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作者/白小心

编辑/小马甲们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自己参加亲密关系治疗的一些经历,让我也开始思考,我们一直觉得没有问题的感情生活是否需要一些改变,我们是否真的甘于单身,又或者,我们究竟能否摆脱单身的困局,于是有了今天的分享。


01.

不谈恋爱,是我不想吗?

没上清华,是你不想吗?


年过三十,仍然单身的我们。

最怕的是什么?答案就是大年三十


春节,欢聚的时刻,一年不联系的亲戚在这个档口,挤在一个屋檐下,欢声笑语。小时候虽然会被问学习而有一丢丢不开心,但压岁钱很快就让不快烟消云散。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长大后的我们,没有压岁钱,甚至倒给压岁钱,还得承担七大姑八大姨对于自己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各种“专业性”意见。


父母也趁机加大力度,从嘘寒问暖到苦口婆心,乃至威逼利诱……更有甚者,大过年抹泪寻死觅活打骂子女不孝。


对于我们,百感交集的同时,又无可奈何。


没有任何大龄单身人士是甘心被剩下的。

没有对象,不是不想。


就像你问一个学渣,你不想读大学么?

学渣并不是不想读大学,他甚至想读清华北大哈佛耶鲁,但他现在的状态不能而已……


从内心来讲,其实挺多大龄单身人士并不是真的想处在这种整日"独守空房"的状态之下,只不过无论是求神还是拜佛,总是无法将自己的终身大事给一锤定音了。


要说急,谁能急的过自己呢?

看看朋友圈里,不是晒甜蜜就是晒宝宝,自己却只能孤苦伶仃的拍个美食、发个美景了。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单身男女最为苦逼的地方呢?


其实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不认为这是问题,并且跟这种状态友好相处,其实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也就是这两年大家很熟悉的说法,接纳自己。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这是问题,想急于改变又无法实现,那就开始成为问题、产生压力了!


更要命的就是不仅仅自己,连家人、朋友都有意无意的添把柴、加点油,这就让压力加倍放大,产生更严重的后果了。但压力在这上面有用么?对于明确解决方案的事件,压力会督促我们更快的去解决问题,但对于感情,如果我有解决方案,我还会留在原地么?


02.

玩不够的"小朋友"


很多人可能会问,是什么让我们就这么被“单”着?


对于一直处在单身状态的大龄的我们来说,究竟所谓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之前看到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一个视角,认为有一定道理,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造成一个人迟迟无法正常进入恋爱和婚姻阶段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的两种"儿童状态"在发挥着一些阻碍的作用。


首先,

要说的就是"自由型儿童"


我们在很多文章里都看到人类有一种本能的能量:克服寂寞


大家都知道这种能量是两个人能够产生好感并且拉近关系的动力来源。如果说一个人体内这种能量太低的话,那就真的不太容易解决单身问题,但是这回我们要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克服寂寞的能量太高,变成内在的"自由型儿童"特别高的情况,也极为容易造成到大龄单身的状态——原因就是太会玩,玩太过!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自由型儿童"的人群的典型特点就是特别会玩、非常能闹!有着极其广泛的朋友圈和非常多元化的娱乐方式。而且客观的来说,有这样特质的男男女女们是不愁找不到另一半的,因为他们一星期认识的新朋友有可能比高"顺从型儿童"能量的人一年认识的都要多!


所以这类大龄单身人士的产生是因为他们更喜欢相识之初的那种状态和感觉,相处时间久了之后就开始感觉到乏味和无聊,然后恰恰因为他们并不缺乏"小鲜肉",自然就可以跟其他的人愉快地玩耍去了,同时因为擅长制造和热衷参加各种活动,从另一个方向达到了克服寂寞的目的。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然啦,当他们在玩耍累了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会对自己的经历发出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去伤感为什么就没有那么一个人能让自己从始至终都有"感觉",去乞求上天能够给自己送来一个总能"来电"的另一半……


等一觉醒来,已经下午三点半……昨天感慨过什么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继续准备晚上的组团刷夜……


03.

不敢玩的"乖孩子"


物极必反,既然有高自由,自然有高顺从,并且殊途同归地走上了单身的大道上。


中国自古就不缺"顺从型儿童"


一个高"顺从型儿童"的人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下的典型的"乖孩子",这样的人要么就是被严厉的方式"收拾"出来,要么就是被事无巨细的照顾"约束"出来,典型的特点就是不太有自己的主见,而且不敢去做"出格"的事情,比如家里有宵禁,不敢去酒吧,妈宝等……


这样的大龄人士其实就是最典型的"宅男宅女"了,当然,包括小心本人都很大程度属于这个类型。


之所以一直没有解决单身,很大原因就是"存货"不足,只能依赖主动或者被动的相亲来寻找可能的"猎物"。


可能会有人说了,现在都2020年了,互联网社会了,交友软件都多到可以造成信息焦虑了,怎么还非要等相亲,刷软件不行么?答案是,不行,因为高顺从也代表着原则性和避免危险的约束,如果你让一个宅男靠软件去谈真正能结婚的恋爱,还不如让你的遇到的最迂腐保守的人在年会穿泳表演节目的可能性大。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还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这类人能接受频繁相亲,还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呢?


其实问题往往就出在了通过相亲这种形式来了解彼此,我们表现的不一定是真正的自己,但又做不了理想中的样子,卡在尴尴尬尬,除非你颜能打,会被理解为可可爱爱,不然都会变成扣分项。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比如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好笑一点叫"三句话打不出个屁"的风格,而我被安排相亲的时候,一定会被嘱咐些什么呢?

我用脚趾头都能知道,"别闷着不说话!要主动!要阳光!要好好表现!多说话多说话!"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是现实当中的我们,仅仅被嘱咐和要求之后真的会做到这些吗?答案就是,我们有可能乖乖的按照要求来做,但是往往做出来的效果恰恰是"邯郸学步",连自己都感觉别扭、诡异。


而在这个时候,一起来相亲的异性会怎么感觉呢?肯定是"英雄所见略同",在内心当中犯嘀咕:"这大叔/大婶是不是有病?还有有缺陷?心理障碍?怎么怪怪的!"


其实很有可能来相亲的人也是个"顺从型儿童"比较高的人,所以如果两个人能以自己的真正状态相处的话,还真有可能牵手成功,而问题就出在,相亲这种看上去能够给彼此创造机会的状态反而会彼此真正了解对方制造障碍,肯定也就以失败告终了。时间久了,当事人就会相亲这种途径失去了希望,每次都会像走过场一样演练一遍了事,基本上两个人不会带着太多的期待和感情见面,那么对于相亲的"免疫力"也就被成功培养出来了。


04.

长大是时间安排

还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无论上述那种“儿童状态”,都可能是最终导致的都是大龄单身的情况发生的成因之一,但我们体内还有其他能量,本能总能被我们的理性和思维所压抑或者加以控制,尤其是"成人自我"慢慢占了上风,那么才能更加合理的推进自己的婚恋事业。


当然,现实当中总有一些比较刺激的方法逼着这些"小朋友"和"乖孩子"马上长大,比如高"自由型儿童"的男男女女们一不小心搞出来"爱情结晶",就不得不奉子成婚,担负起大人的角色了。而高"顺从型儿童"的剩男剩女们则是实在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在大家的协助之下找一个或者"被安排"一个人走下去了,而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先结婚,后恋爱"了。


但这种不得不长大的婚姻,是否会幸福和圆满,是否会存在很多潜在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不可否认,如今高离婚率一定程度上和强制长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这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角度去思考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是绝对的答案。


可能很多人最想知道的是如何解决,怎么解决,这我们先留一个思考题在这里。


欢迎把你的感受和观点分享给我们。


至于亲密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脱单,这篇文章还解决不了你的疑惑,不过,如果你对亲密关系感兴趣,想和小心一起,进一步的做更多探讨和分享,请一定记得关注我。


大龄单身困惑丨我为什么被剩下了?

— END —

这里是

Now Accept Myself

现在起

认定自己,懂得自己,悦纳自己

如果感兴趣记得关注,转发,点赞

爱你,么么哒~~


点击下方

了解更多

更多往期精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