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你的工作的地方,那時當能設法,我想即同在一校也無妨,偏要同在一校,管他媽的。”

“我先前偶一想到愛,總立刻自己慚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愛某一個人,但看清了他們的言行思想的內幕,便使我自信我決不是必須自己貶抑到那麼樣的人了,我可以愛!”

這是《兩地書》中魯迅給許廣平回信裡的內容,如此直接熾烈的表白,即使一個普通男子去表白,大抵也沒有幾個女子可以做到不為之所動。更何況這是大文豪魯迅的告白,在這樣的真摯情誼下,許廣平也從起初的“在一處做事,易生事端”最終到一同生活,心生歡喜。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與徐志摩與陸小曼《愛眉小札》、沈從文與張兆《湘行書簡》、朱湘與劉霓君《海外寄霓君》並稱為民國四大情書。不同於其他三者的甜膩溫情,《兩地書》更為細碎,也多有苦悶,但勝在真摯,真實,真誠,真切。

《兩地書》是魯迅和許廣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間的書信整理收錄的合集。整套書共收錄書信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魯迅信六十七封半),這些書信由魯迅親自編輯修改而成,全書分為三集,第一部分以女師大事件為主,極少表達愛意;第二部分是廈門與廣州間的通信,以生活瑣事為主,關愛之情已溢於言表;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間的通信,兩人已共同生活,有生活瑣事,更有兒女情長。

《兩地書》最早在1933年出版,魯迅在這本書的前言上寫道,

我們以這一本書為自己紀念,並以感謝好意的朋友,並且留贈我們的孩子,給將來知道我們所經歷的真相,其實大致是如此的。

換言之,出版《兩地書》的初衷,魯迅並非是為了“秀恩愛”,更多的是為了還原這份感情始末,給後人留作念想,也讓外界對兩人的各種揣測得以“平息”。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01 魯迅:多面文豪,全能型才子

國人受魯迅影響之深,可追溯的孩童時代,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句魯迅的名言,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又或者熟識魯迅筆下的幾個人物,如阿Q,閏土,祥林嫂等。

大眾對於魯迅的印象,很多停留在從他的名言或人物塑造上,冷靜和犀利,耿直和清高,其實這樣的魯迅,只是他性格中的一面,他本人還有很多不為人熟知的,溫情俏皮的一面。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魯迅設計的書封

魯迅的除了性格多面,還是多重身份。魯迅除了是偉大的作家,更是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他設計過多部圖書雜誌封面,包括兩地書初版的書籍封面都是由他本人親自設計。

同時由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在“北大”二字的篆書的基礎上,巧妙的將“北”字與“大”字進行了形象的變化,讓這兩個字一下子“形神具備”,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同時賦予了“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深遠意義,這一經典設計被北大沿用至今。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另外,魯迅對於時尚潮流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由於身高受限,他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一直有很高的要求,年輕時的魯迅就會自己設計衣服,立領大衣,翻領皮衣,漁夫毛衣搭配開衫等,形象別具一格,但卻十分摩登前衛,這些設計打扮時至今日仍十分受用。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02 許廣平:獨立堅韌,有深度的才女

許廣平是顯赫的近代廣州第一家族許拜庭的後人,但因父親是庶出,許廣平家在大家族中並不受重視,許父一直鬱郁不得志,但好在許父還算開明,在許廣平的抗爭下認同了女子需要讀書的觀念。

許廣平這位並非傳統意義的大家閨秀,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在見識到更廣闊的天空後,許廣平對本就反對的包辦婚姻,有了更激烈的反抗,獨立堅韌的個性在求知之後更加堅定。最終,在經過多方斡旋後,許廣平擺脫了封建婚姻。

如果說少年時期,許廣平抗爭求學是她的獨立開始,那對待包辦婚姻的激烈反抗則是她獨立堅韌的重要表現。

人們知道許廣平大多繞不開魯迅,因此,有人會戲稱她是魯迅背後的女人。許廣平之於魯迅有著多重身份,她不僅是魯迅的愛人,為他打開了愛情的大門;她更是魯迅的精神伴侶,他們有著太多的共通點,在很多問題上有著相似的見;,她還是魯迅的工作助理,幫他查書,抄寫,整理資料;她也是魯迅的生活管家,為他做飯織衣,款待客人,照顧家人包括他的原配夫人朱安一併顧及。

單說許廣平這多重身份已讓常人覺得十分累心,但這些身份許廣平做了近四十年,甚至到晚年也是因為保護魯迅的書稿而去世。

做偉大男人背後的女人著實不易,許廣平不僅做了這個女人,還做得十分出色。在共同生活10年之後,魯迅因病去世,許廣平卻堅守著魯迅的未竟之業,為國人的覺醒長期奔走呼告,晚年她忍著病痛完成了《魯迅回憶錄》,這部回憶錄成了研究魯迅的學者們重要的研究資料。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03 兩地書:紙短情長,鴻雁傳書寄相思

總有一些感情,來得很平淡,卻也刻骨綿長。在許廣平求學的日子裡,魯迅走進了她的生活,並隨後走進了她的生命。許廣平第一次讀魯迅講授的《中國小說史略》,便被這個小個子男人吸引,傾慕之情在求學的日子裡逐漸萌生。

《兩地書》中收錄的第一封信是許廣平寫給魯迅的求教信。當時女師大發生了反對校長楊蔭榆的學潮,許廣平作為學生骨幹,對當時的時局有太多的困惑和苦悶。她渴望得到老師的指點和教導,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真切明白的指引”,便主動發出了尊稱“魯迅先生”,署名“受教的一個小學生許廣平”第一封信。

魯迅先生在收到信的第二天便熱切的回覆了,並在回信中禮稱許廣平為“廣平兄”,這讓許廣平十分有顧慮,但信中先生詳細剖析了當下的社會現狀,也用最簡明直白的話來寬慰許廣平,又讓她十分欣喜,倍感溫暖。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隨著通信的深入,原來“廣平兄”並非客套之稱,反而是魯迅對於親近之人的暱稱,在不斷往來的信件中,兩人的稱呼一再變化,從先生、學生到迅,害馬,再到白象,乖姑,小刺蝟,兩人由生疏到熟絡,再到親暱,關係也自然而然親近起來。書信的內容也一再變化,從最初大家談論和關心的社會問題,國家問題漸漸轉入到生活瑣事,工作心情,衣食住行等小事上,他和她之間的情愫也隨之萌發,增長,沉澱下來

只是,他們之間不管暱稱怎樣變,不管談論的內容各不相同,但濃濃的記掛之情卻又在每封信中時時體現。他們會在信中提及某日信的到信時間,某日信的寄出時間,他們會討論怎樣寄信才能安全快捷的到達,他們會分享各自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人際往來,他們會分享生活的零零碎碎,怎樣避免螞蟻偷吃點心,怎樣品嚐水果美食,怎樣完善工作交際等等,不一而足。

他們談時事、談生活、談理想,談得都是與情無關的事,卻又事事關情。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兩地書》中甜膩的情話不多,但是大膽直接的告白卻不少。

魯迅會為了少許廣平安心承諾不會看年輕漂亮的女學生,也會在兩人分別後就馬上寫信訴說相思,還會為了追愛而爭取到同一學校任教,不顧及閒言碎語。

許廣平會親自給魯迅織衣服,做印章,設計刊物版面,也願意考慮魯迅的名譽,不要名分在一起生活,會用他們才懂的語言“四條衚衕”和愛稱互訴衷腸。

《兩地書》:暢銷80年的情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魯迅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家、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兩地書》中真真是把這些生活瑣事細細的揉進了生活裡,也揉進了兩人的交流中,在這些充滿煙火氣的溫情細節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俏皮,生動的魯迅先生,也看到一個狡黠,可愛的許廣平,更見識到了偉人光環下質樸的愛情

愛情轟轟烈烈固然可嘆,可這樣零零碎碎,娓娓道來,細水長流的愛情卻更讓人嚮往,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