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貧困街區裡的童年,為阿根廷青年人效力的幸福時光,代表國家青年隊不斷取得勝利……迭戈·馬拉多納的人生前20年,就已足夠絢麗多彩。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在菲奧裡託,沒人會以制定無法實現的計劃作為消遣,也很少有人憧憬繁花似錦的未來。

這個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郊區,是這座南美超級大都市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尤其是當你住在大型露天垃圾場Quema附近。這裡有成千上萬、來自阿根廷各地的窮人,生活條件非常惡劣。大部分人家裡沒有自來水,沒有煤氣,沒有電。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這裡的孩子們都伴隨著有點瘋狂的希望在成長。

真正的寶石

對於那些將所有自由時光都用來進行沒完沒了的足球比賽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心目中的聖盃,就是成為職業球員。上世紀60年代後期,菲奧裡託孩子們的偶像名叫埃克托·亞薩爾德,他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後來被一家名叫皮拉納的小俱樂部看中。21歲那年,亞薩爾德加盟了獨立,那是阿根廷最大的俱樂部之一,與河床、博卡青年、競技和聖洛倫索並稱“歷史五強”。身披獨立戰袍,亞薩爾德成為阿根廷聯賽最佳球員,隨後又去到歐洲,愉悅了里斯本競技和馬賽的球迷。

除了亞薩爾德,當年菲奧裡託街區的人們還會經常談起一顆真正的寶石,一個“只有3只蘋果那麼高”的孩子。他的名字叫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因為一頭捲髮,所有人都稱他為“毛絨玩具”。他的父親是迭戈·馬拉多納,大家都叫他“chitaro”,母親名叫達爾瑪·薩爾瓦多拉·佛朗哥,人們都叫她“Dona Tota”。

小迭戈在家中8個孩子裡排行第5,是母親的寵兒,很早就對踢球展露出了濃厚興趣。“我非常吃驚,剛滿10個月,迭戈就會用腳去踢滾到面前的球,而其他孩子都是本能地用手去撿球!”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對迭戈和他的小夥伴們來說,足球很快成為了一種強迫症,與足球有關的事情,永遠刻入了他的記憶中。比如他人生中第一隻皮球,是表哥貝託·薩拉特送的,這在“阿根廷球王”於2000年出版的自傳——《我,迭戈》中有詳細記載。“當時我3歲,收到了人生中最美妙的禮物。我太高興了,睡覺都把它夾在胳膊下面。”

更多時候,迭戈與小夥伴們一起踢的,是用布料或廢紙填充的“球”。兒時好友格雷戈里奧·卡里索表示:“這都不是問題,哪怕用橘子,迭戈也能完成神奇動作。”

當年迭戈和格雷戈里奧都很有天分,形影不離,在菲奧裡託坑窪不平的場地上,兩人通過孩子之間的比賽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滿是石子和玻璃碎片的“球場”,迫使他們必須變得更加機敏才不會受傷,或者弄壞自己的球鞋。那些出人意料的技術動作和各種急停急轉,就是這些瘋狂比賽帶來的結果。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小時候的馬拉多納,雖然身材不算突出,但核心力量非常紮實,腳下技術也是無人能比。

“再來一個!”

只是在路邊踢球,無法賦予你傳奇的命運,也無法幫助你開啟職業生涯。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的人生,要感謝格雷戈里奧,因為後者被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爾內霍的天才球探相中——他當時是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的青訓主管。

這是幸運女神第一次駕臨。理論上,菲奧裡託的孩子很少會被青年人這家以青訓聞名的俱樂部的球探網絡盯上。地理範疇,菲奧裡託更接近獨立和競技俱樂部,以及迭戈出生地所在的拉努斯。

第二次幸運女神降臨,是科爾內霍問格雷戈里奧是否還有小夥伴具備來青年隊試訓的能力……“當然有,他叫‘毛絨玩具’,比我更出色,是個擁有絕妙左腳技術的現象。”

青年人的訓練基地離菲奧裡託很遠,老迭戈當時是在化工廠工作,每天12個小時,“毛絨玩具”沒敢要求父親陪自己去試訓,更何況還得掏車費。幸運的是,格雷戈里奧的父親開車把兩個孩子送了過去,科爾內霍只看了小迭戈幾分鐘,就深深著迷了。

看著年輕的馬拉多納完成的那些動作,科爾內霍被驚得目瞪口呆。青年人青訓主管甚至懷疑這小傢伙的年齡,因為他長著一顆大得與身體不相符的腦袋。“他還不到8歲?不可能這麼小吧!你看他對皮球的控制,實在太棒了!”

直到陪同小迭戈回到家裡,看到那間用鐵皮做成屋頂的簡陋房子,看到孩子母親亮出的出生證明,科爾內霍才相信了一切。小迭戈確實不夠高大,但他非常強壯,在球場上很難被放倒。

馬拉多納一家的生活水平很一般,但父母一直在為能讓孩子們吃飽肚子而犧牲。只要條件允許,母親總會給小迭戈做肉吃,而家裡的女孩兒們只能吃沙拉!需要幫助時,小迭戈絕不會袖手旁觀,他經常去街道盡頭唯一的飲用水處打水。“從拎著20多升的水桶、給媽媽提水做飯時,我就開始鍛鍊肌肉了。”

很快,小迭戈進入了青年人俱樂部,確切地說,是“小洋蔥隊”(青年人少年隊別稱)。科爾內霍將那些出生於1960年的孩子們組織在一起,當時阿根廷足協禁止俱樂部直接簽約14歲以下的孩子。身穿紅色球衣,小迭戈和他的隊友們統治了青少年賽事。“球王”後來曾回憶說,1972年至1974年之間,“小洋蔥”曾連續140場比賽保持不敗,其中贏了136場!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青年時代,跟父母在一起,帥氣的馬拉多納就像一個鄰家大男孩。

在頗受矚目的Evita賽事決賽中,小迭戈和他的隊友們5比4擊敗河床少年軍,“毛絨玩具”因此被河床主席看中,並得到了非常誘人的邀約。不過孩子的父親回答說:“我兒子哪兒都不去!他在這裡過得很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父親最清楚兒子的天賦,也不後悔花那麼多時間陪著兒子坐巴士去訓練、比賽。更重要的是,老迭戈堅信,還會有其他機會。所有看過小迭戈踢球的人,都會對他印象深刻。經常有超過5000人來觀看孩子們的比賽,而青年人一隊踢主場時,小迭戈會作為球童參與比賽。中場休息,小迭戈經常表演顛球,幾乎所有觀眾都會起立為他歡呼——“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第803期《足球週刊》推出緬懷球王馬拉多納的封面及專題,下週四上市,關注足球週刊微信公眾號即可通過微店購買。

“音樂足球”

10歲時,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已經吸引了媒體關注,著名的《號角報》上也有了第一篇關於他的報道,文章中將他的外號改成了“Caradona”。很快,小迭戈又出現在一檔名為《足球星期六》的電視節目中,併成為權威雜誌《體育畫報》的報道對象。

14歲那年,迭戈終於正式進入了青年人俱樂部,然後跟隨青年隊征戰第8級別聯賽,接著是第5級別、第3級別……他的日常生活也變了,俱樂部會派專車接送他訓練。1975年,迭戈租了一套漂亮的公寓,把全家人都接了過去。

在那裡,迭戈愛上了一個女孩兒——克勞迪婭·比利亞法內,他未來的妻子。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阿根廷青年人的主場名稱就叫“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球場”,這傢俱樂部還曾使用過一個著名的“馬拉多納入場門”。

在青年人,俱樂部高層迫切地希望迭戈儘早進入一線隊,但遭到了科爾內霍的阻止。“讓他再跟我們踢一年吧,這也是為他好。”科爾內霍認為,馬拉多納能力絕對沒問題,但還需要時間磨練,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他曾因為在一場第3級別聯賽中辱罵裁判,而被停賽5場——“您真是個天才,應該去吹國際比賽!”

1976年10月20日,迭戈得到一隊徵召,參加對塔勒雷斯的比賽。下半時,他替換魯文·賈科貝蒂上陣,成為阿根廷頂級聯賽最年輕的出場球員:15歲11個月零20天。上場後,迭戈第一次觸球,就給對手來了一次穿襠。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進入職業足壇沒多久,馬拉多納就戴上了阿根廷青年人的隊長袖標,領袖氣質和核心地位可見一斑。

馬拉多納的職業生涯就此開啟。11月14日,他打入了在職業隊的前兩個進球,對聖洛倫索梅開二度——那也是胡安·卡洛斯·蒙特斯教練最後一次讓他當替補。踏上職業賽場僅僅一個月,馬拉多納就成為了球隊主力。當時蒙特斯表示:“他的出現,就是‘音樂足球’的誕生,他在球場上用左腳詮釋著華美的樂章……”

沒過多久,國家隊的徵召也來了。1977年2月27日,糖果盒球場,阿根廷對匈牙利的友誼賽,梅諾蒂讓馬拉多納踢了半個小時。

當時被稱為“金童”的馬拉多納,開始憧憬(1978)本土世界盃。但他失望了。儘管梅諾蒂讓馬拉多納參加了世界盃前的集訓,可最終,青年人新星不在22人大名單之中。阿根廷主帥的解釋是“他還太嫩,不能參加如此重要的賽事”,更何況球隊中已經有4名“10號”。

落選那天,17歲的馬拉多納是哭著回家的。接下來,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排解內心鬱悶。脫下國家隊訓練服的首場比賽,馬拉多納打入3球、助攻兩次,幫助青年人取得一場5比0大勝。賽後他甚至得到了對手烏戈·佩尼亞的鼓勵:“你會踢很多次世界盃,讓他們閉嘴吧!”

1979年9月的日本世青賽,成為了馬拉多納足球生涯的第一項國際賽事。阿根廷青年軍最終奪冠,馬拉多納當選為最佳球員,他的鋒線搭檔拉蒙·迪亞斯奪得最佳射手。尤文圖斯、巴塞羅那、那不勒斯等多家歐洲頂級俱樂部對馬拉多納表示出了興趣,“金童”也簽訂了個人贊助合同,並開始在青年人享受當明星的感覺。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1979年,18歲的馬拉多納幫助阿根廷贏得世青賽冠軍,他本人的表現也堪稱完美。

1980年底,對博卡青年完成大四喜後不久,馬拉多納帶著驚豔的數據離開了青年人俱樂部——166次正式比賽出場,打入116球,助攻65次。與河床傳了許久緋聞之後,馬拉多納在1981年2月與博卡青年簽約,因為那是他父親最喜歡的俱樂部,也是他童年時代的偶像——奧斯卡·皮亞內蒂和安赫爾·羅哈斯的球隊。

值得一提的是,迭戈當時已經有了經紀人,那個人是他的好友:豪爾赫·奇特斯皮萊爾。

穿上藍色球衣,馬拉多納知道,自己進入了更高的層次,無憂無慮的時光結束了……

本文作者:羅伯託·諾塔裡安尼

編譯:向波

迭戈永恆|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成了“金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