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顿悟的原理是在不断的积累中,一点点向明晰的道理靠近,直到某一时刻突然通彻,突然发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全面,然后头脑中便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你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有个实验非常有趣:三个人去看一个物体,他们站在三个方向,一个人说看到的是三角形物体,另一个人说是方形的,最后一个人说是圆形的。

那么他们三个都错了吗?并不,站在平面上去看,的确没有错,但如果在高处来俯瞰,这是一个类似UFO的立体图形,如果有光,打在墙壁上,看到的每一个面都是那三人所说的图形,但实际上,这是个立体的不规则的形状。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这便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我们看世界要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都不能轻易下结论,都要从多个角度来看问题。

这样去锻炼看事情方向,有什么了好处?

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马克·吐温

如果你是一个写作人,你有更多的话题可以写,也有更多的见解可以抒发。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可以站在事情的上层看问题,你能看出更多的解决方法,成为更有智慧和知识渊博的人。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办法。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你会摆脱纠结症,会变得眼明心净。

看问题的角度越多,更通透,顿悟的可能性也会更多。

顿悟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感受,如醍醐灌顶,很多人终生都在追求。

比如僧人、修行者、瑜伽师、作家、艺术工作者等。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但顿悟往往都是突如其来,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来到,你若刻意去追求,难免会失望。

我的老师和我开玩笑,说这是老天开眼,让你提前进入一个弯道,看一下智慧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很快就会收回这种感受,让你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各种开悟。

当时我也并未放在心上,但事实的确如她所说。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当你的水平越来越高,眼界越来越广,你的心胸可以感知的角度越来越密集的时候,就不是顿悟了,而是如同炮竹点燃,“噼啪”乱响,很多知识的节点都被打开。

那么如何积累悟性呢?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开悟并不是偶然

一般开悟的人都是看书很多的朋友,他们会在看书的过程中停下来思考,不管是有意的还是刻意的都是有效果的。

但如果能有意的去思考书中的知识,认真学习一下阅读理解,会更好的提升开悟的次数和机会。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当你看书,看到一个规则后,完全看懂和完全体会,变成自己所用,并能把它发挥到极致是两回事,只有做到成为你的一部分,甚至是习惯时,你才算是懂了,也才算是悟了。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开悟的方向

我承认我是个悟性挺高的人,举一可以反三,但恰恰因为我悟性太高,反而影响了我的学习力。

为什么?

从小我听课往往听一遍就会了,能把知识记得很清楚(是我想记住的部分,我认为对我有用的部分),可是还有一部分也非常有用,我自己不喜欢,就漏掉了,不学了。

导致我成人后,有些基础知识非常不牢靠,比如写作的时候,一个词语,我时常拿捏不准真正的含义。

在我没有刻意写作之前,就乱用了,结果词不达意,写出来的东西和别人理解完成不同。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后来经过老师的指点,和我刻意的练习,我才发现,一定要把词意先搞精准,再可以让句子通顺,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毛病,只是不自知罢了。

所以,想要开悟,先把基础知识打牢靠。

我认识的学霸,可以不聪明,可以笨拙,也可以遇到事情不会举一反三,但无疑,他的基础知识太牢靠了,三四十岁的人了,小学的课文和知识还记得清楚,这一点我是佩服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悟性好的人,最好身边有一个基础知识牢靠的朋友互补,生活会非常愉快。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开悟的前提是思考

不知道大家感受到没有,凡是开悟之前,都是有所思考的。

大脑不动如钟,看书一带而过,是无法开悟的。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只有动起来,可以借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理解基础知识,也可以在纸上随便写写感受,或是做读书笔记。

想要开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脑、手、眼结合,手指写出来的文字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中,才比较容易接受并运算,然后达到开悟。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电脑,你往里装上软件(广泛地读书),放上数据(书中的理论),还有运算方法(书中的规则),最后经过运算,给出最合理的答案。

你装入的软件越多,知识越广泛,运算方法也越多。

比如,遇到一次投资,你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数学的角度、经验的角度还有调查能力……等能力,做出最好的计算,当然你懂的越多,就可以做得更精准。

读书自律到顿悟,通晓人生意义的终极秘密,发现内心最真实的欲望

昨天刚刚看到一个理论,学习要三年左右更换一个领域,三年之内差不多可以把一个体系学清楚,试着换领域,能够更宽更广的认识世界。

《如何高效学习》的作者扬(Young,s) :自学了多种编和语言、商务知识和写作技巧,还抽空学习了动漫设计、作曲等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