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导语:

从夏朝成立国家开始一直到近代,我国的社会之中一直存在着阶级性,每个阶级之间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商周时期,为了方便区分各个等级,所以就诞生了赫赫有名的礼乐制度。尽管它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导致其被破坏,但是实际上礼乐制度在后来却以另外的一种方式一直存在着。

春秋战国后,礼乐制度已经脱离了商周脱离范畴,成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代表。在各个朝代,这种新的礼乐制度都必须贯彻,否则社会等级制度就会出现紊乱。然而西汉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在其诸侯王的墓葬之中却没有明显的礼乐等级制度,原本应该是低于天子等级的诸侯却表现的无差异,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其背后的故事。

一、西汉无礼乐的状态

⑴西汉政治的无礼乐状态

说到西汉的这种无礼乐状态,我们首先得知道为什么说礼乐制度还存在。如果按照狭义的理解,所谓的礼乐制度其实就是商周时期一套关于不同阶级需要遵循的礼仪和可以享受的乐的制度。

这种理解其实就将礼乐制度片面化了,要知道礼乐制度实质就是维护社会之中的等级制度。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春秋时期地图

而只要是社会之中还存在着维护等级制度的存在,我们其实就可以将其理解为是礼乐制度的一种延续,所以说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但是这只不过是破坏了关于商周定义的礼乐规则,而不是真正的消弭了礼乐制度。然而西汉虽然存在等级制度,但是在诸侯王与天子的等级上却存在着无礼乐的状态。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西汉诸侯王分封示意图

首先就是政治上,由于诸侯王权力非常大,尽管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却是强调了诸侯王等级比天子低,然而在实际实行的时候二者的等级界线却非常模糊。特别是在修养生息政策之下,许多诸侯王所享受的却与天子无异。他们其实就是有意识的淡化了这种礼乐等级,由此就可以看出西汉在政治上是存在着无礼乐的状态的,只不过表现的非常不明显。

⑵由道家思想引发的无礼乐状态

相对于政治方面存在的无礼乐状态,西汉在思想方面存在的无礼乐状态就更加明显了。由于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朝重用法家而导致暴毙的教训,并且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导致汉朝初期社会的各个方面被严重破坏。所以汉初并不采用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而没有经过董仲舒改进的儒家思想也并不适应汉朝当前的情况,所以也未被采用。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

推崇修养生息的道家自然就成为了这个时期汉朝的指导思想,对于道家思想对于汉朝经济恢复的贡献自然不可否认。但是正是因为道家思想被重用,所以西汉初年在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明显的无礼乐状态。

道家思想中本来就有着一种人人平等的意思,所以它被西汉统治者作为正统思想用来推崇就让得原本存在于人们心中固有的等级思想受到冲击,人们对于社会等级制度的固有思维这就有了非常多的改变。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汉朝统治者

特别是处于低等级的人,他们自身就因为等级制度而饱受压迫,对于来自社会高等级人的剥削却没有任何办法。而道家思想之中这种平等含义让他们在看到了出路,同时带给了他们一种来自思想的洗礼。除了这些人之外,对于诸侯来说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冲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天子本就是一家所出,地位是平等的,所以由于道家思想就引发人们在思想上的无礼乐,这也成了后来爆发七王之乱的一个原因之一。

二、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状态

⑴规模相似的诸侯墓葬

前面我们所说的无礼乐状态,很多都是难以有实物证实的。而且其中很多还是非常不明显的,就算有人提出质疑也是很难找到百分百理由辩驳的。不过从西汉诸侯王墓葬中出现的无礼乐状态之中,却可以为前面我们说的内容作一侧面证明,同时也进一步了解西汉存在的这种等级制度存在却很多方面无礼乐的状态。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西汉诸侯墓葬

无论是是在哪个朝代,墓葬永远都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因为就单从墓葬的规模来看,只要对于同时代其他墓葬的规模就能推测出墓主人的身份高低。而且许多上位者也不会允许有人的墓葬规模超过自己,这是关乎自家脸面的事,是绝对不允许有人越过红线的。尤其是帝王,对于这方面更加的看重。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西汉诸侯墓葬

然而西汉却是个例外,原本诸侯王的地位是绝对要低于天子的,所以他的墓葬规模就必须小于汉天子,否则就会被视为不敬甚至是谋反。可是从现代出土的许多汉代诸侯与天子的墓葬之中,我们却看不见二者在规模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有的时候,有些诸侯的墓葬规模甚至还会大于天子,只从墓葬规模大小来看,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无礼乐的状态了。

⑵相似陪葬品规格

如果说墓葬的规模只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么其中的陪葬品规格就绝对可以说明问题了。很多人对于陪葬品规格的概念可能还不是特别清晰,因为很多人一听这个就会想到数量的多少,或者说其中的陪葬品是多么的值钱。虽然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是这样来判定墓主人身份的话就绝对会出现问题。

汉朝诸侯王的权利是非常大的,很多诸侯王都拥有各自领土之中对于经济的管理权。而汉朝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的,

所以墓葬之中的陪葬品数量多少和价值大小自然也会因为诸侯王个人经济实力而不同。因为这种差异是后天造成的,这自然也不能用来判定墓主人身份的高低了。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金缕玉衣

所以这里的陪葬品规格其实是指一些特定的陪葬品,也就是无论如何都能够显示身份的陪葬品。我们所熟悉的金缕玉衣就是其中的代表,王公贵族死后都有金缕玉衣作为陪葬品,但是金缕玉衣的样式却是不同的。然而从汉代诸侯王墓葬中发现的金缕玉衣却与天子墓中一样,所以说从这相识的陪葬品规格之中也可以看出汉朝无礼乐的特点。

三、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诸侯王地位崇高

⑴汉初的过度放权

封建社会之中强调等级,那么就必然存在礼乐制度,这种礼乐制度贯穿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所以汉朝明明是强调等级的封建社会制度,却在很多方面表现的无礼乐,这种现象乍一看是非常怪诞的。不过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怪诞现象并不是无的放矢,其中必然有着自己的理由。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西汉诸侯王

西汉诸侯王墓葬中出现的无礼乐状态,其实很大程度就是一种政治无礼乐状态,所以要找到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状态的原因就必然要探究西汉政治层面存在的问题。一说到政治,那么就必然说到西汉的分封制度,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才会产生西汉的诸侯王。

与商周分封制不同,西汉分封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因为有了这种可笑的血缘关系,所以汉高祖刘邦很放心的赋予了诸侯王非常多的的权力。甚至连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权力都下放了许多,所以诸侯王的权力其实与汉天子的权力是差不了多少的。正是这种过度放权行为让得很多诸侯王对与汉天子没有那种等级观念,甚至在很多时候会出现与汉天子身份相仿的观念。

⑵西汉诸侯王实力的增强

除了因为过度放权而导致诸侯王日益骄固外,其中还有一点理由也削弱了诸侯王的君臣观念。我们知道,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和经济,实行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虽然这对于汉朝迅速恢复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对诸侯王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管控,所以也就导致了西汉许多诸侯王的实力增强,甚至接近汉天子的程度。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汉代诸侯王

纵然有着血脉这个可笑的纽带存在,但是在无上的权力面前就连父子都出现过相残,更何况是那原本就由亲转疏的血脉呢?所以随着诸侯王们实力渐渐增强,他们对于天子的管控也就越发觉得不舒服,所以纵然是在明面上不能体现出自己对于诸侯与天子之间存在的等级的不认可,那么他们就在墓葬中表现出来,由此,就引出了西汉的无礼乐现象。

四、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儒家思想的慢热

⑴汉初对儒家思想的轻视

如果说政治层面的原因是导致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直接原因,那么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间接原因,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礼乐制度原本就是儒家提出的,所以在很多时候儒家思想的运用程度也可以反映出礼乐制度在社会之中的适用程度。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刘邦

而我们也知道在汉朝初年因为种种原因,儒家思想并未受到统治者重用。甚至因为汉高祖刘邦出身底层,并不知礼、懂礼,所以导致了汉初并没有即使树立起应有的礼乐制度。这就让得等级制度没有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等级只是在人们心中存在,没有在现实表现出来,所以由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轻视就引发了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

⑵西汉慢热的儒家思想

虽然说汉朝初期儒家思想被轻视了,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使得它受到统治者的重用,礼乐制度自然也随之启用。不过汉武帝时期再确立礼乐制度已经很晚了,之前就已经爆发过七王之乱了,让得很多诸侯王对于中央更加有恃无恐。

社会等级制度的缺陷,造成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原因

董仲舒

所以这种慢热的儒家思想并不能改变西汉无礼乐的现状,同时因为之前七王之乱的爆发,让得更多的诸侯王不再注重等级,所以他们在在自己去世后采用的都是与汉天子一样的墓葬规格,以显示自己身份不低于汉天子。

结语:

汉朝无礼乐的情况并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于统治者的政策造成政治上出现了等级趋近造成的。再加上儒家思想一开始未受重用,所以与之相关的礼乐制度也就并没有在汉朝初年得到推崇,所以汉朝在很多方面就出现了无礼乐的情况。只不过,很多诸侯还是不敢在明面上不遵从君臣等级制度,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墓葬表现出这种不遵从,这就造成了西汉诸侯王墓葬无礼乐的状态。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化史》;

《史记》;

《后汉书》;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