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國際格局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微妙的變動。而美國和俄羅斯的“化干戈為玉帛”,無疑令國際社會都大跌眼鏡。
眾所周知,美國和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不共戴天的宿敵,雙方在多個領域都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是巴不得對方當場去世的存在。
但在4月25日,即易北河會師75週年的歷史性時刻,美國總統老特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聯合發表紀念易北河會師75週年的聯合聲明,除回顧了易北河會師的輝煌時刻,肯定了易北河會師對儘快打敗納粹德國的歷史性作用,還重申了“易北河精神”,表示易北河精神是兩國克服分歧,為了更偉大事業而加強合作的典範。
因為美俄兩國上一次重申易北河精神是在2010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發表的聯合聲明,所以時隔10年,老特和普京的宣言更有歷史性意義。
然後,美俄的“聯手”理論上讓親近俄羅斯的伊朗處於極其尷尬的境地,所以伊朗不可避免地慫了下來,比如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絕不會主動挑起和美國的戰爭。
不過,從針鋒相對的火藥味到心平氣和的聲明,並不等於伊朗的服軟。在靜夜史看來,這更像是一種新的鬥爭策略。
自1979年霍梅尼領導伊朗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後,伊朗作為昔日美國的中東小夥伴就徹底和美國反目成仇,雙方也由此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龍爭虎鬥。
對於當時的伊朗而言,建立政教合一的政體是伊朗擺脫美國控制的重要標誌,從此雖然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下風雨飄搖,但伊朗民眾獲得了真正的尊嚴。
而和美國反目成仇的伊朗,卻並不意味著和蘇聯關係的曖昧甚至親近。事實上,在霍梅尼和美國針鋒相對的過程中,伊朗和蘇聯關係也非常僵硬,因為蘇聯作為一個志在四大洋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有通過伊朗或者阿富汗走向印度洋的勃勃野心,二戰期間更是佔領伊朗北部長達5年之久,所以伊朗在痛恨美國的同時,對蘇聯也沒有什麼好感。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直系繼承人延續了蘇聯對伊朗的外交政策,所以伊朗對俄羅斯的戒備也從來不曾放鬆。雖然當下的俄羅斯因蘇聯解體影響以及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經濟發展長期一蹶不振,綜合國力更是半死不活,但信奉“俄羅斯領土沒有邊界”的普京,自然不可能得到伊朗的信任。
所以美俄攜手理論上對伊朗沒有太大影響,最大影響不過是增加了伊朗的外部壓力,畢竟之前只是防禦波斯灣,而後還需要面對來自北方的威脅。
不過伊朗這樣的擔心似乎是多餘的,因為俄羅斯長期半死不活,短期內不可能重現超級大國的榮光,自然無法“走向印度洋”。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和俄羅斯的關係雖然微妙,但總體而言還是互惠互利,相互利用。
而雖然美國和俄羅斯重申了易北河精神,但本質上還是相互試探和欺騙的逢場作戲,因為兩者存在你死我活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能因為一紙宣言而冰釋前嫌。再加上美俄宣言針對歐盟的意思要遠大於伊朗,所以伊朗更無需擔心。
但問題在於不管有沒有俄羅斯的作用,伊朗都慫了,而且還不是第一次了。作為溫和改革派的代表,魯哈尼自2013年上臺以來,就和先前內賈德等激進的保守派形成了本質的區別,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態度也更加緩和。
雖然美國撕毀了《伊核協議》,並不斷到波斯灣巡航挑釁,甚至在一月初於伊拉克巴格達機場“定點清除”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但伊朗政府依然顯得忍辱負重。
畢竟,內賈德在任時的強硬政策,雖然讓伊朗民眾揚眉吐氣,但伊朗面對的國際形勢更加嚴峻,民眾生活水平更是長期得不到改善。所以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開始逐步調整戰略,試圖通過軟化的方式改善伊朗被圍追堵截的被動局面。
所以,伊朗的“慫”,不是因為美俄今年易北河精神的聯合聲明,而是很長時間內的策略調整。不過,因為老特政府從來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得不到積極回應的伊朗最終如何抉擇,還需要拭目以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