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抵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看了一則報道:在疫情過後,有接近一半的人不想上班。

隨著疫情的減緩,很多公司開始正常上班。但是有的人卻在家工作習慣了,不想去上班了。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韓劇《不想去上班》,它就講了很真實的職場故事。

姜白虎作為充滿熱情,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男人,是把加班當興趣,假期工作當放鬆的工作狂。太過獨自出類拔萃,所以頻頻和同事們發生衝突。 在前輩們眼裡是一個獨自超前的眼中釘。 而一同工作的後輩們則對於過於熱情的他感到很負擔。 他開始感到焦慮和迷茫從而產生了不想去上班的想法。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有人說,看過這部電視劇一度懷疑編劇就是職場中的親歷者。

身在職場上的人都知道:

在職場上,提前半小時上班是普遍的,掐著時間到是要被批評的。

上班要熱情,每週都要規劃計劃。

理事來巡視,要迅速起立點頭哈腰打招呼。

站隊是真實存在的,新進職員選錯邊是會被連累的。

下班後是真的會被拖去聚餐的,而且不能拒絕,部長會瞬間變臉……

所以,很多人在家辦公隨心慣了,漸漸的不想去公司了。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朋友有一件這樣的事情讓他徹徹底底的覺得上班真的很累,並且開始產生牴觸心理。

公司老員工讓老李一起搞季度計劃資料,有空再幫忙複印了,下發給部門。

這不在老李的工作範圍內,老李覺得自己是重點大學畢業生,是來做有價值的事的,不是給你們跑腿的。

雖然表面答應下來,但是百般推託,遲遲不開始工作。無視老員工一臉慍色。

後來經理讓老李做會議總結,要求下班前完成,胸中無名火“騰”地就上來了,他說一個辦公室那麼多人不叫偏偏叫我?果然人老實就得受欺負,心裡100個不願意,臉拉得老長。

有個回訪顧客的臨時任務沒有明確責任人,又沒人主動認領,無奈之下領導硬生生指派給老李,老李想都沒想就反駁,說自己手頭工作太忙,顧不上,領導面露不悅......

後來漸漸的,當上司都遠離他的時候,他辭職了。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辭職的理由就是感到公司裡的人針對他,他有點牴觸職場。

其實,他講的恰恰就是職場中典型的牴觸情緒,領導佈置的工作不想做,在遭遇壓力和困難時第一時間選擇放棄。

所以,並不是職場牴觸你,而是你在牴觸職場。

牴觸心理使你不願意服從上司的安排,不願意配合同事的工作。不願服從安排,從一開始就註定你根本不可能好好完成任務和工作,沒有意願,缺少積極性,做事情自然敷衍應付,得過且過,錯誤百出。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很多時候被交辦的工作任務,我們無法一個人完成,你需要他人幫助。但是由於平時你牴觸情緒先行,不願意配合他人工作,因此當你需要同事協助時,無人應和,孤立無援。

悶著頭一個人做,對工作不情不願,滿心充斥著牴觸情緒,有如井底之蛙,固守著自己思維的“一畝三分地”,其工作質量和效率可想而知會處於什麼樣的低水平。長此以往,你永遠也無法長大,始終不能超越自己,何談個人成長,發展和進步呢?

這種牴觸心理產生的牴觸情緒輕鬆就控制了自己,如慢性毒藥,日積月累逐漸發揮作用,一點點殺死積極性,不願再做改變和嘗試。初入職場的人,最應該警惕牴觸心理,控制牴觸情緒。

那麼,我們該如何減輕和消除職場牴觸心理呢?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首先,職場樂觀。

華盛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

職場樂觀就是做事情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上司和同事都能積極的配合,因為職場中團結是很重要的。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其次,職場心態。

職場中不要抱著一個人能應付所有事情的心態,而是要保持學習鍛鍊的心態去磨合。

在職場上,你要知道:

你在為誰工作?

贏利來自於為老闆創造價值

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追求卓越的工作品質

如果不是為了這些,你的心態很可能讓你崩潰。

疫情過後不想上班,職場牴觸心理正在摧毀一批年輕人

最後,職場能力。

職場中,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對上能夠如魚得水,平步青雲;對下又能把事務處理得有井井有條,其他同事又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就是因為他們職場能力超群。

那麼如何練就如此超群的職場能力,就要看你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等等。

相信敬業樂業,務實進取的精神,面對困難充滿活力,迎接挑戰,敢於初步計劃後便採取行動,以比別人抓住更多的機會。

也相信與所有上司之間有良好的溝通,關係良好;遇到好的上司時,願意更加努力的工作;當上司能提供有效的教導並給予一定的行動或言論自由時,願意向上司學習。喜歡向有經驗的人士學習;樂於挑戰原有事物、並開發出新的做法;樂於接受教導商業觸覺。

其實職場能力還有很多,適度的去發現和學習讓自己真正的在職場上成熟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