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免受牵连,前线的专家也在快马加鞭地学习,研究病毒,研发药物。这场战役,展现的是人类的学习速度和病毒的扩散速度之间较量。

对于我们普通个体,我们对社会最大贡献就是——在家待着别乱跑,再者我的建议是——在家好好学习。

好了,今天我们来聊下对话学习这个话题,探讨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

大脑有几种思考模式?

每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利用不同大脑思考模式进行学习?

#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大图模式

1. 学习的两种模式

《学习如何学习》的作者芭芭拉告诉我们,学习模式分两种,一种是专注模式,一种是发散模式。

作者在书中用了一个简单模型非常简明地阐述了这两种模式的区别。

专注模式下,因为各个缓冲器之间靠得比较近,几个弹珠只能固定的区域内活动。发散模式下,各个缓冲器之间离得比较远,弹珠的活动范围变大了。

这两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大脑的两种思考方式。

①专注模式下,我们的大脑会集中在某一个区域去思考问题。

②发散模式下,我们大脑会处于放松状态,探索更大范围内不同想法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想提高我么的学习效率,就要学会驾驭这两种模式。

#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大图模式

2.让专注模式发挥到极致

关于专注模式,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当我们打开一个游戏,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我们的精神便高度集中,进入游戏状态,这时别人叫你吃饭,你可能都听不到,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这种现象,不只是玩游戏会出现,有些人在工作和学习中也会出现这种“忘我”的状态,连续工作学习了一天之后,除了肚子饿了之外,依旧精神抖擞。

米哈里教授曾针对这些现象做了研究,并于1975年对这种现象做出了定义——“心流”。

“心流”便是专注模式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和创造力达到最高值,忘记时间,甚至忘记饥饿。

那么,除了玩游戏之外,我们有没有办法把这种状态应用到学习中呢?

当然有办法,以下的是自己的实践总结的5个方法。

1.学习目标明确

这个是首要条件,比如看一本书,学习一个课程,你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这个,而不是学其他的东西。

2.无干扰环境

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那么在学习之前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上厕所,倒好一杯水等,当然可以断网,如果不得已遇到干扰,比如电话,我建议使用“inbox”系统,对于可以不用马上处理的事情,记录下来,等学习完再处理。

3.设定学习时间

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的时间,建议使用番茄工作法。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在25分钟内聚焦于当下的学习任务,不考虑其他的东西。

4.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能让我们如此专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游戏有一定难度,比如遇到boss,我们要不断思考突破口,挂了再来。学习也是一样,对于我们要学习的东西,一定超过我们目前的能力,有研究表明超过自己能力的10%是最好的,这样才能让我们保持持续的专注力。

5.设置学习的奖励

我们认真学习,我们也要学会奖励自己,奖励能让我们保持更持久的动力,比如学完奖励自己玩一会游戏,或者吃点平时不怎么吃的零食等。

以上是5个简单的方法,但生活中我们也要多观察,留意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心流”的状态,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3.发散模式让知识“融会贯通”

除了心流状态,还有一个状态也是我们学习的利器——发散模式。

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

在2004年的“雷克雅未克快棋锦标赛”中,13岁的马格纳斯・卡尔森对阵传奇象棋天オ加里・卡斯帕罗夫。

在比赛进入到白热化时候,卡尔森突然站起身来,转身去看其它对手比赛,过了一会,他又重新回到座位上,继续比赛,你猜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们接着聊发散模式。

在发散模式下,我们的大脑没有思考特定的事情,这个时候大脑会用尽各种方式让我们的各种想法建立连接,很多创意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发明大王爱迪生就很擅长让自己进入发散模式,当他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他会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休息模式来帮助自己思考。

他首先坐在椅子上,手上抱着一个球,然后闭上眼睛开始休息。慢慢地就睡着了,手部的肌肉会开始放松,于是手中的球便从手中掉落到地上,球落地发出的声音立马使他惊醒过来,醒来之后继续之前的研究。

有很多次,之前困扰着他的问题在休息之后便有了答案。

爱迪生利用的便是大脑的发散模式,大脑的知识在发散模式下重新建立连接,这个机制可以帮他找到问题的答案。

回到前面提到的象棋比赛,小男孩在艰难的对决中抽身出来,就是强行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在大脑得到片刻的放松后,制定新的策略,接着又切换为专注模式继续比赛,最后的比赛结果是:平局。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刻意让自己进入发散模式,大家平常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可以试一下以下的几种方法。

运动:运动的时候,真的可以让自己放空一切,我比较推荐跑步。

洗澡:没条件的用淋浴,有条件的温水泡澡。

听音乐:没有歌词的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我的最爱是班得瑞的轻音乐。

睡觉: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没有之一,爱迪生就是这么用的。很多时候,一直想不出答案的问题,会在一觉醒来之后会有新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大图模式

4.学习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前面我们介绍了思考的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想要高效学习,我们就要学会在这两种模式之间灵活切换,但有两种情况会阻碍我们学习。

①在没充分进入心流模式的情况下,过早进入发散模式

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无法进行专注的学习,我们就无法看懂书的内容,这个时候让我们的大脑进入发散模式,大脑是无法用旧的知识和你新的知识进行有效连接的,因为你新学到的知识几乎为零。

解决方案:回到书中重新学习,在专注模式下充分理解书的知识,“装入”更多的内容。

②迷失在专注模式中,无法进入发散模式

这是模式切换的另外一个难点,比如你在解一道数学题,一直想不出答案,你越来越焦虑,越是拼命想,越想不出答案,这种就是陷入专注模式无法自拔,就像走入了一个迷宫,一直在里面绕来绕去。

解决方案:学会果断抽身,切换为发散模式,比如学习别的科目,或者休息一下,再回过头来解题。

#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大图模式

5.终极学习模式:“双核学习”

精通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做到在两种模式之间灵活切换,你的学习效果将超过大部分人。

那还能继续提升吗?当然可以,这两种模式还有一个终极应用。

以考试为例,问大家一个问题:

考试试卷下来,我们要先从较难的题目开始,还是从简单的题目开始?

很多人会说,当然从简单的开始,因为容易呀。但文章看到这里,你就不能再以这种思维去思考问题了。

正确的答案是要从最难的开始做,直到被问题卡住了,再回过头去做简单的,然后再切换去做刚才那道难题,很多时候,难点就被解开了。

一般的考试难题都是放在最后,如果你到最后才去做最难的部分,不就白白浪费了发散模式的功能。

最起码,在考试试卷拿到第一时间,你至少要把最后的几道难题看一遍,发散模式便会在启动,默默帮你寻找问题的答案,等你做到最后那道题的时候,答案很可能已经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

不只是考试,平常我们看书的时候,在阅读每一章之前,提前浏览下那一章的大标题和章末作者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让我们的发散模式在后台启动,这样就能启动“双核学习”模式。

#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大图模式

6. 结语:会学习的人从不挑时代

狄更斯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我看来,对于懂得学习,并且不断学习的人,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学会如何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在这疫情肆虐的时期,让我们用学习不断精进自己,让更好的自己来迎接胜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