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当别人夸奖你的时候,要谦虚地回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而如果毫不谦虚地全盘接受,则会被认为是缺少教养狂妄自大。相信很多父母对此都深有感触,无论自己小时候表现得多么好也很难听到父母的一句赞美,以至于长大后会因为他人的一句简单的赞美和认可而开心许久。

这也导致我们在为人父母后立志坚决摒弃老一辈的“糟粕”,奉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教育理念,把赞美挂在嘴边。

可是你知道吗?很多时候,你也许只是学会了夸奖这个动作,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夸奖这件事确实没有错,但重点在于“夸”的方式,如果夸错了或者夸了,都可能会适得其反,收到不良效果。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别急,今天就让我们好好来聊一聊夸孩子这件事:


一.你真的会正确地夸奖孩子吗?

很多家长可能不以为然,夸孩子还不简单吗:“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最优秀的!……”这很简单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因夸奖导致的悲剧。

2010年在北方某小城曾发生过一起恶性无差别伤害事件,行凶者在幼儿园门口捅伤了两个年幼的孩子。

事后当警察问他为何伤人时,他的回答竟是“我看他们不顺眼,我心情不好”。据这位行凶者自述,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自己是那样优秀的一个人啊。


从小他就被看作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也绝对不算差,亲戚家人对他交口称赞。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毕业后找了一份社区医生的工作,同事和病人们都夸他医术好有潜力,听得多了他就越发相信,索性辞了社区的工作想要进大医院,可是很可惜应聘没有成功。这是他完全没想到的。

再之后他交的女朋友也向他提出了分手,他难以理解,爱上如此优秀的我难道你不应该觉得幸福吗?你怎么能向我提分手呢?

工作感情经历了双重打击后,这位一贯自信的“优秀人士”实在难以接受,越发想不通,以至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这才犯下惨案。

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行凶者其实就是从小被夸大的,但是过度的夸奖使他的自我认知发生了严重扭曲,以至于走上了不归路。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我们不知道他从小听到的夸奖是什么样的,但从成年后的经历来看,这些夸奖很可能都是简单的聚焦于品德上的赞美,比如“你真厉害!你真优秀!”等这类标签式的语言。

而这种贴标签式的夸奖根本就是盲目的,且不负责任的,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


二.盲目夸奖的不良影响你知道吗:

1. 过度夸奖会让孩子安于现状

有些父母会把夸奖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为了夸奖而夸奖,可能孩子只是做成了很小的一件事或者根本就是个巧合,也会卖力地夸奖称赞孩子。

让夸奖变得格外轻易甚至随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不用怎么努力就都能“做好”,就可以得到夸奖,也就不愿意再努力再多付出了。

比起努力,他们更愿意安于现状。


2. 过度夸奖让孩子自我认识过高,盲目自大

过度的夸奖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小天才,是家长口中那位“最优秀”的人。可是不是所有人都会一直这样认可他,一旦听到不同的质疑声,孩子就会难以接受,和别人产生争执,甚至出现过激反应。

时间长了,原本的自我认知就会被推翻,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3、被夸“聪明”让孩子更容易变“笨”

夸孩子“聪明”是非常常见且不会出错的,可是你是否知道,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当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如他人所说的那样聪明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

他们为了保住“聪明”的头衔,通常会有两种举动:一是开始频繁耍小聪明,来保住自己的“聪明”,而这会导致孩子做事浮躁,无法脚踏实地;二是孩子可能会越发自卑,害怕自己的“不聪明”被发现,开始不断地逃避尝试和挑战。

无论是哪一种反应,都会让孩子无法真正变得“聪明”,反而越来越“笨”,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盲目的夸奖不可取,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看“夸奖”这件事,语言是带有能力甚至魔力的,不要轻易说出不够恰当的话语。那么怎么夸奖才是更正确更健康的呢?


三.正确的夸奖方式家长要学会:

1、夸奖要具体并有针对性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其实夸奖也同样适用。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比如帮助妈妈扫了地,妈妈就可以这样夸奖“谢谢宝贝帮妈妈扫地,扫帚那么大你都能扫得这么好!”,将夸奖具体到某件事情上,而不是简单地说“你真棒!你是最优秀的!”。

这样孩子会特别清楚自己做对了什么,并且以后也愿意继续做这件事。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2、夸奖孩子积极的态度

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是态度是积极的。父母就可以重点夸奖孩子的态度,强化这种积极的态度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比如“虽然你这次考试还是有很多失误,但妈妈看到你能主动写作业主动预习了,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

这样的夸奖,会使得孩子继续保持积极性,不轻易灰心丧气。


3、夸奖也要察言观色

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夸奖也是一样。如果父母频繁夸奖大事小事都夸个没完,孩子也会对夸奖感到麻木甚至怀疑。

父母要察言观色,掌握好时机,当发现孩子迫切需要夸奖和鼓励时就不要吝啬言语;有时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意外惊喜,比如孩子虽然和朋友吵架了,但父母依然可以夸奖他能够主动道歉,不找借口。

听到这种意料之外的夸奖,孩子的心情也会变好,之后也会愿意做得更好。


盲目夸孩子“你真棒”,是一种“语言暴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4. 夸奖要加入肢体语言和眼神鼓励

除了口头上的夸奖,父母还可以加上肢体语言和眼神的鼓励,比如夸奖孩子的时候可以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眼神里可以充满欣赏赞美和爱意。

这样除了赞美,孩子还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欣赏和爱。


“夸奖”不是上下嘴皮动一动这样的易事,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关于夸奖孩子的经历,您还有哪些经验分享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