国人普遍对长辈(上级、权威)盲从,而很多长辈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干涉晚辈的私生活和选择。


时代在进步,每一种文化,适应的是当时的社会体系。今天的社会远比古代要开放和丰富,我们不能拿几千年前的指导思想,照搬过来指导今天人们的行为。中国的父母也需要随着时代而成长,形成明确的认知:子女来到世间,终要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从属。


曾经的伦理伦常,要求人要尽“香火延续”的责任,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的愚孝和愚忠,早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我们要孩子,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延续自己和家族的生命。生一胎也好,生二胎也好,都是个体自己的选择,和自私不自私毫无关系。人生一世,无法重来,你应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而不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意愿。


在国外,如果你问别人“你工资多少”?“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是非常不礼貌,侵犯隐私的行为。但在中国,受长久的几代同堂和集体观念的影响,这样的问题习以为常,个人的界限往往很难受到尊重。我们喊了很多年“以人为本”,但是否真正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说到底,这就是对个体需求的尊重。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在不伤害和损害他人的前提下,允许每个人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是文明真正的进步。


最后附上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另一边,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