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皇帝”杜月笙死后,小儿子因小事自杀,大儿子成为收藏专家


杜月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一个名号,被称为上海皇帝,当然肯定不是明面上的皇帝,是地下皇帝,人们用这种称谓来表示杜月笙昔日在上海的地下世界的影响力


“上海皇帝”杜月笙死后,小儿子因小事自杀,大儿子成为收藏专家


当年他和当时的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青帮三大亨,当时有一种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
因为杜月笙长得文质彬彬,一副书生气,又喜欢穿着书生穿的那种长衫,因此常常被叫杜先生。
正是这样瘦弱的杜先生,通过白手起家的方式能够在人物辈出,鱼龙混杂的上海滩脱颖而出,和黄金荣这样的黑白通吃的人物走到并列的台面上,自然少不了会做人做事的本事。


在苦难中成长,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历练长大的杜月笙练就了一身与众不同的本事,跌宕的一生演绎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屌丝逆袭的传奇。


最能够表现出杜月笙实力的,就是他死后的那场葬礼。


杜月笙死亡的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刻传遍大街小巷的大报小报,其震撼力和今天娱乐明星中的顶级流量相比有增无减……

“上海皇帝”杜月笙死后,小儿子因小事自杀,大儿子成为收藏专家


如果当时有微博的话,杜月笙死亡的消息一定会上到微博的爆搜……


整个葬礼送葬的人差不多有上千人之多,有许许多多各界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不乏被写进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警局帮忙出动警察这是秩序,全部丧仪共花了10万多港币,场景还被拍成纪录片。
杜月笙的葬礼俨然是旧上海滩一个风云变幻的写照,又或者说是民国时代的一个小缩影……


这大概也能够说明杜月笙的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因为他会做人,古人常说人走茶凉,但是杜月笙之丧,却能够有无数人来出席,人情仍在,可见一斑。


这便是为什么有人说混江湖的不得不看一看杜月笙的故事。

专栏

乱世枭雄之杜月笙

作者:历史真鉴

99币

7,158人已购

查看


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杜月笙死后,他的后代却没有像能够如杜月笙一般混江湖名震天下的人。
他有一个叫做杜维松的儿子,这是杜月笙8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而我们之所以提到杜维松,正是因为他恰恰证明了这句话不对,因为虎父也可能有犬子。

“上海皇帝”杜月笙死后,小儿子因小事自杀,大儿子成为收藏专家


这个儿子是杜月笙和姚玉兰所生,姚玉兰是杜月笙的四姨太,五姨太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小冬。


杜维松可能是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在杜家一直受到了溺爱,导致他从小心里就偏脆弱,经不得风浪,1965年29岁的杜维松因为服用大量安眠药,导致最终死亡。
这位上海滩枭雄之子死亡的原因也很奇怪,只是因为一件特别特别小的事情,这件小事是杜维松当日在理发,不慎外衣口袋里的钱包被小偷给偷走了。
这件事情本身并不能造成一个人死亡,但他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杜维松自父亲杜月笙去世之后,家道便已然衰落,各方之间同父异母的兄长们对他也是爱答不理,所以失去了宠爱,失去了父亲的荫蔽,杜维松一事无成。

“上海皇帝”杜月笙死后,小儿子因小事自杀,大儿子成为收藏专家


快到而立之年,却处处碰壁,屡遭挫折,连剪个发钱包都会被人偷走,最终他受不了这种挫败感,抑郁自杀。
他父亲杜月笙的人生经历和她父亲杜月笙的心智和境界都差得太远太远,可能也正是因为杜月笙和杜维松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反差太大,一个是从苦难生活中磨砺出来的,另一个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浪打,最终导致了他们两个人不同的命运。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并非是龙生龙凤生凤,关键还是要靠后天的努力。
除了杜维松之外,杜月笙的其他7个儿子也比较普通,大多默默无闻,但是有一位地质学家,也是一位有名的收藏家,那就是杜维善。

“上海皇帝”杜月笙死后,小儿子因小事自杀,大儿子成为收藏专家


杜维善是杜月笙的长子,可能是生来备受杜月笙期待的缘故,又得杜月笙教导最多,并且杜月笙对他最严厉,所以导致他成长的比较好。
这大概同样也说明,养儿子绝对不能惯着,娇儿多败子,骄纵就是害了他,古人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