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关羽为什么会失荆州?

用户50670255640


今天每当人们想要形容一个人粗心大意、骄傲轻敌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时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大意失荆州”

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历史出处来源于:东汉末年,荆州在赤壁之战后被曹、孙、刘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后,委派大将关羽留守荆州根据地。在取得益州之后,虽然刘备集团用割让长沙、桂阳两郡的方式换取了联盟的维系,但此举并没有满足江东集团对荆州觊觎野心。于是在关羽发动北伐的襄樊之战时,孙权派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得手。关羽也因为腹背受敌而被孙权俘虏杀害。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这一段历史也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改编,比如:水淹七军、白衣渡江、败走麦城等等。

古往今来人们每当看到这段故事无不痛恨江东孙吴的两面三刀背信弃义;也为关羽疏忽大意没能察觉敌人的狼子野心而扼腕叹息。

那《三国志》所记载的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还是另有原因?

我认为,关羽失去荆州是三种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关羽的“大意”只是其中之一。

第一点:关羽长期性格傲慢导致镇守荆州的策略失误

这一点几乎是历史爱好者公认的一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此也有所评价: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而且关羽的傲慢自大非常的具有“关羽特色”:傲慢的对象“雨露均沾,无论是敌是友绝不厚此薄彼。”

在当年关羽曾经在曹操帐下效力之时,袁绍兵强马壮,手下颜良、文丑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在关羽看来他们“不过乃插标卖首耳”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孙权曾想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通过联姻来巩固孙刘联盟,这本是当时常用的外交手段。

可关二爷的回复却不讲究什么“蜀汉一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吴蜀关系,愿同东吴一道,进一步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为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孙刘联盟而不懈努力。”不仅没用外交辞令,反倒对孙权进行了人身攻击“吾虎女不能嫁犬子”。从此在孙权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权遣使为子索关羽女,羽侮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三国志·吴主传》

即使是对同僚也不例外。刘备在自称汉中王后,册封马超为大将,身在荆州的关羽不以为然,认为马超新降之人不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竟然要亲自入蜀和马超比试一番。

为了不破坏内部的安定团结,诸葛亮不得已亲自给关羽写信,在信中将马超和张飞划分为一等,而关羽则是超世之杰、无与伦比的“美髯公”,极尽吹捧之至。关羽阅读此信后,捋着自个的“美髯”不禁飘飘然,这才打消了与马超比武的念头。

亮答之曰:“超雄烈过人,当世英杰,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逸群也”。

而正是这种高傲自大让关羽错误的判断了当时的形势,当看到刘备率领其他将军在西线汉中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后,关羽此时自然不甘落后,悍然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

关羽看到了刘备在汉中大胜,却没有看到刘备军团此时也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此时已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军事行动进行牵制或者支援。

关羽看到了曹操败退关中,却看不到谨慎的曹仁不是夏侯渊之流可比,曹仁多年经营的襄阳、樊城更不是曹操眼中的“鸡肋”,关羽大军杀到面对的不仅是和自己势均力敌的襄樊守军,更有他们身后的中原精锐“虎豹骑”。

关羽看到了孙权一次次被自己侮辱之后只能忍气吞声,吕蒙在自己的兵威之下更是吓得称病不出,就放心的抽调了荆州后方的兵力支援前线。但他却认识不到此时的敌我形势已经发生改变,而孙权、吕蒙更绝不是他眼中的懦弱无能之人。所以关羽前脚发兵,身后的孙吴就已经开始对他磨刀霍霍。

一个骄傲自满的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不能正确估计敌我实力,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判断。关羽在荆州之战前,从温酒斩华雄到斩颜良诛文丑,确实可谓是“威震华夏”但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功绩,让关羽越来越目空一切。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骄兵必败,而且都是被自己最看不起的人所击败。此亦天道。

第二点:关羽所占领的只是荆州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里部分具体指,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前所占领的荆州南郡部分地区以及武陵、零陵两郡。

为什么说部分这个词很重要呢?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赤壁之战后三国进入到了鼎足而立的阶段。三方势力在大势上势均力敌,具体就体现在战略要地“天下之腹”——荆州,同时被三家所瓜分。而三家在这一阶段都将攻略重点放在自己的后方:曹操平定雍凉、刘备攻略两川、孙权占据交州。

巧合的是,三家在荆州范围内的战略优势和他们打势力强弱居然惊人的巧合,曹操占据荆州的治所襄阳,孙权占有战略要地江夏,后来又从刘备手中拿到了南方得长沙、桂阳,而刘备占据的南郡的江陵则是从孙权手中“借来的”,零陵和武陵虽然地大,确实荆州七郡之中最穷的两个郡,战略意义和曹、孙之地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都可以看出,仅仅在荆州范围内,刘备的势力依然是最弱小的。可问题是我们认得清,关羽却不以为然。关羽看不到,荆州的精锐主力已经绝大多数跟随当年刘备入蜀,而此时的荆州可以说是一没谋士、二无良将。关羽此时已然活在“千里走单骑”的梦里,认为自己的荆州军团所向披靡,自己兵峰所指,曹仁肯定会望风归降。

襄樊之战的前期也许确实有点如关羽所料,由于没有准备,曹仁被迫坚守不出。于禁、庞德率领的支援部队不巧被洪水所困,被关羽趁势全歼。

但关羽虽然将樊城团团围住,自己的攻坚能力却不强,曹仁坚守不出关羽就拿他没办法。而徐晃的精锐部队一到,关羽马上就不是对手。

也就是说,刘备所谓的占据荆州,其实仅仅是占据了荆州战略意义最差的三个地区,在实力上属于三方中最弱的一方。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有在荆州地区战胜关羽的客观实力,所以诸葛亮临行前向关羽提出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这个战略如果能够被关羽坚持下去,确实不失为一条保证荆州安全的良策。但到了公元219年,不仅是关羽主观上放弃了这一策略,在客观上诸葛亮的战略也失去了实现基础。

第三点:关羽战败是三国鼎立大势所趋

这一点也就是诸葛亮孙刘联盟失去基础的重要因素。

首先从三国大势来看,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就是因为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天下独大,孙刘两家只有联盟方能自保——联盟,就是孙刘之战他们能以弱胜强击败曹操的根本原因。

此战之后三足鼎立的形势得以确立,由于此时曹操已然在北方虎视眈眈,孙刘两家也一直保持着统一战线。

但随着时间推移,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又击败曹操取得了汉中,势力一步步做大,已经严重威胁了长江下游江东集团的安全;孙权反面的大都督也由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换成了主张吞刘自大的吕蒙,吕蒙则直接一首策划了通过白衣渡江偷袭荆州的战略构想;而此时的曹操刚刚在汉中战场退无可退,此时面对关羽的咄咄逼人更是退无可退,只有选择与孙权暗通款曲。

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三国志·吕蒙传》

在荆州范围内,三家原本是分别控制荆州,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实力单独面对两家的合力围攻。但是此时关羽却主动出击,不仅使自己有限的军力陷入与曹魏的苦战中不能自拔;更是为一直想从背后偷袭自己的吕蒙提供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也是关羽失荆州的根本原因,此时的三国已经进入到了三家势均力敌的时代。任何一家的强大都会引来其余两家的联合压制,更何况关羽是主动出击自讨苦吃。

总结

关羽失荆州其实就是以上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也是三位一体的。

因为关羽个人的狂妄,所以他过分的抬高自己而将对手看扁。

因为关羽认不清自身和对手的势力,所以对形势判断失误,错误的主动发动战争。

因为主动的发动战争,打破了三家的势力平衡,才导致被曹操、孙权联合打败。


塔布里斯


关羽守荆州怎么会败?

这问题看过三国的人都会知道的,若干个精通三国及历史的都知道,简略的说是关羽自己输给了自己,败在四个字上,刚愎自用。

看现代国与国邻国之间都愿意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政治是第一类的,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也就是说: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有时要用军事解决。

关羽奉命守荆州,不去发动莫名其妙的襄樊战争,盟友东吴能偷袭成功吗?

襄樊战争是国与国的战争,为什么打了那么长时间无一兵一卒的增援,既无后勤保障,又无预备队,这是打的什么仗,关羽是凭自己有几份武艺,目空一切,逞一时之勇,不懂政治,得罪孙权,让司马懿献一计,曹操修书一封一战丢了性命及荆州,也就是说丢了半个蜀汉,把诸葛亮的隆中之策毁于一旦,从此基本上就没有蜀汉什么事儿了,尽管诸葛亮尽了全力。

说白了关羽就是一将才,武艺精良,但不是帅才,算不上军事家,更谈不上政治家,荆州之失败是输给了他自己,骄兵必败!





9紫气東来


三国时期,关羽失荆州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局势下蜀汉丢失荆州是必定的,关羽只是当时的荆州主将,关羽失荆州背了历史黑锅而已,如果换成其他人守荆州结果也会一样,因为当时情况下地利、天时以及人和蜀汉方面都不占优势,根本无法守住荆州。下面聊一下个人看法。

一.地利:荆州位置太重要,不但,曹魏在图谋荆州,而且,东吴对荆州是势在必得

荆州,这个地方是曹操、刘备和孙权唯一多次争夺的焦点地方,在三国里是个战略要地。荆州位置重要,地处交通要道,北接南阳、南有岭南、西通巴蜀、东联江东。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对于蜀汉恢复汉室,统一江山,荆州是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刘备也是依靠荆州而占有益州之地,从而蜀汉版图达到了巅峰。

对于曹魏,荆州就像剪刀,不但可以切开东吴和蜀汉的联盟纽带,并可以荆州为突破口继续向前延伸分割占领,最终完成统一。

但是,对于东吴荆州却是是帝王之资和存亡之地,不能不取之。鲁肃曾这样描述荆州的重要,“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按照地利“荆州在扬州上游,关系吴国的安顾,孙权对荆州是势所必争的,否则便不能有吴国”。

“刘表收之,坐谈西伯;刘备假之,三分天下;关羽用之,威震中华;孙权有之,抗衡曹魏。”出自《读史方舆纪要》,了了数语,写出荆州位置何其重要,三国中各方都想占有荆州之地,但是对于东吴却事关存亡,更是势在必夺。因此赤壁之战后,东吴必定会举国之力夺取荆州。地利原因,死战之地,两强敌虎视眈眈,关羽丢失荆州,东吴夺取荆州也是必然。

二.天时:吴蜀联盟因荆州破裂,孙吴和曹魏暗中结盟荆州腹背受敌,荆州随时会易主

当时曹魏与蜀汉在荆州经常你攻我守,我攻你守处于敌对战争状态。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倾荆州之力兵围樊城,并屡次打败增援曹军,逐渐占据优势,但是战争转入胶着状态。曹操开始谋求与东吴结盟,共同攻击关羽。

此时吴蜀联盟,表面看起来关系切密,实际上有裂痕,并且无法调和,主要是东吴索要荆州,但是蜀汉不还。先是鲁肃索要归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拒绝归还。后面,“先是,权遣使为子索关羽女,羽侮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因为求婚是避开刘备,怀疑是对荆州有所企图,被关羽拒绝。于是,关羽与东吴关系不和演变成导火索,直接导致吴蜀联盟破裂,甚至直接敌对。孙权明白自己惦记的荆州无法从关羽手中索要回来,开始着手准备直接武力夺取,于是同意曹魏结盟,前后夹击关羽。

此时,孙吴和曹魏暗中结盟,形势突变,荆州敌对力量变化,关羽腹背受敌,荆州随时会丢失。

三.人和:蜀汉兵力不足,内部不和,人才储备不够,无法长期守住荆州

关羽丢失荆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和内部不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派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共同留守荆州,而刘备和庞统带领一部分兵力去夺益州,荆州力量开始削弱。后面庞统在落凤坡被射杀身亡,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人又带领一部分兵力去支援刘备。最后只留下关羽守护荆州,剩下的兵力也不多,可用将领更是稀少。

当东吴偷袭荆州时,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傅士仁不战而降,可见荆州内部不和,本来就不多的将领也叛变了,不丢荆州都没道理。另外,关羽败走麦城时,曾派廖化向附近上庸守将刘封、孟达请求支援,但是二人拒绝出兵解救,可见蜀汉内部也不和,并且矛盾非常严重。

人才断层也是丢失荆州的一个重要原因。关羽再厉害只是一个人,也有疲劳和疏忽的时候,再厉害的老虎也会打盹。关羽独当一面,没有副手在荆州苦撑了多年,随着年龄变大,精力和能力有所下降,大意失荆州就是这个时候发生。但是蜀汉的刘备和其他人都没有有意识到人才使用的问题,以及人才发生断层,既没有培养其他人才来接替关羽,也没有派其他有能力的将领来替换关羽下来休息,这种用人模式,关羽就是没有兵败而死,最后也会累死在荆州。

可见丢失荆州是大势所趋的必然事件,而不是因关羽个人原因而丢失!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