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一、安史之亂後,唐朝面臨內外兩重不利局面

如果要給唐朝尋根,就會追溯到北魏。具體地說,唐朝是源於北魏的武川鎮(今內蒙武川)。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公元534年4月,來自武川鎮的鎮將宇文泰統一了關隴,又於公元535年正月建立了西魏,之後北周,再到隋和唐,一路生根開花,追蹤溯源是武川鎮。因此唐和北魏有很多相似點,其中之一就是軍鎮的設置。

為了抵禦北方民族,北魏在北方設立了六個軍鎮,即北方六鎮。而唐朝也在北方邊境設有五個大藩鎮,即范陽、隴右、河西、朔方和河北。北魏的滅亡和六鎮有關,而唐朝的衰敗也在藩鎮。

唐玄宗李隆基為了“吞四夷”,改變了唐初以來不讓邊將在一地長期駐守的規矩,他的邊將在駐地待十幾年都不變,結果使得藩鎮坐大,釀成唐王朝難以承受的安史之亂。

為平定安史之亂,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李亨又不得不倚靠藩鎮,從而使得新的藩鎮勢力坐大。安史之亂被平定後,為了安撫安史降將,唐肅宗的兒子唐代宗李豫又不得不將剛收復的河北之地分給安史降將。因此,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藩鎮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越來越大,藩鎮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也使得唐王朝陷入了藩鎮越治越大的怪圈。

二、唐德宗意志堅定,斬釘截鐵

唐德宗李適的父親唐代宗李豫時期,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可是他並沒有乘機解決藩鎮問題。以致安史之亂被平定後,緊接著就發生有赫赫戰功的名將僕固懷恩叛亂,之後,安史之亂的降將田承嗣和李靈耀又復叛。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對這些手握重兵藩鎮將領的反覆無常,唐代宗束手無策,只能一味姑息養奸,使得各藩鎮的氣焰越加囂張。

唐德宗不想走他父親的老路,在對內和對外兩個都必須抓的問題上,他和歷代皇帝一樣,把先安定內部放在首位,即先對各藩鎮削藩。

唐德宗的削藩行動很乾脆,他將最親近的郭子儀朔方軍一分為三,還將各州節度使互相對換,又將兩京和關內的壯丁調到關外的豐州九原(今內蒙包頭)去從事農耕。可是,當要調涇州四鎮、北庭留後劉文喜去原州擔任別駕時,劉文喜不甘心自己被無端降職,因此不奉詔。唐德宗表現得非常強硬而且斬釘截鐵,命令隴右節度使朱泚和朔方、邠寧節度使李懷光兩將堅決鎮壓。

劉文喜被唐軍圍困時,攻守雙方都筋疲力盡。唐德宗身邊的大臣們都勸唐德宗放劉文喜一馬,因為唐朝實在拖不起這樣的內耗。唐德宗非常堅決地反對:“對這麼一件小事都搞不定,我何以定天下?”又有大臣勸唐德宗哪怕只是給劉文喜一個名號,騙他一下,讓他放鬆警惕後再拿下他。可是唐德宗還是不同意,理由是“

名器不可假人”。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唐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還是沒有能攻下劉文喜的涇州,反倒是劉文喜的手下們把劉文喜殺了投降。

唐德宗鎮壓了劉文喜後,他非常高興,將劉文喜的首級給了很多來京城的節度使或者節度使的副手們看。唐德宗的意思是殺雞儆猴。

之後,唐德宗又將用於吐蕃方向的軍隊東調,以武力壓迫各藩鎮就範。

出乎唐德宗意料之外的是,他的做法,不僅沒有使得藩鎮就範,反而使藩鎮將領們產生了反彈。

三、唐軍節節勝利,唐德宗就要成功

河北是安史之亂叛軍的老巢,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代宗又將河北分給了安史之亂的降將們,這些降將們很清楚擁兵自重的重要,他們也非常清楚當年唐代宗為什麼會讓他們繼續掌管河北,因此信奉的是實力為王。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實力,藩鎮的將領們向唐代宗提出條件,希望像諸侯王一樣,對掌握的土地和權力進行世襲。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希望世襲的主要推動者,就是三位安史之亂的降將,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原名張忠志)、盧龍節度使李正己(原名李懷玉)、魏博節度使田承嗣,還有一位雖非安史降將,卻有不臣之心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

這四人抱團取暖,相互約定共同向朝廷要求家族世襲,因此,屢次叛唐的田承嗣死後,李寶臣請求唐代宗讓田承嗣的兒子田悅世襲。唐代宗答應了李寶臣請求,結果田悅不知感恩,剛開始對朝廷還恭敬,後來就表現出不尊重,讓唐代宗非常警惕。李寶臣死後,田悅又向唐德宗請求讓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嶽世襲,唐德宗本就要削藩,當然不會答應。

唐德宗即位後,李正己因為自己是降將,因此擔心受猜忌,積極派自己的參佐進京向唐德宗彙報情況,意思自然是向唐德宗輸誠。可是唐德宗不僅沒有好言安慰,反而讓李正己的參佐看了劉文喜的首級,這讓李正己感到害怕。

於是,田悅、李正己和李惟嶽串聯,相互結締盟約自保,並聯合梁崇義以武力抗拒削藩。

戰爭開始之後,唐軍獲得節節勝利,梁崇義和田悅接連戰敗;李惟嶽的手下將領王武俊刺死李惟嶽之後向唐軍投降;戰爭期間李正己死了,他的兒子李納接過了盧龍節度使的軍權。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到公元782年2月,唐德宗削藩的形勢非常好,李惟嶽死後,他的軍隊幾乎全部投降;李納在濮州被唐軍圍住攻打,指日可下;環眼四顧,只剩下田悅所在的魏州,而且城中只有幾千軍隊。

四、事情突然反轉

眼看削藩就要成功,唐德宗非常高興,他又對最後一戰的唐將們進行了調整。

任命原李惟嶽麾下降將張孝忠為易、定、滄三州節度使;王武俊為恆,冀都團練觀察使;另一位李惟嶽麾下的降將康日知為深趙都團練觀察使;讓范陽節度使朱滔接管還沒有到手的德、棣二州。

對唐德宗的任命,王武俊很不高興,他看不起張孝忠,又認為自己的功勞比康日知大,結果連個節度使都沒有撈到,他認為朝廷如此的安排是卸磨殺驢,一旦平了田悅,他的恆、冀二州都團練觀察使的位置也保不了,於是他乾脆不奉詔。不奉詔的意思就很明確,就是和朝廷繼續對著幹。

范陽節度使朱滔是鎮壓劉文喜的將領,隴右節度使朱泚的弟弟,他也不爽,他的目的是想要深州(今河北深縣一帶),結果被唐德宗拒絕,他心中怨恨,就留在深州不走。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李納在唐軍宣武節度使劉洽攻破他所在的濮州外城後,在城上哭著要求悔過自新,並派他的判官房說帶著他的舅舅和侄子到唐營投降。唐德宗認為李納已經沒有實力,拒絕了李納的投降。

結果,形勢突然急轉直下。

田悅聽說了王武俊和朱滔兩人的事後,立刻派說客將兩人說反;濮州的李納眼看就要被滅,卻沒想到居然突圍到了鄆州與田悅會師。

之後,田悅、王武俊、李納和朱滔四人先後稱王。田悅再聯合王武俊和朱滔對前來鎮壓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進行策反,希望擁護李希烈做皇帝。李希烈是鎮壓河北藩鎮的主力,他看到河北藩鎮擁護他,感覺自己頓時有了做皇帝的實力,因此一拍即合。但是李希烈還不敢稱帝,而是自稱天下都元帥。唐代宗和唐德宗都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即位,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自然意味深長,他正式向唐朝反戈一擊。

於是,原本唐德宗面臨的只是抱團取暖,相互之間並沒有組織性的四方力量,經過唐德宗削藩的努力,反而變成了一個具有非常強組織的統一力量。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對唐德宗來說,良好的形勢瞬間即逝。

五、“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

唐德宗不得不擴大用兵範圍,四處徵集軍隊對李希烈進行平叛,可是李希烈軍隊非常能打,反而將淮西副招討使哥舒曜圍困在河南襄城。

唐德宗急忙命令精銳的涇原軍支援襄城。涇原軍是涇州和原州(今寧夏和甘肅)的軍隊,前往河南就必須路過關中。

公元782年10月,涇原節度使姚令昌率領五千軍隊路過長安,這些軍隊沒有得到足夠的軍餉供給,聽說長安富裕,於是發生兵變。亂兵攻入長安,唐德宗不得不狼狽逃出京城,到達奉天(今乾縣)。釀成著名的“涇原兵變”和唐德宗的“奉天之難”。

唐德宗逃走之後,長安的亂兵群龍無首,將戰功赫赫,已經成了太尉的朱泚請出來主事。朱泚也居然當仁不讓,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同時,朱泚領兵對唐德宗所在的奉天圍住攻打,情況非常危急,常常有箭矢射向唐德宗,最近的箭矢就落在距離唐德宗只三步遠的地方。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唐德宗的削藩,結果引得狼煙四起,把自己削出了京城不說,更使得自己命懸一線。好在朔方軍李懷光趕到,解了奉天之圍。

李懷光解圍救駕自然是大功一件,他認為自己的功勞應該成為首輔,因此事先幻想了一個流程:自己會得到唐德宗的親切接見,然後得到唐德宗的設宴款待,不僅如此,唐德宗還會傾心向他請教治國方案,他會向唐德宗提出一整套治國方案,並提出要誅殺幾個奸臣。

李懷光還沒見唐德宗就把他的想法對人到處說,結果傳到了他要殺的幾個所謂奸臣耳朵裡,他們對唐德宗說:“李懷光既然都解了奉天之圍,就應該乘著朱泚沒有來得及喘息之機,乘勝解放長安,如果你接見李懷光,又設宴又款待,耽誤幾日後長安城內的敵軍得到休整,再破長安就難了。”

唐德宗覺得有道理,他沒有接見有救駕之功的李懷光,反而讓李懷光宜將剩勇追窮寇,結果李懷光也不幹了。

公元784年正月,唐德宗很清楚他面臨的不利形勢,除了原有的李希烈集團,又增加了在長安自稱皇帝的朱泚集團,而千里前來解了奉天之圍的李懷光也有了異心。按照這樣的路走下去,大唐要完。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唐德宗全面檢討了自己。

六、檢討之後的全面迴歸

唐德宗向天下人發罪己詔,他認為現在局面的產生都是他自己的錯,因此改元為興元,表示與之前的自己決裂。之後,唐德宗對李希烈集團的所有人等,包括田悅、王武俊、李納,朱滔等人恢復爵位,既往不咎;對長安稱帝的朱泚集團,除朱泚不在赦免範圍內,其他人等也都既往不咎。

唐德宗這麼一來,李希烈集團立刻發生分裂,王武俊、田悅、李納三人立刻去掉了自己的王位,並上表謝罪。但是李希烈則認為自己兵強馬壯,可以單幹,反而加緊稱帝,稱國號為大楚。

唐德宗見形勢有了逆轉,急忙順勢而為,封王武俊為恆、冀、深、趙四州節度使;加封張孝忠並同平章事;加田悅為檢校左僕射;加封觀察使康日知為同州刺吏、奉誠軍節度使;加封李納為鄆州刺史、平盧節度使。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屋漏偏逢連夜雨,眼看唐德宗的撥亂反正使得局面開始向好,李懷光又反了。

七、內亂終於被平息

公元784年的3月,擁兵自重的李懷光和唐德宗講條件,讓唐德宗殺了他想要唐德宗殺的幾個所謂奸臣,事後李懷光又認為自己做得過了,既然認為事情做得過了,也就認為唐德宗不會原諒自己,於是,在捫心自問之下,他反了。

李懷光的反,讓唐德宗不得不從奉天又跑到了梁州(今漢中)。

唐德宗逃到梁州後,對在前線作戰的唐將們又做了一次調整:

加封宣武節度使劉洽同平章事;以行在都知兵馬使渾瑊同平章事兼朔方節度使,兼朔方、邠寧、振武、永平、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加封邠寧兵馬使韓遊緕為邠寧節度使;加封奉天行營兵馬使戴休顏為奉天行營節度使。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唐德宗對屢立戰功,平叛最力的大將李晟提拔最快,先是讓他任京畿、渭北鄜、坊、丹、延州節度使,又加封鄜坊、京畿、渭北、商華各軍的副元帥。

同時,唐德宗還做出一個重要決定,藉助外力的吐蕃平叛。於是,二萬吐蕃軍在武亭川大破朱泚軍,僅斬首就達一萬人。

唐德宗的此番調整,終於獲得成效,唐軍一舉攻克長安和咸陽,公元784年6月,朱泚被手下斬殺;公元785年3月,李懷光兵敗自縊而死;公元786年3月,李希烈被部將毒死。

八、唐德宗削藩引起內亂的原因

唐德宗李適本人對藩鎮深惡痛絕。唐德宗十四歲時遇到藩鎮叛亂的安史之亂,他的生活也由盛唐的舒適安定變成了擔驚受怕的顛沛流離,他的生身母親沈氏就在安史之亂中失蹤。唐德宗很清楚唐朝由強變弱的禍根,他本人又是一個想恢復盛唐,富有雄心壯志的人,自然要強力削藩。

唐德宗的強勢,從他削藩之初對劉文喜的堅決鎮壓可以看出來。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可是,唐德宗的削藩為何變得一波三折,還出現了“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呢?主要是唐德宗的操作方式存在問題:

1、在削藩初期,河北各藩鎮已經表示臣服後,唐德宗沒有收手,反而窮追猛打,欲置各藩鎮於死地,因此逼得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相繼稱王;而對幫助朝廷的藩鎮非但沒有獎賞,反而也面臨被削弱,如朱滔和李希烈等將,於是,反對面擴大了。

2、唐德宗對藩鎮的平叛,操之過急,而且由於他本人沒有基層軍事經驗,因此對軍隊並不瞭解,他以為軍人就是機器,隨便驅使,忘了軍隊是要吃飯,是要養家餬口的,於是,被拖欠軍餉的涇原兵發生兵變,迫使自己退出長安。

3、對立有重大功勞的將領不知體恤,使得將領寒心,這在解奉天之圍的李懷光身上體現得最明顯。將一位千里迢迢而來的救駕重將逼反,體現了唐德宗的某些性格弱點。

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發生及被平息的根源何在?


好在唐德宗及時認識到了這些問題,他毅然發佈罪己詔,並進行改元,一改他之前的堅決態度,結果自然就發生了完全的逆轉,最終平定了內亂。可是最終的結果已經完全違背了唐德宗之前削藩的初衷。

總起來說,唐德宗的削藩是得不償失,經過削藩到平定內亂的折騰,使得大唐又遭到一次大的內耗。更嚴重的是,唐德宗為了讓吐蕃參與平亂,許諾以伊西、北庭之地,這讓吐蕃有了口實。

於是,吐蕃又成了唐朝的外部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