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讀《信息簡史》這本書,會多一個看世界的角度:信息的角度。當我們從這個角度再重新審視周邊世界的人與物甚至工作的時候,會有很多新奇有趣的發現。

發現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信息史。

信息,沒那麼簡單

信息就像空氣,無處不在。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這裡所指的“信息”,並不僅僅是我們從手機端獲得的內容,它還包括周邊環境、自然界甚至身體本身裡的信息。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整個地球也可以被視為一座巨大的信息處理工廠。

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存在於地球之上,一項必備的能力便是:識別信息,對信息進行解碼,以便做出正確的反饋。

回顧人類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無論是圍著篝火的原始人,還是拿著手機的現代人,都在忙乎的一件事情都是:採集信息,傳遞信息,理解信息,並對信息做出反應。還記得電影《瘋狂原始人》裡,那位爸爸將遭遇的情況進行了什麼樣的處理麼?沒錯,他將這些生存經驗信息用繪畫的方式存儲在洞內的牆壁上,希望後代牢牢記住。那麼不會畫畫的動物們該如何將這類生存經驗代代相傳呢?生物學家認為這些“信息”被存在了基因裡,所以薛定諤認為“基因採用了某種編碼”,只要有了基因分子圖景,我們便可以查找出分子的微型編碼是如何包含了明確的發育計劃,又是如何執行的。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比如說學英語,以前只是簡單的認為這是一門語言學習,從信息的角度來看,語言學習其實也是一種“解碼能力”的學習。

語言通過聲音和音調的組合表達不同的意思,所以非洲才會有“會說話的鼓”,烽火戲諸侯裡點的濃煙,只能告訴將士們“有情況”,但是不同頻率組合的鼓聲,卻可以表達“村子裡的孕婦要生娃了”;電影《風聲》中,一首低聲吟唱的曲子,可以傳遞秘密情報,縫在衣服上的針線腳,也蘊含著重大信息……

有時候想想,我們之所以不瞭解身邊的大自然,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解碼自然信息的能力。

信息學是一門博物學,當查爾斯·巴貝奇嘗試製作一臺機器來計算數據的時候,信息同金屬聯繫在一起;當編碼、指令、信號被用於研究生命本身的時候,信息同生物學聯繫在一起。

捎個信兒……

信息走多遠,我們人類就可以走多遠。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在傳遞信息這件事情上,人類用了幾個世紀的努力,才換來今天信息傳遞的“隨時與隨地”。

《科學美國人》雜誌在1880年時宣稱:很快,四下分散的文明社會的成員將通過即時的電話通信緊密聯繫起來,正如人體器官被神經系統所緊密結合一樣

。彼時的科學家認為,神經系統傳遞信息,電報和電話也確實開始第一次將人類社會轉變成了某種整合的有機體。

因為有了信息的傳遞,人類覺得自己不孤獨了。推動信息技術一次又一次飛躍發展的動力,可能正是這種對孤獨的恐懼。當然,還有兩個原因恐怕是:權力和慾望。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古代的統治者靠修建驛站+快馬加鞭維繫統治體系,所以條條大路通羅馬,一來信息可以快點到,二來打仗的時候軍隊可以快點出發。在捎個信兒這件事情上,人、馬、鴿子都曾經是主力隊員。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到了蒸汽時代,人類第一次同物質世界有了更親密的接觸。到了19世紀,英國人邁克爾法拉第將電從魔法變成了科學,不過電線在最初被髮明的幾年裡並不怎麼招人待見。 1838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拜訪法國,提議用電線來遠距離傳輸信息,一位被派來審核該項目的醫生對此嗤之以鼻:幾根破電線能做什麼呢? 當時法國人用的是“空中書寫”的方式傳遞信息。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原來閱讀才是撬動地球的最佳支點。

正如《信息簡史》在書中所闡述的那樣:對於隨便一本書來說,圖書館並不比廢紙倉庫好到哪裡去,一本書身在其中,人們知道這本書的概率有多大?如果有人需要這本書,他當然可以找到,但前提是他必須知道有這本書。

這就是閱讀需要分享的最大價值。從節省時間、精力、甚至金錢的角度來說,閱讀分享,簡直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兒。信息不是知識,知識不是智慧。信息過量會導致困惑和挫敗感,書籍也是信息載體,過量了對身心也沒有好處。


繞不過的信息時代,我們需要了解《信息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