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我們肩上揹負的責任重在,必須小心謹慎地瞭解可能可能會泯滅孩子精神的原因,並要融入孩子的世界。——蒙臺梭利

我的機構曾經開設過作業班(針對中低段小學生),那些孩子大部分是寫作業習慣極其不好,家長實在管不了了才送到我這裡來的。這大部分孩子中的絕大部分來到我們這裡後,沒過多久就能又快又好地寫完作業,家長都覺得我十分神奇,所以我的招生工作完全靠口碑,這一點一直讓我覺得驕傲的,儘管實際上我沒有做更多更復雜的引導工作來“改造”孩子。

我做的事情很簡單,只是和每個孩子做了計劃,他們按照計劃執行,我按照計劃監督。我尊重他們,在他們覺得可以的時候才會去檢查作業,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講一講難點,及時做出鼓勵,在恰當的時候提供他們需要的幫助,反正在這裡一切都是孩子自己在做主。

為什麼孩子在我這就能變成家長希望的樣子呢?應該不難看出,是因為孩子身邊陪伴的那個人的行為和態度改變了。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想讓孩子變好,需要先改變的是陪伴在他身邊的成人。

在我機構中有兩對母子,對比特別明顯。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在同一學校、同年級的不同班級,父親都因故去世。對另一半的離去,兩位母親剛開始都比較消沉。A母親簡直是現實版的祥林嫂,所有家長都知道她悲慘的遭遇,也幾乎所有人都曾見過她崩潰大哭。B母親則比較含蓄,她幾乎不怎麼出現,似乎是想用工作的忙碌掩蓋悲傷,所以即使本職工作輕鬆且賺錢多,但她依然兼了好幾份職。

A母親把所有注意力和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連另一半那份也加上了;B母親一直忽視孩子,彷彿見不到孩子就不會想起失去另一半的難過。結果兩個孩子行為表現、學業成績都特別差。每次大小測試的成績單下來,A母親像天都塌下來了,B母親則從來不在意。

每次看到兩個孩子麻木的表情我都十分心疼,孩子真的是無辜的。

那時候我就已經開始免費為我的家長們做家庭教育科普,經常會刻意與兩位母親接觸,希望讓她們知道自己對孩子的影響。

B媽媽的對家庭教育的態度是積極的,也許是在瞭解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接觸到了自我療愈方面的內容,感受到自己能從中得到自我救贖,所以她慢慢接受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觀念,她的接受體現在與孩子相處的態度和行為上,親子關係明顯越來越健康。現在孩子已經6年級了,她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像親密無間的朋友,她願意傾聽孩子的話,很多時候還覺得十分有道理,三五不時地還要在朋友圈分享孩子對某些事情的想法。總之,無論是她還是孩子的狀態都越來越好。

A媽媽正好相反,她覺得家庭教育說得多好都只適合別人家孩子,可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吃那一套,家庭教育在他家完全就是偽命題。她依然在不停向別人哭訴自己的命有多苦,卻從來不嘗試爬起來,自然,孩子也沒能爬起來。現在孩子的狀態同之前沒什麼兩樣,自私、怕苦、怕難、社交能力差、自控能力差……

你可能認為上述兩個都是單親家庭,孩子的問題肯定會更嚴重,實際這兩個孩子身上的教育方式比比皆是,或溺愛、或忽視、或打罵。他們雖然沒有被孩子的教育問題“折磨”得嚎啕大哭,卻也不怎麼優雅、從容。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其實家庭教育這件事說難也難,難在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每天都會冒出很多我們無法掌控的念頭,更讓我們抓狂的是他們非常善於將那些讓我們抓狂的念頭付諸行動。家庭教育說簡單也簡單,簡單到只需要你當個教練,做好自己,做出表率。

要說實用的育兒書籍,我想推薦大家讀一本書——《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是一本看完讓我激動了半天的書,或許它可以幫你實現與孩子的良性互動,讓你把家庭教育這件事變得輕鬆些。作者伊麗莎白·克拉裡是擁有40多年幼教經驗,是一位實戰派專家,她在實踐過程中融合了行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等多種心理學策略(書本內容的專業性已經充分體現了作者本人的專業能力),幫助很多家長擺脫了打罵或溺愛的教育方式,用更好的互動方式培養孩子獨立、積極、有幸福感的孩子。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一個育兒理念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中提到一個育兒理念——三腳凳理論。作者伊麗莎白·克拉裡認為,就像凳子要有三條腿才能立穩一樣,對兒童教育也要秉持三個理念才能有效,即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對孩子合理的期望以及對自我需求的尊重。

可惜,很多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家長的教育理念卻一條都不具備,有些家長几乎從孩子還在肚子裡就在追求成績,孕期要比長勢,嬰兒期要比好不好哄,大一些要比會不會翻身、爬行、走路,再大一些要比學習了哪些技能,上了學要比成績,大學要比檔次,工作要比工資……他們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價值觀,沒有考慮過對孩子的期望是否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更可怕的是他們在追求孩子成績的路上早就把自我需求扔掉了,父母哪能有自我需求呢?這簡直就是可恥的!

瞭解自身價值觀、合理的期望以及尊重自我需求能幫助我們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和教育氛圍。有一個人在不知不覺間秉持這種教育觀併成功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就是鋼琴家郎朗的父親——郎國任。

郎朗父子之間一直被我們津津樂道的是在郎朗小時候因曾因鋼琴老師的否定拒絕被氣急了的父親逼著要麼從樓上跳下去要麼吃下一瓶藥。針對這件事網上曾有很多解讀,大部分人得出的結論是郎朗的成功源自父親郎國任嚴格管理,我也是持這種觀點人中的一份子,甚至曾因片面的瞭解就全盤否定了郎國任的教育方法,直到我讀了《郎朗自傳》,我對他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顯然,郎國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看中孩子的哪些價值。

郎朗的爺爺曾是音樂教師,這對郎國任熱愛音樂這件事做了鋪墊。可惜時代原因,郎朗的爺爺由音樂教師變成了工人,但郎國任的音樂天賦和對音樂的熱愛卻沒有因此消減。他立志成為二胡演奏家,這是他的夢想,在那個時代、那種家境下,這個夢顯得遙不可及。文革耽誤了他上學的年紀,恢復高考後他報考瀋陽音樂學院時,儘管前兩輪考試他的成績都是第一,但卻因為虛報年紀被淘汰,所以夢想成了他的遺憾。

郎國任真懂音樂,這是現在很多逼著孩子漫無目的彈鋼琴的家長做不到的。

雖然自己的夢想沒有實現,但他全力培養郎朗彈鋼琴並不僅僅是將郎朗看作實現自己夢想的繼承人,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郎朗身上比自己更好的音樂天賦以及對音樂的渴望。

郎朗不到一歲就能哼出曲調,最愛哼《大海啊我的故鄉》;兩歲半的時候就能在看過《貓和老鼠》後立刻彈出片中配樂的主旋律;他因不願去幼兒園選擇自己在家彈鋼琴,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瞎玩還自己錄音給父母聽……是這些生活中的小事件讓郎國任意識到孩子比自己要更有天賦,才最終讓他決定培養孩子,帶著孩子繼續追求音樂夢想。

在外人看來,郎國任對郎朗的要求太過嚴格,但實際上以郎朗的音樂素養來說,那些要求是符合郎朗實際水平的。郎朗對練琴這件事喜愛的不得了,甚至在與父親發生矛盾後還自己加練1個小時,讓音樂平復自己情緒。可以說談好鋼琴這個要求既是父親對郎朗的要求,更是郎朗對自己的要求,甚至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對於郎朗來說,彈鋼琴不是在給父親彈,更是為自己談,父親只是與他擁有一樣的音樂夢。

瞭解了這些背景,就能知道郎朗的成功是必然的。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中寫到“明確的價值觀可以幫助父母區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如果父母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制定計劃也就無從談起。”如果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會知道該怎麼面對孩子的要求。比如,你希望孩子未來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你提醒,那麼若3歲的孩子穿鞋慢的時候,你就應該等一等,而不是俯身替他繫上鞋帶;孩子剛開始寫作業時,你就應該讓他自己對作業負責,而不是不停地對他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就像郎國任一樣,他知道音樂夢是屬於他們父子倆共同的夢想,所以義無反顧地帶著孩子追夢。

題外話:你對孩子身上特質的喜愛是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改變的,《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為讀者們提供了一個量表,幫助家長簡單測量孩子的特質,你可以隔幾年做一次,結果會幫你覺察自己對孩子的價值標準是否已經變了。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中寫到“如果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父母極有可能將大把時間和經歷浪費在無法實現的事情上,而且父母和孩子在這一過程中都會倍感挫折。”這意味著你能管理好對孩子的期待,就會設定符合孩子實際情況的要求,會意識到你的能力和孩子的能力之間存在巨大差距,也便不會隨意說出:“這麼簡單都不懂?”這樣的話。你會按照孩子的能力制定考試成績,而不是一直咬定“如果下次考100分,我就給你……”

要求合理是保證親子關係和諧的基礎,因為它會讓你和孩子都時不時地獲得成就感,不斷為你們各自的自信心充電。就像郎國任與郎朗父子,音樂上的成就滿足了兩個人的需求,也同樣激勵著父子倆。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寫到“當人們自身感到快樂、幸福時,才更容易讓別人輕鬆、愉快。”你一定也發現了,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下週圍一切都如此美好,陽光是燦爛的,風是溫柔的,就連平時覺得嘈雜的人群也變成了讓人迴歸本真的人間煙火。

現實中,很多父母把自己全部奉獻給孩子,他們忽視自己的內在需求,不斷告訴自己那些都不重要,但實際那些被忽視的需求一直躲在被你雪藏的暗處搞事情,讓你輕易心情沮喪、自我感覺欠佳,甚至壓力山大。

更不幸的是,往往你在壓抑自我需求時也順便壓制了孩子的自我需求,可孩子並不會輕易就範,他們會或明或暗地反抗,出現你讓他快些他偏要磨蹭,你要他寫好他偏要寫壞的情況。所以,要想日子過得愉快些,想要親子關係融洽些,就給自己也給孩子一些專屬空間,做些你們各自願意做的事情吧。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解決問題的步驟

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我們都習慣立刻出手平息事態,以求天下太平,然而這樣一來解決問題的都是父母,孩子除了學會有困難找父母之外什麼也學不到,所以為了孩子未來的世界能天下太平,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應保持理智,給孩子更多發揮的空間。《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把處理孩子問題的過程調成傻瓜模式,讀者們只需要死記硬背往模板上套就行了,模板如下:

根據具體行為界定問題——收集數據——探索潛在的解決方案——評估、選定與實施方案——評估解決方案

簡單解釋一下。

界定問題意味著你要具體明確地指出孩子的哪些行為惹到你。(你要練習清晰且具體地描述孩子的行為,這也是表揚孩子或批評孩子的必備技能。)

收集數據時主要收集問題行為發生的概率、背景、孩子的年紀以及確定孩子當下的情況造成了誰的困擾。

探索潛在解決方案指你要儘可能地找到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你也可以邀請孩子參與其中與你共同探索。

評估、選定與實施方案指在所有方案中選出最優解,並具體實施。

評估解決方案需要你回顧問題解決的情況,從中吸取教訓。

來,咱們一起看看怎麼往模板上套。(最好先自己演練一下再往下看)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問題:一個三歲的孩子比較不自覺,每次出門前都需要父母監督才會自己穿衣服,如果媽媽或爸爸不看著她就會坐在一邊玩玩具或看書,總之每天大家都因為她的磨蹭遲到。

描述問題:孩子需要成人陪伴才能穿衣服

收集數據:根據發育水平判斷,3歲左右的孩子絕大部分可以自主穿衣服。這個問題既是孩子自己的煩惱,也是父母的煩惱。孩子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穿上衣服還可能會被父母責罵,父母因孩子拖沓遲到。

探索潛在方案: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孩子穿衣服慢,我們的需求是每天都能輕鬆地出門,按時上班。基於這些要求,我們可以想出以下辦法:

  • 讓孩子早點起床;
  • 延遲父母的上班時間;
  • 讓孩子穿著衣服睡覺;
  • 設置獎勵機制,只要孩子能自主穿衣服就她獎勵,慢慢養成好習慣;
  • 讓孩子和父母一起穿衣服;
  • 把衣服和孩子放在廚房能看到的地方,這樣媽媽就能邊做飯邊監督孩子。

評估、選定與實施方案:以上方案中從長遠角度出發,雖然見效沒那麼快,但設置獎勵機制有利於孩子的習慣養成,所以設置獎勵機制為最佳方案。晚上睡前與孩子共同設定獎勵機制,向孩子講清規則,並開始實施。

評估解決方案: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自主穿衣服的次數明顯增多,該方法可以繼續使用。

看著簡單吧?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這些操作每一步都在考驗著父母,每一步都飽含技巧。

既不打罵也不溺愛的度怎麼掌握?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本書

具體行為界定問題

行為的界定相當於定位你需要解決的問題,直接決定了你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解決辦法,讓孩子和你都能清楚地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所以,描述就是這一步中的關鍵。描述講究客觀,內容可以包括正在發生的行為,你的感受,行為的影響等。

收集數據

收集數據時的難點是區分現在的煩惱是屬於誰的,這一步同樣會決定你對解決辦法的選擇。《論父母的效能訓練》一書中提出父母要知道事件中誰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如果定位這一點也就找到問題的根源,解決辦法就有了。

通常來說,父母與孩子的衝突中煩惱的歸屬有三種情況,即孩子的煩惱、父母的煩惱以及不存在的煩惱。

比如,你帶著孩子在樓下玩,孩子想跟一群比他大的孩子一起玩,但那群孩子不想讓他加入,孩子哭了起來。此時,是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屬於孩子的煩惱,但沒有影響到你,所以你沒有煩惱。

過了一會,孩子被允許加入,他開心地與哥哥姐姐們玩了起來。這時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你倆都很開心,屬於不存在煩惱。

玩著玩著,你發現孩子們開始踩水坑,還要在地上滾來滾去,孩子玩得很開心,但你回家還要洗衣服,且這些行為在你看來太不衛生。顯然,此時孩子沒有煩惱,煩惱是屬於你的。

探索潛在的解決方案

煩惱界定清楚的意義是引導我們“對症下藥”。不存在煩惱自然皆大歡喜。

如果是孩子的煩惱,要結合你對孩子的期望制定解決方案。比如你希望孩子獨立,那麼你要做的就是積極傾聽,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辦法,必要時提供適當幫助。

如果是你有煩惱,那麼要求孩子改變自然只會使事情越變越糟,你更應該嘗試從自身改變。

首先你可能需要調整自己,檢查一下你的價值標準、 對孩子的期待、自身的需求,是否因孩子的行為低於你的標準造成了你的不滿意。

第二,如果是因為環境的問題使得孩子的行為造成了你的煩惱,你可以嘗試通過改變環境降低孩子行為對你情緒的影響。比如他可能在電視機前轉呼啦圈,讓你十分擔心呼啦圈會砸到電視,此時你可以讓孩子去樓道或者去樓下寬闊的地方玩。

第三,通過行為養成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能用的方法真的是太多了,《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裡寫得非常全面。比如關注、正強化、表揚、示範、簡單指令、行為塑造、注意力轉移法、輔助孩子聽從、忽視法、替代法、環境調整法、後果法、隔離反省法、負強化法等,這麼多方法總有一個適合你。

評估、選擇和實施

想解決辦法的時候可以漫無天際、腦洞大開,但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切合實際,那些花錢太多、違反你的價值觀、違反你或孩子個性、不能滿足你或孩子的需求的辦法肯定都不行。

評估解決辦法

家長要記住,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逐漸健全,解決同類問題的辦法不可能一直有效,所以解決問題的辦法要隨時根據情況進行調整。當然,一個解決辦法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還是要不斷探索、嘗試、改變。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引導家長先從自身價值觀、對孩子合理的期望以及對自我需求的尊重三個方面反思、改變自己,寬容地對待孩子,理智地思考教育問題,同時也為讀者介紹了十幾種改變孩子不良行為、塑造良好行為的辦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且艱鉅的任務,我們可以做得不完美,但我們不應停止學習。正如書中所說: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富有愛心、不斷成長、持之以恆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