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改變錢包

文/徐諶輝


氣候改變錢包


對於我來說,關於對氣候的注意,主要來自於之前微信裡瘋傳的那條群聊記錄,關於現在氣候變化,比如我國西北部的綠化成果等等。


在此基礎上,我大體翻閱了一些討論和文獻,主要發現我們現在對氣候的討論真的很少,並且不夠發散。而且近年來的研究也不是很有成就。簡單來說,現在大量關於中國氣候的文獻,其實核心就是集中一篇,那就是早在1972年的《考古學報》第I期上,時年83歲的竺可楨老先生髮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後轉載於1973年《中國科學》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報》。全篇僅僅5000餘字。


之後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礎上的,而對於我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我認為現在氣候是全球性問題,所以僅僅看中國絕對不足,而對於其它國家來說,我們的研究過於簡單。


而且我不能說竺老研究的不好,但是現代氣候研究有個特點,他們不僅僅是研究溫度,因為整個大陸地區的氣候條件,跟海洋有著直接的關係,季風的改變,海洋冷暖流的速度,流向時間等等,都會對當地氣候產生影響。而這些其實對於中國大陸地區影響比較微妙。


所以我看了此書,此書雖然是美國人寫的,但是由於美國建國時間短,之前的大量研究只能靠地質推斷,相比於其它大洲來說略有難度,所以其中大量對於人類社會影響的證據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歐洲,相對來說,這本書可以補充我們對於氣候影響的全局化視野。


當然本書也有不足之處,作者是有關於碳排放氣候變暖的立場的,雖然書中也說,直到現在還有少數科學家持有人類碳排放對氣候影響不大的觀點。但是作者完全是依靠其原有觀點進行後續推論,這就在某些環節上有失偏頗。甚至有了大浩劫這種結論。


但是在歷史影響上,這個影響不大。書裡也說,大量歷史學家從未研究其後變動造成影響,可能是由於古代歷史學家對於科學的掌握度低,但是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彌補這塊不足。


而我看完後,則另有一番想法,氣候這個事情沒有好與壞,就如書中所說,不論是氣候變暖還是變冷,其實都是有利有弊局部地區的事情,除非面對大冰河時期或者全球高溫極惡的情況之下,其它時候都是一塊地方好,一塊地方差。


而實際上從歷史上看,書中認為現在我們正在往中世紀早期氣候上歸靠,這與我們研究認為氣候向漢唐時期歸靠趨於一致。而那中氣候條件下,確實對於美洲來說是一種災難,但是對於歐亞大陸來說,歐洲略慘,而亞洲大陸整個中原地區除了沿海以外都是非常舒爽的。


所以,如果剔除全球變暖對全球有害這個前提之後,那麼有兩點,第一,現在變暖沒有高過曾經的最高溫氣候條件,畢竟我們還屬於冰河期。第二,就算變暖,對於亞歐大陸來說,那是極好的,並沒有美洲大陸的恐慌。


所以最後,我覺得這本書特別好,讓我更加愛上了黑龍江,我的女真人發祥地,哈哈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