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風口已來

作為傳統電商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社交電商是基於社交網絡,藉助社交媒體(微信)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自媒體展示、自生內容吸引等手段來輔助實現商品交易,同時將關注、分享、互動等社交元素應用於交易過程之中。社交電商其本質就是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的融合,是信任為核心的社交型交易模式。

在運營機制上,社交電商具備了傳統電商不可比的優勢~快速裂變。雖然看起來傳統電商革了傳統零售的命,但是它有致命的軟肋~需要千方百計的引流。傳統電商平臺就像一個大集市,需要把四面八方的人群吸引到集市中來消費,而消費者之間很難相互傳導,這跟陌生人趕集是一個道理。尤其近幾年,主流電商平臺的運營成本與獲客成本愈來愈多高,流量整體轉化整體走低,傳統電商的流量之爭已經高度白熱化,獲客成本屢創新高。

而社交電商則不需要集中引流,它將大集市變成了無數個分銷站點,每個站點都有利益驅動下的自動引流。或者說,社交電商將引流任務轉嫁給以個體為主的分銷或代理商。你一旦註冊成為會員,就會獲得雙重身份--消費者和分享商。作為消費者,你同樣的買東西,同樣的服務之下,還能省一大筆,省下的其實就是原本平臺和商戶需要支付的流量費的一部分。而作為分銷商,當你通過微信向好友推薦自己店內商品後,每成交一單便都可獲得相應的佣金,這些佣金也同樣是原本需要支付的流量費的一部分。當你身邊的朋友也願意參與時,就實戰了由消費者到分銷商的裂變,而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為即使不願意分銷,誰還會拒絕省錢呢?

在流量轉化上,傳統電商的有效流量越來越差。一方面,信息高度過剩,消費者越來越反感各式各樣的硬廣告,也已經習慣並青睞各種。同時,傳統買量之下的利益驅動,使黃牛黨,羊毛黨,灰產業連 (造點擊量、造好評、造排名)愈演愈烈,已傷及平臺根本之憂。

而社交電商則不同,通過平臺和商戶共同補貼,消費者實實在在得到優惠,同時還對商品有了直觀體驗,從傳統的引流不一定購買到精準鎖定,不夠買就不產生費用。

隨著互聯網與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成熟,供應鏈、平臺閉環、移動支付、硬件支持、軟件環境等各個環節日漸完善為社交電商的崛起提供了必要條件。

時間碎片化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常態,人們的時間普遍被各種新聞、視頻、遊戲、社交應用的充斥,碎片化成度越來越高。消費過程中的信息傳播、交互方式、應用場景與營銷形式多元化。這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購物習慣,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在移動端完成購物。同樣地,創業不需要固定場地,不再需要人員扎堆,不再需要重資產墊底,一人一部手機創造奇蹟的故事比比皆是。

以上種種,皆為為社交電商的爆炸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如果沒有一個被廣泛通用的社交流量底層作為支撐,社交電商之說就沒發成立。微信之於社交電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離開微信就談不上社交電商。這就好比在總水量一定的條件下,從大海引水與從江河湖溪引水的區別。微信的11.5億月活用戶數無疑就是大海。

在傳統電商難以下沉的三線城市以下的市場,社交電商優勢更大。最為重要的是,不管是以二線城市還是三線以下城市,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手機裡可能沒有淘寶、京東、拼多多,但是大都有微信。絕大部分人可以沒有任何一個購物app,但很難離開微信。

京東芬香社交電商目前的勢頭為什麼這麼猛?因為它不同於市面上大多數的社交電商平臺的399、699等門檻費,芬香社交電商無須投資一分錢,邀請即成註冊會員,只需要建立一個80人的微信群即可擁有推廣資格。芬香小程序基於微信生態,自帶社交屬性,更易獲得爆發式的裂變增長。芬香是騰訊系核心成員,芬香社交電商背靠騰訊,京東雙巨頭,坐擁微信生態11.5億社交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