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俗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能够在世俗之中保持本性不变,言行举止都顺从本心的人,那确实是非常难得的。而能够遇到那么一位朋友,可以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必顾及世俗的礼教,那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真名士”,同时他也有一位让他感到足够幸运的朋友:佛印。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佛印,是北宋的一名僧人,本姓为林,就连宋神宗都很佩服他,特赐给他“佛印禅师”的称号,他也是一个高人,在三岁的时候就可以把《论语》读下来,五岁的时候就能把三千首古诗读下来,这绝对是一个天才了,几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寺庙去学禅法,在后来几十年当中他去过很多寺庙,所以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而苏轼可谓是期间的代表人物,在仕途上的发展却不怎么顺利。

熙宁4年(公元1071年),这一年正是王安石当政掌权的时候,而苏轼与王安石隶属不同政党,在朝堂上意见相左、针锋相对是常有的事。

而这次,苏轼则是开始抨击起了王安石的新法。这下令王安石怒不可遏,随即他便让人在宋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最后不得不自动请求调离京城。

这就是为什么苏轼经常漂泊在外不在京为官的一个原因。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按照苏轼这样擅长苦中作乐的人,自然不会让自己沉浸在郁郁不乐的情绪里,而他和好朋友佛印之间更是上演了无数的传奇。

有一次,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所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并派遣书童立马将诗送给佛印禅师看。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诗里面的“八风”指的是修禅里面的“讥、毁、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苏轼认为这些情绪已经影响不了他修禅打坐,特地向佛印禅师炫耀一番。

当佛印禅师看了苏轼的诗后,挥笔批了两个字,然后叫书童带回去。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苏轼在家中等了许久,他认为佛印禅师一定会夸赞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等书童将信件送回之后,苏轼急忙打开佛印禅师的批示。可是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轼看到这两个字立马急了,于是立马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理论,可没想到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了。苏轼见到佛印禅师立马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我的修行,你不夸赞也就罢了,你怎么能骂我呢?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佛印禅师双手合十,面对笑意地问:你说我骂你,那么你倒是说说看我骂你什么?

苏轼立马拿出了佛印禅师的批字说:你看,你写的是不是放屁!

佛印禅师看完后当即哈哈大笑: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轼听佛印禅师这样一说,立马懂了这其中的奥妙,于是脸一红,把气给憋了回去。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除了讨论禅理这种事情,苏轼在诗词造诣上的进步收获,也会第一时间跟佛印分享。

这天,苏轼刚收到别人寄给他的一卷古书,他便匆匆来到寺庙,想要和佛印一起分享。还没走到庙门口,苏轼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喊一声“寺中秃驴何在?”当时佛印在里屋,外面只有一个小和尚在扫地。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听到苏轼叫自己师傅秃驴。小和尚便不乐意了,淡定的指着远方回了6个字:庙前东坡吃草。

苏轼听了后既羞愧又敬佩,因为小和尚这四个字对的实属绝妙。苏轼脸长,而且世称苏东坡,小和尚回答,东坡吃草,既可以理解释秃驴在东边的坡地上吃草,也可以是理解为苏东坡吃草,同时暗含着苏东坡是驴的意思,这是一句双关用语,对仗工整,用意深刻。

苏东坡是大文豪,一听就明白其中的隐含意思,而寺中秃驴何在,庙前东坡吃草这一句话也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成为千古名句。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世称“苏东坡”。

时而,他以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慷慨豪迈之气,卷地而过;时而,他又给读者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苍凉背影。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而苏轼显然给这个问题,写上了最完美的解答。

能做到这种境界的,除苏轼之外,还有"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的大宋词人辛弃疾,对此,正是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写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豁达。

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与洞明。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我读的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

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文笔华丽而不浮夸,如此心静方能品人间至味。

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辛弃疾词传》

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

辛弃疾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正所谓“剑有杀气 词有柔情”。

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六本书活动价仅需45元,也就是一包烟的价钱,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实在是个机会呀!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