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掙扎


扭曲的掙扎

賞石界的出路在哪裡?

不知前些年是誰發出這樣的感嘆!如魔咒般在石頭圈子的上空瀰漫......

這一命題,好像是針對賞石文化的發展遇到了困境,其實是觀賞石市場經過二三十年以資源開發為原動力的發展模式,進入了瓶頸期。

上世紀末興起了一輪採石活動熱潮,在經濟推動下的資源開發,得以迅速發展。為現代賞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源。當然,曾經純粹以牟利為目的的石界便疲態盡顯,力不從心。一些人把目光投到海外,開發了海洋玉髓、乍得瑪瑙、埃及瑪瑙、巴西瑪瑙等進口石種補充市場,但仍難滿足賞石市場的多元需求。作為市場,這是無可厚非的。若想一下子改善當前石界現狀,則太天真了點。另一方面,隨著石展越辦越多,辦展形式越來越上臺階,也不斷地提升著我們的賞石理念。儘管一些圈內人士更多地感到了觀賞石市場的清冷,飽嘗著石頭買也難賣也難的箇中滋味。因為,無論是玩石頭或石文化都不僅僅是買賣石頭那麼簡單的。更直白地說:石頭是用來“賞”的,不是用來“炒”的。

扭曲的掙扎


人類共同經歷過石器時代,那麼都有悠久的賞石傳統,不論是中國或者外國,只是形式可能不一樣而已。

古代的帝王將相、公卿大夫、文人雅士、墨客騷人無不喜愛奇石,直到現在中國的所有公園、景點、景區無不用奇石裝點、美化園林。很多政府機關、行政單位、企事業、學校、各類辦公中心都會用奇石作為門前的影壁迎客石。

奇石,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天地人演繹著的藝術形式,包含著歷史文化的傳承。更是人類文化的載體!

經過二三十年全國性的一次性大規模開發,從無以計數的面世賞石中,為我們傳承和發揚石文化提供了可能。它們是一筆兼具天然稀缺性與人文藝術價值的精神文化財富。必將體現出其作為一個大時代賞石高度的代表性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