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文/叮噹派好習慣

叮噹派好習慣,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

“你為什麼把牛奶都全部倒掉了,媽媽有沒有說過不能浪費食物!”

“不是我,是......”

“你說說,你小小年紀不學好,還學會撒謊了,倒了就倒了嘛,你承認一下錯誤怎麼了??”

“老婆不好意思啊,剛剛不小心把寶寶的牛奶撞翻了,又在打電話,就沒有及時收拾。”

“對不起寶寶,媽媽誤會你了。你原諒媽媽好不好!"

以上這個小情景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曾經經歷過。

尤其是在我們父母比較忙的時候,我們可能更是會忽略了孩子的話,先入為主地冤枉、委屈了孩子!

其實,像這樣的小事,每天都在上演。

而父母們,時不時會“冤枉”孩子,這聽上去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日積月累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重大。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叮噹派好習慣曾經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小學四年級時,網友參加了學校舉行的作文比賽,沒想到她寫的文章得到評委老師的一致認可,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她想象著爸爸看到獲獎證書時合不攏嘴的樣子,開心極了。

可沒想到回家告訴爸爸這個好消息的時候,爸爸就說了一句“這肯定是你抄的”,便轉身離開了,留下被潑了一頭冷水的她。

她呆呆地站在那裡,不知所措,彷彿真成了抄襲者。

爸爸或許以為此事可以這樣翻篇了,殊不知他已將女兒的心擊得粉碎。

從那之後,網友便不知道該怎麼和爸爸相處了,爸爸從此再沒走進她的內心。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圖片來源:搜狐網

許多孩子學習和生活上有什麼事情,不管開心還是不開心的,在向父母述說時,稍不如意,就被打斷。家長不讓孩子把話說完,輕則斥責,重則打罵,對此,孩子只能將話咽回去。

據某一項調查,70%以上的父母承認沒有耐心聽孩子說話。

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長不喜歡聽他說話,他們馬上就感受到了。

孩子會覺得爸媽不想聽我說話,那我就不說了唄。久而久之,越來越封閉內心,和父母成了“敵我關係”。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去年有起案件令人惋惜和思索,上海17歲男孩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媽媽開車接他回家,路上一直在批評他。

結果,男孩不堪忍受媽媽沒完沒了的指責,竟然開門下車,直接從大橋上跳了下去,當場身亡。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孩子的行為固然極端,心理也過於脆弱。但是如果他的媽媽少說幾句,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也不會逼得他跳橋了。

針這個問題,心理諮詢師楊永全表示:

“當孩子說話時,家長表現出沒有耐心,甚至不讓孩子把話說完,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最近大多數地區都還沒開學,父母也就成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如果父母不聽孩子說話或者不讓孩子把話說完,孩子就只能把想說的話藏在心裡,導致心理的壓抑。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圖片來源:叮噹派好習慣)


對於父母應該怎樣傾聽孩子的話楊永全認為:

“父母應該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不要抑制孩子的表達慾望。孩子說得對,要鼓勵、讚揚;說得不對,要正確引導、教育。

特別是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更要平心靜氣地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從而建立起平等、健康的親子關係。”

我們天生都有表達欲,渴望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也渴望有人願意聽。

成年人有時候將想說的話硬生生逼回去都會很很難受,更何況是孩子呢?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圖片來源:新浪網)

如果父母們能對孩子的傾訴多一點耐心,不急於打斷孩子的話,那麼孩子遇到事情時就會樂於向父母傾訴,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

仔細傾聽孩子的訴說並回答孩子的問題對加深親子關係大有裨益,這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而且不僅僅這會讓孩子的表達能力有明顯提高,也會養成他願意傾聽別人說話的能力。

唯有這樣,我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其實,上面所說的,這其實就是霍桑效應。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不很理想。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這個廠請來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各種專家,在約兩年的時間內找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耐心聽取工人對管理的意見和抱怨,讓他們盡情地宣洩出來。結果,霍桑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奇妙的現象就被稱作"霍桑效應"。

這個歷時9年的實驗和研究,學者們終於意識到了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從而誕生了管理行為理論。

就霍桑試驗本身來看,當這6個女工被抽出來成為一組的時候,她們就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試驗的對象,是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對象,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當我們耐心地去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被關注,被重視的。

如果父母們能對孩子的傾訴多一點耐心,不急於打斷孩子的話,那麼孩子遇到事情時就會樂於向父母傾訴,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親手堵住了孩子的嘴,卻抱怨他和大人無話可說

(圖片來源:叮噹派好習慣)

一位母親問她5歲的兒子說:“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有帶水,而你的小書包裡,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

兒子想了一會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親聽到孩子這句話會有多麼的失望,但她沒有訓斥兒子,而是摸摸兒子的小臉,溫柔的問:“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

兒子眨眨眼睛說:“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瞬時母親的心裡充滿深深的感動。

如果媽媽沒有接著傾聽孩子的話,是不是就會誤會孩子呢?所以學會傾聽孩子真的很重要。

仔細傾聽孩子的話,並回答孩子的問題,能夠促進親子關係的加深。這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而且不僅僅這會讓孩子的表達能力有明顯提高,也會養成他願意傾聽別人說話的能力。

叮噹派好習慣認為: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好好地聽完孩子的話吧,有時候就幾分鐘,你少看一會手機都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