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是否成为决定了你退休时领取养老金多少的关键?

用歌声唱哭别人


上一年的社平工资对所有人都一样,是绝对公平的,只有历年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才决定你的退休金高低。


瑞24196584


我认为,决定你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多少的关健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外在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素,也是你改变不了的因素;另一类是内在的因素,这是与特定个人有关联的因素,也是绝对排它性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参保人员可以有所做为的因素。

先说外在性因素与参数的作用。外在性因素它是既定存在在哪里的,是一成不变的,是参保人员自已没法左右与改变的。比如社平工资的高低,个人帐户记帐利率,视同缴费指数权重占比,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等。这些参数的客观作用不容小觑,但那却是既定的事实存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是面向辖区内的所有参保人员的,即对所有参保人员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是压根上不存在选择问题的。

再说内在因素或参数的作用,也就是你个人专属的,也是具有排它性的因素与参数。比如,个人缴费基数的高低,与你职业生涯缴费年限的长短问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缴费基数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从总体上讲,它是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的,也是相对稳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可自愿参加,自主选择缴费基数,但受自身经济条件的约束。可以看出,上述内在因素必是千紫百态的,也是举足轻重的。

上述分析与解读告诉人们,决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高低的关健因素,个人可以施加影响与作用的,是你通过努力工作,达到稳定职业岗位,进而提高自已各项缴费参数的现实水平,自由职业者及灵活就业人员,尤其如此,概莫能外。这也充分说明,真正影响并决定参保人员退休养老待退水平的,是自已缴费基数水平的高低与你参保缴费年限的长短。至于社平工资水平之类的外在参数,那是间接发挥杠杆作用的因素,也是反映退休所在省份不同时,才会起到明显作用的因素。


刘正民


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是否成为决定了你退休时领取养老金多少的关键?在同样缴费年限,缴费费基数和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一样的情况下,退休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确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关键因素。

按照社保法的规定,退休后养老金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城镇人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计算的。缴费基数直接决定了每年缴费的多少,也是决定平均胶指数工资的关键因素,而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是根据逐年缴费金额相加后,除以缴费月数得出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越高,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基数就会更高;缴费年限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年限,在目前的养老金计算中,缴费年限主要是决定基础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之一,按照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例如缴费15年就是15个1%,缴费30年就是30个1%;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这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都存在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就会越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还决定个人账户资金利息的多少,由于养老保险的资金存款记账利率不同于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而是按照投资收益来进行计算,大部分时间的记账利率都在8%左右。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主要是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使用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年龄相同的情况下,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对养老金的高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种情况不但省际之间差距比较大,就是在同一个省的范围内,不同地市级之间也是有差异的。因为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统筹层级还比较低,大部分地方都还属于地市级统筹,只有四个直辖市实现了省级统筹,由于每个统筹区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不一样,养老金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养老金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部分。

比如退休时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都是每月4000元,缴费年限都是15年,按照60岁来办理退休,但是在重庆办理退休和上海办理退休,基础养老金的结果是完全不同。以2018年重庆市和上海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例来分析,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2018年重庆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469元,上海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504元,上海市的每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比重庆高出1035元。如果在重庆市办理退休,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70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为计算方法都一样,没有差距;如果在上海市办理退休,每月基础养老金为79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变化,在上海办理退休每月比在重庆办理退休基础养老金多了90元,而这个差距表面上虽然不大,但是从需要领取一辈子来考虑,这个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如果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相同、退休年龄相同,退休地点不同职工月平均工资也就不相同,养老金的差别也是巨大的,但影响的只是基础养老金,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