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農民還有種莊稼的必要嗎?

人生不容易1977


用有沒有必要來說這個事情,不太合適,即便是經濟學的角度。

我們是人口大國,疆土遼闊,每個地方的地貌特徵也有區別,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達到集中機械作業,這是其一。

父輩一代或者有一部分人,仍然是靠種地來生活的,這是其二。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如何科學種地就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了。單純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應該沒有太多利潤,但是做成現代化農業就不一樣了。

所以說,這個沒有有沒有必要,而且,如何利用好現存的手裡的土地,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

如果說沒有必要,那就是沒有好的發展思路而已。


行走的心靈鐵棍山藥


這是個怪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種莊稼還有必要嗎?你嗎什麼呀?農村人不種莊稼,土地不生產糧食,你和你的同類去喝西北風嗎?如果人類沒有了糧食,生存都成了問題,還會發展經濟,還有你所謂的經濟學嗎?

我告訴你,糧食是穩定一切的根本,有糧食什麼都會有,沒有了糧食,什麼都沒有了。

這樣以來,你說農村人對種莊稼還有沒有必要?


痴騎朽翁


這個題目,在問答類裡,可謂是高(高端)大(大氣)上(擋次)。完全是“專家”、“學者”類層級。

從經濟學角度看問題,不是一般的提法。層次之深,視角之獨到,可謂是大家之範兒。由不得你不肅然起敬,並須萬分小心翼翼地來看待這個問題。

嗯,須小心。

也只好順杆而上,也來個“角度”式說法,談談這個問題。

從哪個角度呢?想想,就從“生命學”(笑)的角度,試著說幾句吧。

算了,不來這些了,老覺著彆扭。言歸正傳吧。

不論從哪個“學”的角度看,農民都有種莊稼的必要。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農民覺得沒有種莊稼的必要的話,就是說農民不種莊稼的話,就什麼“學”的角度也沒用了。民以食為天,還有比大起天的事兒大的嗎?

可能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農民種莊稼收入低,不合算。但是,以此就說農民種莊稼沒有必要了,未免是“顧左右而言它”了。

按題主的意思,經濟學上算不著帳,農民就不種莊稼了,那從“生命學”,從“社會學”,從什什什麼“學”上說的話,一切就全完了。人不吃糧食就存活不了呀!

經濟學看種莊稼不合算,也不能就不種了。不種了,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去尋找一個正確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不種莊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