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秋风为茅庐所破歌》?

山里红J66666


此诗是是杜甫在四川草堂时创作的一首古诗。表面看是作者在生活困苦时对生活的无奈实则全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的思想境界。

全诗共分为四段,其中前三段是写实表达了作者家庭困难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最后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作者对理想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其中还留下了千古绝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仕俱欢颜。




尘埃未落的


安史之乱后,杜甫做了左拾遗。后来因为上疏营救宰相房琯,得罪了皇帝,被诬为房党,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贬作华州司功参军。这年冬天,因事回洛阳。第二年春天从洛阳返华州途中,亲眼见到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极大的苦难,感触很深,就写出了辉煌的诗篇《三吏》《三别》。这年华州一带闹饥荒,加上他对朝政有所不满,就抛弃了官职,携带着家小到秦州、同谷等地去逃荒。但是,在这些地方仍旧无法生活下去,便长途跋涉入蜀,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先住在浣花溪边的寺院中。第二年,得到在当地做官的亲友们的帮助,便在浣花溪的西边勉强盖了几间草堂安顿下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约作于同年八月,写草堂被秋风吹破、给秋雨淋湿,他通宵不眠的苦况和感慨。


川雪诗词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一起看看杜甫当年是怎样的凄惨生活?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算是有了一个栖身之地(后人重建“杜甫草堂”一记之)。

不料,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突遇大风,刮破茅屋,屋漏房湿。

时年,唐朝李林甫为巩固自身的权位,推崇节度使制度,为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创造了机会。当时,安史之乱未平息,藩镇割据,剥削深重,边疆烽烟四起。诗人在秋风萧瑟,阴雨连绵的夜里,听着凄凄沥沥的雨滴声,看着自己新盖不久的栖身之地,茅屋被毁,环绕家徒四壁的环境,看着饥寒交迫的孩子。由此联想到国家的动荡不安的政局,人们饱受战乱之苦的现实,盖着“冷似铁的被子”,长夜无眠,感慨万千,随写下了这篇荡气回肠、脍炙人口,令人心酸的赋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朝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综述:“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其1400余首诗留存,诗词歌赋精妙绝伦,是古典诗歌备受尊崇。本诗体现了现实主义诗人的特点,突显“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格,在自己危困的情况下,想到的是国家安定,人民的安居乐业;自己茅屋漏雨,还愿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让生活在艰难困苦中的人居有所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生活幸福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作者情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