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之下臉書妥協,Libra本想革美元的命,反成美元打手

近十年來,數字貨幣方興未艾,從比特幣到加密貨幣以太坊,再到發端於商業銀行的數字貨幣JPM Coin……每一個都能賺足眼球。

圍剿之下臉書妥協,Libra本想革美元的命,反成美元打手

而它們中來頭最大的,就要算科技巨頭Facebook去年6月推出的Libra(天秤幣)了。

不過Libra從誕生之日起,就遭到了各國的高度質疑和強烈反對,以至於Facebook日前不得不對方案作出了重大讓步,其劍指商業化私人貨幣體系的野心也遭到重大挫折。

雄心勃勃的數字帝國設想

作為全球社交老大,Facebook自成立以來就在不斷拓展著它的商業疆域,廣告、硬件、原創電視節目,無一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但Facebook並不就此滿足,而是有著更加野心勃勃的目標——開闢金融新戰場,建立“世界貨幣”。

Facebook知道,自己規模龐大的用戶有著巨大的的支付需求,如果能擁有自己的貨幣及支付體系,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虛擬經濟體,而這個經濟體的規模會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要大。

為此,公司十多年來一直做著嘗試。

2009年,Facebook推出了自己的站內貨幣“Facebook Credits”,用於在電遊和Facebook的在線禮品店裡購買虛擬物品。

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大洋彼岸的成功,Facebook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便有了Libra的橫空出世。

簡單說,Libra就是一套無國界的支付系統,一套繞過所有主權國家的虛擬貨幣,一個多支付場景的外匯兌換與購物平臺。

Libra能線上線下買單,還能向國內外的親朋好友轉賬匯款。用戶可以用本國貨幣向Facebook的合作機構兌換Libra幣並存到數字錢包,然後在接納它的零售商那裡消費,或者轉給其他人。

舉個例子,假如你要出國旅遊,以前是不是要換外匯?換外匯是不是要手續費?如果有了Libra,你可以直接把本國貨幣換成Libra代幣,然後使用Libra代幣進行購物,同時Libra代幣還可以用很低的手續費換成別國貨幣。

為提供更多支付和應用的場景,也為了方便Libra幣與多種法幣互相兌現,Facebook拉來了20餘家全球知名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其中有支付業巨頭Mastercard、Visa、PayPal、Stripe,數字貨幣交易所Coinbase,旅遊出行業的Uber、Booking、Lyft,電商界的eBay、Farfetch,電信巨頭沃達豐,以及數字音樂提供商Spotify等。

圍剿之下臉書妥協,Libra本想革美元的命,反成美元打手

▲Libra聯盟

Facebook的設想是,通過捆綁成百上千個這樣的盟友(也是節點),建立一個龐大的數字經濟帝國。

這些節點將是Facebook數字經濟帝國在各地區、各行業的代表,27億Facebook用戶,無論是從事經營、創業,還是搞投資、貿易,或從事金融服務,所有商業活動都會被這個盟友圈子一網打盡。

而通過搭建Libra支付體系,Facebook不僅可以實現業務更加多元,而且將開拓出一個嶄新的利潤來源,其利潤貢獻度將遠遠超過所有的現有業務。

扎克伯格的野心不可謂不大。

遭到全球阻擊

背靠Facebook和眾多盟友,Libra可謂一出生就自帶光環。但同時,它也遭到了各國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強烈反對,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

圍剿之下臉書妥協,Libra本想革美元的命,反成美元打手

電子錢包並非新鮮玩意,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出現了,而電子貨幣諸如比特幣的出現,至今也有10來年了。可它們都沒有讓各國央行如此緊張,因為它們沒有發行方,沒有資產做支持,沒有人來保證它的貨幣是有價值的。

直到Libra出現,各國才真正緊張了起來,因為它們發現,Libra成為真正貨幣的可能性要較比特幣高得多。

Libra跟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有很大不同:一是它和主權國家央行發幣一樣,有明確的資產抵押;二是Libra幣是Facebook聯合各大公司發放,他們一起擔保這些貨幣的金額、兌換、應用場景,一起維持代幣匯率的穩定;三是不需要挖礦來獲取代幣,而是直接拿各國的法幣來換,使用完全一致的兌換匯率,並且多個超級節點(巨頭公司)支持這種兌換。

在各國政府和央行看來,Libra等於擁有了鑄幣權,不僅直接威脅到了傳統權威體系,還會破壞貨幣政策的穩定,為洗錢提供便利,並侵蝕用戶的隱私,因此強烈反對。

而美國政府更加緊張,它擔心一旦Libra變成通行的支付工具,全球3/4的互聯網人口將擺脫美元的控制,動搖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

因此Libra公佈後,美國國會多次舉辦聽證會拷問Facebook,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則直接向信用卡和支付公司施壓,要求對方不要與Facebook合作。

去年7月2日,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4名民主黨議員聯名致函Facebook創始人小扎,要求立即中止開發數字貨幣Libra及數字錢包Calibra。議員們在信中赤裸裸地說,Libra及Calibra可能會建立一個總部設在瑞士的新的全球金融體系,並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和美元相抗衡。

面對巨大的外部壓力,PayPal、Visa、Master、Ebay、Stripe等主要金融支付機構紛選擇退出,給了Libra計劃沉重一擊。

而不斷髮酵的“隱私門”事件和信任危機,讓Facebook公司在Libra問題上也越來越難扛下去。

終於,今年4月16日,Facebook發佈新版白皮書,被迫對Libra做出重大調整。

概括起來就是:1、放棄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等於錨定它自己),轉而與單一國家貨幣掛鉤;2、通過合規框架提升Libra支付系統安全性;3、放棄向無許可公有鏈系統的過渡計劃,接受統一的監管;4、為Libra的資產儲備建立強大的保護措施。

其中第一點至關重要,這被認為改變了Libra貨幣的核心流通結構,是Facebook為保住Libra而做出的重大讓步。

原來要革美元命的Libra,搖身一變成了美元的盟友,要在美國國家權力的保護下拓展自己的數字領地,變成了數字美元開疆拓土的急先鋒。

未來,美國將能夠藉助錨定單一美元的「Libra≋美元」,更方便地讓美元滲透到全球各個角落,實現美元霸主的數字延伸,打壓任何試圖挑戰美元霸主地位的貨幣(包括人民幣)。

美國又一次通過建立規則成功讓商業公司為美元做了背書。

中美數字貨幣PK

儘管各國央行敵視Libra,但它們並不敵視電子支付。

相反,一些央行很早就意識到數字貨幣將是未來的貨幣形式,阻止數字貨幣只是徒勞,必須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就在Facebook推出Libra後不久,英國、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央行行長們就對如何將數字代幣融入金融體系進行了實驗。

在數字貨幣進程中,真正走在前面的是中國。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就成立了加密貨幣研究小組,開始相關研究。2017年比特幣投機狂潮肆虐,中國雖然關閉了加密貨幣交易,但央行不僅沒有停止研發,還組織部分商業銀行共同參與數字人民幣體系的研發。而Libra的出現,則進一步加快了數字人民幣的落地。

就在Libra宣佈讓步的第二天,4月1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透露,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正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包括數字貨幣的兌換、餘額查詢、掃碼付款、以及匯款等。

圍剿之下臉書妥協,Libra本想革美元的命,反成美元打手

▲網上流出的農行數字貨幣錢包截圖

中國為何急於研發數字貨幣?借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的話說,首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要未雨綢繆。

中美這兩個當今世界最強國家,這一次同時站到了數字貨幣的賽道上,一場對金融權力的爭奪戰即將上演,全球金融也將迎來百年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