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社会人:你们忘了曾红透香江的麦兜了吗?

小猪佩奇社会人:你们忘了曾红透香江的麦兜了吗?

就上个月吧,我坐地铁回家,发现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男青年一直在看《小猪佩奇》的动画视频,边看边乐。

虽然人家看什么动画片是个人兴趣,但我实在想不通这个学前教育动画片哪一点能够吸引成年男子?我忍不住发到微信群里询问,有朋友给我解惑:“你不知道现在小猪佩奇在抖音上有多火么!”

我不怎么玩抖音,所以并不知道小猪佩奇是怎么火到成人世界的,也并不能get到“小猪佩奇纹上身”的社会人反差萌。真是糟糕啊,感觉自己跟不上潮流了!

当然,我自认为比很多“小猪佩奇社会人”更早认识这只粉色的小猪以及她的亲友们。因为我有个4岁的孩子啊,我给他读过《Peppa Pig》系列绘本,带他参加过上海某商场里的Peppa Pig主题游乐会,还给他买过小猪佩奇一家的塑料玩偶呢。然而,小男孩对小猪佩奇的喜爱也没多深,今年是狗年,他现在是汪汪队的忠实粉丝,一天到晚幻想自己是斑点狗消防员毛毛。

作为一个35+的老阿姨,粉色的小猪佩奇并不能唤起我的少女心,倒是让我想起另一只曾经红透香江两岸的小猪——麦兜。

如果说,来自英伦中产家庭的小猪佩奇是我们向往的生活,那么生于香港九龙的草根麦兜才是我们最熟悉的日子。不同于2004年首播的小猪佩奇原本就是面向学龄前儿童的著名动漫IP,诞生于1990年的麦兜是作者献给成年人的港式童话。

自2001年麦兜电影《麦兜故事》上映一炮而红,之后又相继推出麦兜菠萝油王子(2004年)、麦兜响当当(2009年)、麦兜当当伴我心(2012年)、麦兜我和我妈妈(2014年)、麦兜·饭宝奇兵(2016年),共6部动画电影,除了最近的一部,其他几部豆瓣平均分都在8分以上。

可见,麦兜还是很有群众基础的。因为,麦兜的生活状态我们并不陌生。

我们何尝不是蜗居在拥挤热闹的街市里,奋斗终生可能也买不起眺望维多利亚港的千尺豪宅或山顶上的独栋别墅。

我们也有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但仍然去不起马尔代夫度假的母亲,而我,至今只带儿子去过上海奉贤区的碧海金沙。

曾经追求我们的“菠萝油王子”,渐渐变成了身边那个埋头刷头条、打农药的油腻中年Loser,就算他们没有抛弃妻子,很多女人和单亲妈妈也差不多——孩子爹只是提款机,还总是不够用。

我们小时候也上过像春田花花幼稚园那样简陋的学校,可麦兜的幼稚园再破,好歹还是双语的呢!而我们的孩子上的民办幼儿园还会爆出虐童的丑闻。我们曾经也有宏大的梦想,想当科学家、画家、作家……长大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才华,只是做着平凡无趣的工作谋生;

我们都希望孩子有过人的天赋或是自学成才的学霸,将来不是华尔街精英就是在硅谷工作,最不济也要在陆家嘴或中关村上班,可他要是像麦兜一样呆呆笨笨慢半拍该怎么办呢?

这只平庸、迟钝、懒惰、又乐观善良的小猪折射出绝大多数平庸失意的我们,麦兜蠢萌的形象和影片温馨色调下是挥之不去的现实生活晦暗的底色,憨憨地笑过之后是丧气和扎心。

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 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

在微信朋友圈和自媒体还没有狂欢的年代,我们还能沉浸在情怀滤镜里疗伤,可到了社媒躁动的今天,承认甘于平庸并不容易,直到,大洋彼岸另一只小猪的出现让我们看到色彩鲜艳的人生范本。

小猪佩奇,出生于一个幸福的英国中产家庭,而且属于三代中产以上的阶层。

关于她的家境和资产,有好事者已经从功利的角度八得很透彻。然而,最让我艳羡的不是佩奇一家有房有车还有私家船,而是其堪称典范的原生家庭。猪爸爸在大企业上班,运动和音乐都玩的很溜,乐于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猪妈妈在家SOHO,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猪爸爸和猪妈妈的美满婚姻也是西方中产阶级亲密关系的范本,彼此相爱又互相尊重,即便人到中年仍然罗曼蒂克。

他们对孩子总是亲切和蔼,开明大度,似乎永远不会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发脾气;同时,他们又是能坚持原则的,会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佩奇有个年幼的弟弟乔治,但爸爸妈妈从来不会要求她“让着弟弟”、“照顾弟弟”,她仍然是家里被爱围绕的小公主,心情好就跟弟弟一起玩,心情不好就“欺负”一下弟弟,简直让中国的扶弟魔姐姐们羡慕嫉妒恨。佩奇还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资源,有校车接送,小班化素质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很丰富:芭蕾、乐器、画画、演话剧、游园会……还会组织小朋友户外露营。

小猪佩奇社会人:你们忘了曾红透香江的麦兜了吗?

对为人父母者来说,《小猪佩奇》不是网红,只是一部优秀的学前教育动画。可是,当我们努力向着玫瑰色调的中产阶级西式教育靠拢的时候,却发现执行起来仍然身心疲惫。

首先,我们并不擅长经营猪爸爸猪妈妈那样的亲密关系,从恋爱到婚姻,我们的浪漫多半是被消费主义裹挟着,让每个节日纪念日都过得钱包受损,即使我们熬过了七年之痒,也逃不开中年危机;

其次,工薪族的我们哪来那么多自由时间陪伴孩子?养家陪娃之余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觉得高质量陪伴简直是种负担,情愿在工作、出差和出恭中寻求片刻解脱;

更关键的是,生活中我们很难保持心态平和,当被孩子磨光耐心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暴跳如雷,然后再陷入对“棍棒教育”的懊悔。我们太想当“完美的父母”教出一个“快乐的孩子”,可是我们四下比较,又无法容忍自家孩子没心没肺的快乐天真下去。

原来,我们所属的阶层以及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烙印早就决定了人生大致的走向。

曾经麦兜的社会人,其实并不懂小猪佩奇。

当你跟随潮流粉上佩奇的时候,也别忘了麦兜的平和、善良和温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