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關注我,帶你遇見未知的自己

作者丨華蓮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閨蜜今年45歲,體檢的時候檢查出了乳腺癌,需要做手術進行切除。

她哭著跟我說:“切除胸部的女人還能稱為女人嗎?那就是一個不完整的女人啊!”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的女性得了乳腺癌需要切除胸部,就認為自己不完整了,就認為自己不像個女人了。還有的絕經了,就會覺得自己都不能稱為女人。

那麼切除胸部,切除卵巢,絕經這些就會讓女人不完整嗎?

一個辛苦撫育子女,經營家庭的女性,完整地執行女性的社會功能,怎麼就不完整了呢?

一個忠於自我,追求自我實現,認真工作的女性,怎麼就不完整了呢?

為什麼女性的”完整”兩個字是被身體定義的呢?

為什麼女性要被完整定義呢?

“完整”究竟意味著什麼?

當被一個概念“定義”的時候,也被一個概念“支配”。

“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越是難以察覺,就越是影響深遠。

身體“完整”意味著具有生育能力,而女性又是如何被生育能力定義的?


01

支配女性的暴君:“肉體改造”


因為肥胖、皮膚黑、年齡逐漸變老而自卑;

總對身體某個部位不滿意;

因為身體的某一部分失去而自卑,生活失去希望……

這些心理上的自卑,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自己或周圍的閨蜜多多少少都經歷過。

讓我們自卑的思維來自同一個“陰影”,這個陰影來自遠古的文化,大概開始於聖經那個年代,婚姻由父親買賣那個年代,女性還不配擁有姓名,只是男權的附屬品。

“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當時女性最大的價值來自於所出生的家族及生育能力兩項。家族背景不能自主選擇,生育能力貌似可以爭取,於是更多女性會偽裝自己具備更優的生育能力。

而身體是生育能力的基礎,也是最容易衡量的標準,自古以來,容貌和身段就是衡量一個女性價值的最直接標準。

自古以來對女性的壓迫就是通過她的肉體來實行的。——《完美女人》

最可怕的並非是社會定義女性,而是女性也同樣認同這樣的壓迫,甚至女性也會通過壓迫女性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比如裹腳,多數的裹腳都是家中年長的女性執行,而並非男性。

所以,男性定義並不是最可怕的,當女性也如此定義女性,卻令人膽戰心寒。即使有無數的女性已經做了表率,可以在男權社會中表現得和男性一樣好,花木蘭、武則天、李清照……卻依舊有女性覺得這只是少部分人。

“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這是一個可悲的事實。

女性在幾千年的進化中,從“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再到“三寸金蓮”,改造肉體,使女性受了無盡的痛苦,然而肉體卻永遠無法完美,從而產生的自卑,讓女性又承擔了更多的心理壓力。

最令人難過的是,這條“改造肉體,物化自己”的道路,並未因為工業時代來臨,全民族的解放而全然放下,而是更加隱蔽的進行。否則,也不會有開頭“完整女人”的困擾。


02

女性物化之路與自由之路並存


十八世紀,西方女權興起。女性從此覺醒,從追求平等的公民權開始,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maternity leave)、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一直在追求和男性平等的權利。

在女性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個人命運主宰的同時,也依舊追逐著性吸引力,只是更加隱蔽。同時,商業在這裡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

我們看到的廣告當中,大多數是一個看著很年輕,(可能模特年齡很大了),優雅、知性,或年輕、活力,靈動,或白、或瘦,或頭髮順滑、主要看它想賣什麼商品。

人們瞭解什麼是女性美,不是從學校中,不是從美術館和書中,或者自我思考中來,而是從廣告和影視作品當中獲取信息。

女性就像一個剛剛上幼兒園的小姑娘,你拿紅色和粉色的糖果問她,要吃哪一顆,她選擇了粉色,認為自己獲得了選擇的權利。這個時候再給她藍色、黑色、灰色、綠色的糖果,她依舊還是想要粉色,因為她熟悉。

“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不管承認與否,一個女性對美的獲知,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廣告和影視明星的影響。而且就算你告訴女性你本以富足,不需要去外界追求,她還是會覺得自己哪裡哪裡有不好的地方,並且需要改正。

《第三類女性》一書中,作者將女性分成了三類:第一類為受歧視的女性,第二類是受頌揚的女性,第三類則是不受限制的女性

但是不論是受歧視的女性,還是受讚頌的女性都是被定義裹挾的不自由女性。


03

女性之美應由女性自己定義

女性,最美麗的不是軀體和自己的孩子。而是對世界萬物的理解和包容。

“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在歌會舞廳風情萬種是美

在亭臺高閣端莊素雅是美

在高樓大廈正裝凌厲是美

在廚房飯堂洗手羹湯是美

在沙場邊疆刀槍器械是美

在泉水溪邊浣紗洗衣是美

在曲徑幽處絲竹悅耳是美

在音樂節上重鼓電音是美


與男性的序列和力量的美不同,女性的美在於存在而非勝利。在於多變而非長恆。

若將女性的美定義為某一特點,不管它看似多麼美好,都是謀殺其個性,摧毀其根本。不管是上文當中所說的任何一個概念,年輕,(可能模特年齡很大了),優雅、知性,或年輕、活力,靈動,或白、或瘦,還是前文當中所說的完整,沒有區別。

只要是定義,就是在限制。


04

如何做一個不受限制的女性

覺察自己在供養支配女性的暴君的念頭,這些都是妨礙自己獲得真正自由的枷鎖。因手術導致身體缺陷的自卑、對商業塑造出來的美的追求、同樣都是供養支配女性的暴君。

挑戰信念,若自己展露自己的弱點,最壞是發生什麼呢?最壞的結果真的那麼可怕麼?虛幻的暴君是經不起挑戰的。比如最開始“完整”的概念,若真的不完整會怎樣呢?可能別人會不喜歡自己。

“割掉乳房、切掉子宮,還是女人嗎”:女性到底怎樣才算完整?

別人不喜歡自己會怎樣呢?會冷落自己。冷落自己會怎樣呢?自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若真正挑戰信念到最後,都會觸碰到一個點,就是自己不喜歡自己,自己不夠好。

覺得自己不夠好也不是什麼解決不了的童年創傷問題,而是每時每刻的媒體廣告,父母鄰居都在告訴你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讓你去改變。

所以,不用覺得做一個自由的女性是一個多麼困難的事情。只需要每時每刻警惕媒體廣告、周圍人談論“更好”“更美”“更自信”這樣的詞彙。

因為你已經很美,所以不需要任何“更美”。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減少修飾,恢復你本來的樣子。從欣賞自己的素顏開始,做一個不被定義,不被限制的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