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清明時節,春雨綿綿,芳草萋萋,桃李盛開。記者與昭通市彝良縣衛健局幹部職工、彝良縣奎香苗族彝族鄉衛生院醫護人員一道前往今年2月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該鄉寸田村衛生室村醫陳健的墓地,深切緬懷、祭奠這位用年僅27歲的生命踐行醫者初心的90後村醫。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清明期間,彝良縣衛健局幹部職工、奎香鄉衛生院醫護人員深切緬懷、祭奠陳健 記者 謝毅 攝

“陳健自擔任村醫以來,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紮根基層、服從服務於農村衛生工作,始終忠誠於黨的衛生健康事業……”談起陳健,奎香鄉衛生院院長劉真富幾度哽咽,難掩悲痛。

“感覺陳健還在我們身邊,沒有離去,眼前總是浮現她肩挎藥箱,走村串寨給群眾看病的身影。”與陳健同在“寸田村家庭醫生簽約第六團隊”的奎香鄉衛生院醫生曹顯影回憶起陳健生前的點點滴滴,一次次淚眼潸然。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疫”散花開滿眼春!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白衣執甲逆向前行,杜鵑吐蕊英雄遠去!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為築牢農村防疫的銅牆鐵壁,陳健用生命詮釋了一個村級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生命之花永遠在鄉親們心裡絢麗綻放。

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逆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後,寸田村的7名村醫承擔了115個居家觀察對象的觀測任務。陳健不顧年歲已高的公婆和家中一個3歲、一個剛滿1歲嗷嗷待哺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中。為了做到臺賬清晰、監測到位、反饋及時,她每天早早的就來到衛生室,會同其他同事一起深入返鄉群眾家裡開展體溫監測,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每天騎車和步行往返50公里左右。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陳健生前填寫的“工作記錄表” 記者 謝毅 攝

“陳健負責寸田村新房、後山、中街等5個村民小組居家觀察人員的體溫監測,每天都要騎電動摩托車到居家觀察人員家庭幫助測量體溫,並指導他們進行家庭消毒,再忙再苦再累她也從不抱怨。”寸田村黨委書記陳星鵬說,除了做好居家觀察人員測量體溫、填表上報日常工作外,陳健還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增加大家信心,毅然決然履行著一名村醫的責任與義務,為村民在疫情防控中築牢第一道防線。

“我們必須全面瞭解所有監測對象醫學觀察情況,並且確保所有監測對象全部監測到位、記錄完善,沒有一人遺漏才能安心回家。”這是疫情防控期間,陳健發在微信朋友圈裡的一段話,然而,一場交通事故,讓在抗疫路上的村醫陳健沒法回家,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7歲。

2月12日上午,陳健騎電動摩托車帶著同事遲煥琴從寸田村衛生室出發,先後到寸田村上街組、新房組、後山組居家觀察對象孔某、陶某、王某家,進行體溫監測和防疫知識宣傳後,兩人繼續騎電動摩托車從寸田村後山組公路往寸田村響水組方向行駛。12時10分許,陳健、遲煥琴在返回村衛生室途中,電動車行至寸田村漆樹組小地名“李家灣子”處時,因道路崎嶇,發生交通事故,造成2人重傷,經奎香鄉衛生院醫生全力搶救,陳健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當天15時45分死亡。陳健、遲煥琴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白衣衛士”逆向前行,護衛人民健康的崇高品德。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噩耗傳來,聽說陳健在給自己量完體溫後車禍離世的消息,從武漢務工返鄉被列為居家觀察對象的村民陶某泣不成聲。

2月16日上午,犧牲在戰“疫”一線的女村醫陳健骨灰安葬儀式在其老家奎香鄉舉行。疫情防控期間不能聚集,但在這一天,儘管天氣寒冷,街坊鄰居們紛紛打開大門,含淚目送陳健,用農村最傳統的習俗悼念這位好村醫、好鄰里。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陳健犧牲後,中共彝良縣衛生健康局委員會作出《關於向陳健、遲煥琴2位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縣衛健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向陳健和遲煥琴兩位同志學習;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陳健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4月20日,陳健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追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群眾健康的貼心“守護者”

“第一天去給居家觀察對象量兩次體溫,我們幹到晚上10點過,天上飄著雪、霧又大,陳健家裡打了幾個電話來,說娃娃沒吃母乳,哭得很。但她依然把工作完成後才回家去管孩子。”寸田村衛生室所長彭德慶講起陳健,早已是淚流滿面。“她有低血糖,工作忙的時候常常下午兩三點鐘才吃得了午飯,但她一樣克服困難。”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在昭通的偏遠農村做村醫不是件輕鬆的事。奎香地處彝良縣南部,距縣城88公里。彝良縣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很多路段曲折崎嶇,還沒有路燈,醫生們常因“不敢騎車”而走一兩個小時的山路去村裡,給村民看病,做常規體檢、量血壓、測血糖和體溫。

陳健2016年考過了護士資格證,2017年4月起就一直在寸田村衛生室工作,先後負責孕產婦健康管理、兒童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等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她所在的寸田村是個轄47個村民小組、人口達12000餘人的大村。彭德慶回憶說,陳健平時工作非常認真,她把轄區內每名孕產婦的預產期都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並把它裝在口袋裡,隨時打電話提醒孕產婦要注意的事項。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範厚秀是高齡產婦,還在坐月子的她聽說陳健出事後失聲痛哭,“她把我的事情都清清楚楚地記在本子上,隨時提醒我去做檢查,問我的孩子臍帶是否出血,一天要喂幾次奶……我的事情她記得比我自己都清楚。”

“陳健醫生是很負責的好醫生,我懷孕後她隔三差五來看我,有幾次沒打通電話,就直接跑到家裡來看我,看到我好好的才放心回去。這麼好的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提起陳健,寸田村上街組村民昌國敏哽咽地說。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陳靜深知自己醫學知識基礎薄弱、功底不足,她白天下鄉,夜晚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積極參加縣衛健局和鄉鎮衛生院組織的培訓學習,儘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問題經常向衛生室的老醫生、衛生院的師哥師姐們虛心請教。

紮根農村,心繫廣大群眾疾苦,是陳健行醫信念和做人的根本。由於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陳健精心醫治的人,都誇她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她那崇高的醫德、過硬的技術、踏實的作風贏得了廣大山區群眾的讚譽和尊敬。

永遠缺失的全家福

抗疫以來,陳健每天8時準時出發,給居家觀察對象測量體溫,反覆叮囑他們要注意衛生、勤洗手、不走親串戚、出門要戴口罩,如果遇到發熱等症狀要及時與醫生聯繫……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八九點。

陳健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兒子3歲,小兒子剛滿1歲,還在吃母乳。每天中午其他同事吃飯時,她便騎上電動摩托車迅速回家給小兒子餵奶,喂完孩子後又風風火火地趕到衛生室上班或者直接下鄉開展工作,經常是早上吃點早點,晚上很晚了才到家吃晚飯。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一天晚上7點多,陳健在鄉衛生院進行工作彙總,母親打電話說孩子發高燒了,讓她回去看看。她讓母親給孩子喂點藥,又繼續工作。可是過了好久,孩子仍然在哭,母親又打電話給她,她讓母親揹著孩子走走,哄孩子睡覺。當天,她工作到10點多才回到母親家,其實她到母親家只需要十幾分鍾。“她就是這樣,以工作為重。晚上回到家,還要學習,說準備參加事業單位的考試。”陳健的母親李文會哽咽道。

陳健的手機相冊裡,除了兩個兒子的,就只有她穿著白大褂的工作照。春節期間,她曾跟丈夫說,等疫情過去了想一家四口去照張全家福。還沒來得及,陳健就離開了。陳健去世半個月後,她的丈夫周宇還在到處問人:“能不能幫我們PS一張全家福?”不久,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志願者在看望、慰問陳健家屬時,為陳健家人PS了一張全家福,幫周宇完成了心願。

雲南網記者 謝毅 通訊員 楊剛述 陳健生前工作圖片由彝良縣衛健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