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大数据而已!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吵吵读书的事。中国古话有“尽信书不如无书”,那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

孟子:我不是那意思!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成了很多人不读书的借口,知道出处的会说,你看孟子都这么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原意是:“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从这里我们知道,孟子讲得很具体,书指《尚书》。可孟子从来没说过这样的意思:信你个鬼,信你还不如没你,所以不用读书。

什么是书?大数据而已!

孟子:两千多年前的话,你们还在说?


读不读是选择问题,信不信是智慧问题

读书这件事,很多人是被动的。最典型的是学生时代,读书累到恶心。所以,物极必反,毕业了,也就不爱读书了。许多人读书属于跟风型,别人读什么,流行什么,我读什么。或者说,很多时候,就是读闲书。没有规划,就像闲来打打游戏一样。其实无论哪样状况,读不读书,那是你的选择。你忙到没时间读书,其实也没什么。读书少的人,不一定没智慧。但读了书,信不信,可真就是智慧问题了。信不信一定和你的领悟能力、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相关。如果,你的领悟能力未到,读到的内容都相信,胡子眉毛一起收,那还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了真不如不读,没往智慧上走,而是往愚昧上走了。

什么是书?大数据而已!

不平凡之路。


终极追求:不是信不信,是为什么读

关键是关键是我们为什么读书?这是一个理性追问。你读了十年甚至几十年书,用一个晚上时间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读书还是非常值得的。无论你是读专业方面的,还是读文学小说类的,还是读哲学历史类的,都可以归结到上述提到的一点,提升智慧。如果我们反过来思考,为了提升智慧,都有哪些方法?就会把读书这件事看明白。提升智慧有很多种方法,人生磨砺本身就是了,行万里路也是,读书也是其中之一。

借用一个词——大数据,你的人生智慧是基于你的人生经验的大数据来实现的。行万里路,是人生大数据,读万卷书也是。这么去思考,我们就会明白。书是什么,人生大数据而已。读什么不读什么,信还是不信,取决于我的智慧修炼需要。你读的,我不一定读。我要读我需要的。信不信,也由我说了算。有的书,几十万字,取其二三页,为我所用,这就行了——其实孟子已经说明白了。

在读书这件事上,有点超越性的思考,就不纠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