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去要向父母磕头认错。”入狱第10年,他要出狱了,女朋友也等了他9年

两个月后,刘斌(化名)的《修心日记》就要停笔,入狱第10年,小伙子要出狱了。


刘斌最近一次写道:“距离新生还有90天,现在每晚都在想,想我改造生涯的获得,想我自己的曾经,想等了我9年的女朋友,想我的父母,想我出去应该怎么面对社会……”


“我出去要向父母磕头认错。”入狱第10年,他要出狱了,女朋友也等了他9年

刘斌的修心日记


让罪犯写《修心日记》,是乔司监狱“修心教育”模式的重要抓手。这也是刘斌接受乔司监狱修心教育的第1022天。


在最后三个月的出监阶段,刘斌从“心”出发,去克服“近乡情更怯”。


改变命运的一天


刘斌今年32岁,浙江丽水人,初中文化。9年前,他23岁,随父母在上海讨生活。那天有个同学来找他,改变了命运轨迹。


刘斌记得很清楚,“同学说缺钱,找我借钱。我说我钱都在我妈那儿。同学说,那就一起搞点东西拉去卖掉。我觉得可以。”


刘斌告诉我,当时他们锁定的是通信设备。那个同学去拆,他在一旁把风。最后拉去卖掉,卖了3万元钱……结果是,他们两个都被判了刑。


而后在假释期间,父母担心他出事,告诉他不用上班。闲居时,刘斌又遇上了一个朋友。


“这个朋友带着我到处混,有一次找我帮他要账,强行找对方要了几万元。其实对方早还清了。”结果是,和之前盗窃案一起两罪并罚,刘斌被判11年有期徒刑,进了乔司监狱。


入狱后,懵懂的刘斌很痛苦。他至少有两方面的心思放不下,首先当然是父母。


他在《修心日记》写道: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见到了我的父母,他们真的老了,白发多了很多,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父母年纪大了,这些年为了他的事情操碎了心。


还有他的女朋友,一直在等他回去……


刘斌的女朋友比他小三岁。17岁时,刘斌在和朋友KTV唱歌时遇见了14岁的她。唱完歌,他送她回去,彼此留了联系方式。


女孩是单亲家庭长大、经济困难,刘斌就帮她解决学费和吃住的问题。女孩自此对他形影不离。她曾想过放弃学业,刘斌一度鼓励她高中要读的。


刘斌听说她现在过得不好,没有很好的工作,已经买了个车……他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样了。


修心与重建


从2017年10月起,乔司监狱开展修心教育,在全体罪犯中推行记录《修心日记》。


《修心日记》分为罪犯填写和民警填写,罪犯填写部分细分为“基本项”“修心微事务”“修心找差距”“今日感悟”等栏目,民警填写部分为“民警有话说”和“你这一年”。


罪犯在日记本上记录一日言行感悟,民警适时留言点评,在这样一来一往的过程中,监狱将教育改造的触点伸及罪犯的思想、心灵深处,为罪犯新生找准方向。


刘斌的管教民警冯云,就是通过《修心日记》了解到刘斌的点滴心思。


刘斌刚入狱时一度想和女友分手。“他一直不敢和她联系,希望她早点嫁人,可是她不肯,又找到他家里……”冯云说,刘斌停留在自我的心理世界斗争。


“他不知道耽误人家10年青春之后,怎么样才能把生活搞起来。”在冯云看来,刘斌现在最缺的是重建生活的信心、与人沟通的能力。


在乔司监狱修心教育的框架下,冯云是管教民警更是刘斌的老师,他不想放弃这个孩子。“他只是被人带坏了,良心不坏的。”


冯云和同事们一起帮助刘斌设定目标,让刘斌学习一些技能。


刘斌从车工开始做,做到机修工,再到组长,如今“跨界”做起文体大组长,负责200多号人的宣传工作。


对只有初中文化的刘斌而言,每一个岗位都是挑战,“机器没碰到过,他就自学,很勤奋。有些组员会把他套路进去,民警会跟他讲怎么去管理这些组员……刘斌现在是文体大组长,他不会写、不会说,里面有大学生,他会主动去请教去学习……


“他越来越开朗,有问题、累的时候会跟民警交流,信心慢慢就起来了。”冯云说。


刘斌重新鼓起勇气,先通过朋友打听女友的情况,得知她还在等着他。刘斌通过写信的方式,再次联系上了女孩。女孩对刘斌说,“等你出来,我就跟你结婚。”


走到这一步,刘斌的父母也稍宽心了——和女友结婚也是他尽孝的当务之急。


他在《修心日记》说,“其实父母要求的不多,让我出去早点成家,过平淡的生活。我不能让他们太失望了……”


在乔司监狱,《修心日记》是修心教育的一个缩影。


整个修心教育包括政治攻心、法治正心、道德润心、矫治塑心、情感暖心等五大块,像“名人名讲”“名师工程”“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亲情帮教”等内容都涵盖在里面。


多年来,刘斌在乔司监狱修心教育下成长了很多。他写修心日记,正在于三省吾身、书写治疗。


近乡情更怯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因为狱中表现不错,刘斌得以酌情减刑两年。3个月后,刘斌就要出狱了。但越是临近出狱,他越是害怕。


刘斌把这种害怕记录在了《修心日记》里:“离开社会9年多,我其实内心真的没底。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所有的一切,因为我的思想还停留在9年前,内心还是迷茫的……”


冯云看到之后,开始把对刘斌的出监教育提上议程。


乔司监狱有全国最早设立的回归指导中心,涵盖从政策、技能、心理、婚姻指导等,具体出狱宣誓、亲属联系等流程。


在此基础上,冯云还对刘斌的出监教育做了三点:“在思想上,我们帮助他慢慢转向正常人模式,比如现在消费模式是怎样的,都讲清楚;在社会能力上,我告诉他里面(监狱)紧、外面松,跟人的交流要适应强度变化。在生活方式上,我们也是一整套生活流程都教给他……”


出监也有出监的目标,“我跟他建议,出狱后先把证领了,第二要找一个工作,第三要摆正心态,监狱的事情不要到处宣扬,先生存。”冯云的这些话,刘斌都用得上,克服了心理障碍。


对于女朋友,他还是比较理性的,“她虽然等了我这么多年,还是要重新去了解。如果顺利,我们一定会结婚的。”


父母这一块,刘斌跟我说,“这么多年,父母对我很看重,我出去要跪下去磕头认错,向他们忏悔。这个事情我错了。父母亲走不动时,我要尽孝……”


父母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平平安安就好,不要和人吵架。”刘斌自信地说,现在看来,这一点他能做到了。


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更开朗了,善于与人交流,脾气变得更缓和。他深知,“出去还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新生


乔司监狱的修心教育贯穿犯人的入狱、出监始终,目的是让犯人重获新生。“新生”“重生”是修心教育下犯人们说得最多的词。


“我出去要向父母磕头认错。”入狱第10年,他要出狱了,女朋友也等了他9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今年48岁的赵伟(化名)因为职务犯罪,在乔司监狱待了两年多,三个月后即将出狱。他曾管理员工一千多人,挪用公司巨额资金。在狱中见到他时,他说,当时自以为懂法,实际上不懂法,“被那么多人捧着,很少能去反省自己,容易迷失。”


在乔司监狱修心教育模式下,赵伟把“刑期”过成了“学期”,“我在这里能够思考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很有意义。”他说,虽然两年前犯了事,但对我未来整个人生都会受益。”


赵伟出狱后,最想感谢妻子,是她一个人在操持两个孩子的学业。


关于未来怎么走,他说自己挺有信心的,技术还有,又是高级会计师,就业应该不成问题。“心态放平一点,过去总是想做大,现在更想对家庭负责。”


他的《修心日记》写道:“又一个犯人通过努力迎来了新生,这不断激励着我们,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明天。”


还有个犯人是个医生,因为受贿在乔司监狱待了11年,最近也要出狱了,他最担心的是怎么适应如今这个社会、担心就业的问题。


他的管教民警朱涛说,“他(医生)要获得新生,最重要的还是克服心理障碍。我们会告诉他不要害怕。如果还是害怕,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开导他。”


修心教育就是要在品德修养、为人处事、言行举止等方面帮助犯人提升,是民警和犯人沟通的一个平台。


刘斌自嘲在乔司监狱长高了,“从原来1米65长到了1米7,身材却没有走样,刚刚好。”


在《修心日记》里,他写道:“今天又有两名犯人出狱了,真为他们感到高兴。想想自己也快了……”


脚下的路刚刚开始,眼前满是希望。这个小伙,将迎来新生。


首席记者 杨丽

通讯员 毛一生

编辑 肖旭


“我出去要向父母磕头认错。”入狱第10年,他要出狱了,女朋友也等了他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