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好的時候,為什麼有人低於市場價格賣房,他們不虧嗎?

劉貴剛mark


經濟不好的時候,為什麼有人會低於市價賣房?你擔心他們賣虧了,其實有點杞人憂天,多數人都不會虧錢賣房的。



買房投資是中國人主要的投資理財渠道,房產佔到中國家庭資產比例達到了70%以上,每年房產價格的波動也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事情。

其實近兩年來房價是漲是跌,一直在理論界以及民間反覆的爭論。但是在爭論之後,我們回頭來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依然在悄悄的上漲。

兩三年前買房的投資仍為正收益,當然,如果你在沒有發展前景的二三線以下城市投資,那隻能怪你的投資眼光太差。


疫情發生以來,經濟下行,但隨著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房產成交量正在逐步回升,既然有成交,肯定就有低於市場平均價的房屋進行成交。

但是否虧錢,只有買房者心裡知道他自己的成本價是多少。

可以明確的是,只要房齡在五年以上,賣房者絕不會虧著錢退場。

在此時忍痛虧本賣房者,多數是由於迫於資金的壓力,或者房產糾紛等其他重大因素影響。

所以你完全不必要擔心這些人是虧本賣房。


財務意識流


經濟不好時候,為什麼有人低於市場價格很多賣房,他們不虧嗎?這是一些人顧慮了,有的低於市場價格50%賣房,這是什麼原因?

一、每個人屯房成本不一樣。你2015年後買的房子,按照現在價格下跌50%你是虧本的。但是人家2015年之前屯的,按照現在價格打5折,人家也賺錢。2008之前屯的更厲害了,打3折都賺錢的。

二、經濟不好時候,很多企業急用錢。特別是是企業主,有的急用錢發工資,有的急用錢還債,有的急用錢用來維持企業資金週轉等等。這個時候別說5折了,3折都會賣。有人問不是可以抵押貸款嗎?你拿一套抵押可以,企業拿幾百幾千套去抵押,銀行敢收嗎?大多數不敢的,銀行又不是房子回收機構,不是賣房子的。要是銀行真的把錢全部換房,我看銀行倒閉不遠了。經濟不好時候,銀行壞賬會增加很多,特別是房地產相關的。經濟不好房子不好賣,銀行拿去賣不掉,銀行就破產了。

三、經濟不好時候,買得起和敢買房子少。買了房子裁員、降薪了怎麼辦?房子嚴重供過於求,你不打折,賣給誰?現在五折還可以賣,要是企業和企業主大量拋售房子,導致二手房掛牌量比城市常住家庭戶數甚至人口多時候,你看看你萬5折還賣的掉不。商品房也是商品,有些東西人為控制不了的。


劉貴剛mark


什麼叫買方市場?什麼是賣方市場?經過了這些年來房地產的上漲,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瓶頸,再持續上漲的動力幾乎消失。2020年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成為了工作目標,而這種穩字中還包含著穩中有降的內涵。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房地產經過從賣方市場進入到了買方市場。

在買房市場中主要是購房者增加了話語權,而不是由房地產企業來決定,甚至還會增加了搖號、預約、喝茶費、找關係等各種途徑來獲得機會。可如今峰迴路轉,這也就意味著開發商必須通過提高宣傳力度、提升品牌質量、打折促銷方式來激發購房者或潛在購房者的購房潛力。於是,市場上會出現各種打折促銷的活動,包括年初恆大的613個樓盤全面7折的促銷手段。

但打折促銷不等於成本價以下的割肉銷售,甚至有些樓盤是通過了提高價格後再打折促銷回歸原位或略低的價格銷售的目的。什麼叫無利不起早,打折費時費力目的就是為了快速回籠資金、讓利銷售出售、增加企業知名度等企業紅利目標。

以二線城市的銷售價格4萬/平米為例,可能其土地成本價格在2萬元、建安費用在5000元(不含裝修費用)、財務費用3000元、營銷費用在2000元,這樣得到的利潤為1萬元/平米,利潤率25%。而如果把售價調整到4.5萬,再以八折銷售,則銷售價格為3.6萬元。可是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可以節約一半,那麼等於省下了1500+1000=2500元的費用。其中的成本就變成了2.75萬元/平米,這樣的利潤變成了8500元/平米,而利潤率卻是24%,跟此前的25%的收益率相差無幾。而購買者卻也得到了一定的實惠。

雖然房地產開發商進行了打折促銷,但卻不是成本價銷售,而且看著廣告讓利不少,其實開發商的收益率卻是變化不大。這就是通過促銷廣告帶來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需要的就是一個必須從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房市場為基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