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詩詞大會第四站,印度站

環球詩詞大會第四站,印度站


環球詩詞大會第四站,印度站

玄奘於貞觀年間西行赴天竺,並由印度運回梵文經卷的故事,為中印兩國民眾所熟知。復星集團在為印度捐贈物資時,就附上了“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的寄語,這正是取自《全唐詩》中記載的玄奘僅存的五首詩作之一的《題尼蓮河七言》


環球詩詞大會第四站,印度站

《題尼蓮河七言》

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

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

尼蓮:指尼蓮禪河,釋迦摩尼(佛祖)曾在此沐浴。

西樹:指印度的佛教文化

《題尼蓮河七言》當為玄奘遊歷婆羅疽斯國(梵文為Baranasi)時所作。婆羅癱斯國亦即古代的迦屍國(kasi),其都城亦名婆羅癰斯,今名瓦臘納西,濱臨恆河,為北印度重鎮。玄奘至此地時,其圖已並人摩揭陀國。尼蓮河即尼連禪河(梵文為Nairanjana),現名帕爾古河(Phalgu),為恆河支流,發源於哈查裡巴格縣的西麥里亞附近。①玄奘《西域記》卷七“橋陳如等五人傳說”雲: “菩薩(釋迦牟尼)浴尼連禪河,望菩提樹,成等正覺,號天人師。……如來(釋迦牟尼)爾時起菩提樹,趣鹿野園,威儀寂靜,神光晃曜,毫含玉彩,身真金色,安祥前進,導彼五人。”詩中“金人”即指釋迦牟尼。

印度與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兩國間的交往歷史悠久,佛教承載了兩國間的精神紐帶。佛教自兩漢間傳入中國後,逐漸獲得長足發展,最終成為中國主流信仰之一,在整個中國思想史或藝術史上,從來沒有哪一種外來文化能在中國產生如此深廣的影響。

雖然印度與我們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但疫情無國界,況且也是有送物資給我國,我們理當援助。引用這首詩藉此表達對印度民眾的美好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