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90年代农民都交什么税收?你怎么看?

都要好好的166524768


三十年前农民交的是农业税,按田畝计,可交粮,也可交钱。中国历来信奉:种田完粮(交农业税),买卖当行(以前有米行,柴行,棉花行,纸厂)等…到指定的行中做买卖。交农业税被农民认为是天经地仪的事情,


火娃141027896


30年前,90年代农民都交什么税收,你怎么看?

30年前,由于国家工业发展比较落后,经济比较困难,我国的农民应该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个时候,当时农民的税赋,有明文规定的,就有几大项:首先是农业税,每亩地每年要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农业税。第2项就是乡里的统筹款,这部分款项包括:乡敬老院老人养老费,五保户救济款,民兵训练费等等,按每个人口收缴,第3项就是村提留,这一项也是按人口分配。大体算下来,按当时的工资和物价,每人每年大约要几十块钱。完不成任务,村干部就挨家挨户收缴,直到收齐了为止。

除此之外,农民还担负着国家建设出义务工的任务。因为当时没有机械化,所有的体力活都要靠劳动力去完成。重点建设需要劳动力时,按人口分摊任务,每个村要出几个人,岀义务人员的工资,由全体社员承担。

眼下,当年这些作出贡献的农民,都已经65岁以上了,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现在的养老问题,只能依靠国家给付的100多元的养老金,其他的负担,完全依靠子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身体健康的老人,能勉强维持,如果老人身体不好,或者有大的毛病,很多子女都是难以承受。

希望能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这部分老人增加一些福利,尽可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的好一些。


三农新观点


说的多也没用,人民公社化的时候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一7A年终除了公购粮之外分配给社員粮很了了无几,一个工值0,08元钱劳动一年挣20几个钱,以工分換粮,相等与社员的粮也是工钱卖下的,不说知道的人多一部人还在世,年轻问问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