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五:如何開展原生家庭的自我治療?

今天繼續為大家解讀《超越原生家庭》。

上一講我們瞭解了出生順序和性別序列對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的影響。

這促使我們去思考:

父母在其原生家庭中的出生順序是怎樣的,他們的出生順序對其為人父母的方式有何影響?

我自己的出生順序如何影響著你的人際關係和工作方式?

我的孩子們的性格特徵有何不同?

這些不同特徵與其出生順序和性別有何關係?

通過思考下列問題,有助於清楚的意識到這些影響在我們身上如何發揮作用,從而揚長避短。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協助你開展原生家庭的自我治療,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盤。

在開始修正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之前,有個原則一定要牢記在心,那就是要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他人。你這樣做既不是“為了”你的家庭,也不是要“改變”家庭。

自我治療的目的不是為了拉攏家人、指責甚至報復家人。要記住,你的家人只是提供了環境,是你自己在用獨特的方式來對這一環境做出反應。

這一點的好處在於只有你能夠改變自己,你的改變並不依賴於任何人的改變。

這項治療共包含7個步驟,完成每個步驟的任務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但每一步都無法很快完成,這項治療耗時耗力,還需要你有很大的決心。

《超越原生家庭》五:如何開展原生家庭的自我治療?


1. 瞭解家庭譜系:你的家人都有誰?

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因為這裡的家庭是指一個大範圍的原生家庭,包括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和祖輩。

為什麼要了解這麼多人呢?即使有些人你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也從未見過他們,但他們卻一直對你的至親產生影響,你的至親又在影響著你。

比如,如果你的爺爺是個酒鬼,喝了酒就會暴打你的父親,所以你的父親從小就厭惡喝酒的人,自己也滴酒不沾。而父親對酒的態度也會影響你對酒的態度。

再比如,你的外公是個比較懶惰的人,你的母親作為長女要承擔很多家務以滿足外婆的期待,而母親可能對你也有這種期待。

許多人表示,在瞭解了三代人並用圖形的方式畫出來之後,第一次完整的看到了整個家庭,發現了以前從沒注意到的各種模式和關係,當然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家庭歸屬感。

2. 聯繫家庭成員

做好第一步之後,我們需要主動聯繫家庭成員,向他們詢問有關家族歷史的故事,從他們口中瞭解一些更全面的信息。

書中有這麼一個案例。諾亞在不到1歲時,父母就離婚了,他一直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在他35歲之前,他從未跟母親談論過任何關於父親的事。他的母親也從不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他以為關於父親的話題會讓母親感到尷尬,還一度懷疑自己是個私生子。在開始嘗試原生家庭療法之後,諾亞鼓起勇氣給母親寫信,請她講講關於生父的事。

他非常擔心母親的反應,以為自己打破了家庭潛規則,沒想到的是,他收到滿滿三頁紙的回信,母親把整個故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還在信中說她還以為諾亞永遠都不會問也不想問這個問題了!

通過一封信,諾亞心中所有的疑問都有了答案,而在這之前,他和母親竟然都以為是對方刻意迴避。

所以,聯繫家庭成員的好處就是,你能在不知不覺中瞭解那些對你和其他家庭成員有重要影響的人和事,並和家人以一種溫和的、不那麼激烈的方式進行互動,就有可能化解過去的誤會和矛盾。

這部分工作可能會持續數年。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他們如何向你講述另一個人的想法或經歷,都要把它當作“道聽途說”的二手信息,而且很可能並不準確。

我們要始終將這類信息當作“據某人說”的信息,而不是“事實真相”。

3. 創建一段家庭歷史紀事

特定事件發生的事件與次數都很重要,所以下一步就是要創建包括三代人在內的“家庭編年史”。

重要的事件和日期主要包括出生、死亡、結婚、分居、離婚、重大疾病和住院、收養、職業變化、經濟狀況變化、居住地變化、畢業、離開家鄉或回鄉。

總之,家庭成員數量、地點和狀態的任何變化都是很重要的,這些變化都影響著家庭生活質量。

《超越原生家庭》五:如何開展原生家庭的自我治療?


4. 發現家庭內部運行模式

這一步要做的是,將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試圖找出家庭的內部運作機制。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專業研究人員,這意味著不試圖控制研究結果,心無旁騖、不偏不倚,對所有數據都一視同仁;還以為著充滿求知慾,會提出很多問題。

必要時,你可以找一個個旁觀者來幫忙分析。

發現家庭內部運行模式的最好方法是從研究家裡的主要三角關係:

選擇一位家人,想象他和家庭中每位成員都建立起一對一的關係,看他們兩人在一起時是如何相處的,兩人有相似之處嗎?相處時會有緊張感嗎?相互之間坦誠開放的程度如何?他們在一起時會有什麼樣的自動反應?

然後再加第三個人進來。此時看看兩人的關係會發生什麼變化,誰會變化?想想這三人之間,誰跟誰的關係最近?這個三角關係對家庭內部的其他三角關係和家庭成員有何影響?

除了現有的三角關係之外,三角關係的變化也會對家庭系統產生影響,這種變化尤其會發生在家庭人口減少或增加時。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亞歷山德拉的父親去世了,她不敢表露出悲傷,怕自己的情緒影響到母親。母親從前非常依賴父親,現在轉而想要依賴女兒。

亞歷山德拉卻在父親去世一週內,選擇與母親逐漸疏遠,因為她不想取代父親在家裡的地位。一位同樣擔憂母親的弟弟,試圖勸說她去照顧母親。

她對這位弟弟給她的壓力感到氣憤,同時也對自己的自私感到內疚。在父親去世之後,亞歷山德拉、母親和弟弟之間形成了新的三角關係。

這種變化也會發生在你要做出改變之後。請思考,你態度和行為的改變會對家庭造成什麼影響?你的家人將如何反應?這也能幫助你做好充分的心理預期,以免在壓力之下搖擺不定。

5. 你可以回家了:探親與家訪

在找到家庭的運行原理之後,你可以回趟家,根據之前設計的問題向家人提問,觀察家庭運行狀態,並進一步瞭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這其實是一個求證過程,也是一次與家人徹底交流的機會。

但如果你沒有認真做好準備,想清楚你到底要探究什麼、要提出哪些具體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以及如何應對,你的家訪將毫無意義。

家庭探訪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在於,無論家庭成員跟你分享了什麼故事,或是說了什麼事情,都不要去質疑或譴責他們。在提問時,一是要確保你提出的問題都是“真正”的問題,以引出確切的信息。

比如,“你不認為我們現在該走了嗎?”就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它的隱含意就是“我認為現在該走了”,帶有很強的引導性。而是要避免提“為什麼”的問題,因為這類問題通常會讓對方產生戒心,或給自己找藉口。

諸如“你對那件事的觀點是什麼”之類的問題更有可能獲得直接坦誠的答案。如果與你交談的某位家庭成員開始對交談內容感到不適,通常的做法是將談話重點轉移到上一代人身上。

例如,當你與母親談論你們之間的關係時,如果發現她感到不悅,就問問她與你外婆之間的關係。如果這個話題也讓她不安,就問外婆與她自己母親之間的關係。

你的母親觀察到的情況又是怎樣的?這樣一來,母親就有可能回到剛才的話題上,不會那麼不適了。

《超越原生家庭》五:如何開展原生家庭的自我治療?


6. 這就是我,無論你是否喜歡:自我分化

完成研究工作、弄清自己在家裡的位置之後,你就要著手改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做這一步需要站在“我”的角度和立場,這意味著你必須:明確區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我”開頭的語句大膽講出來,必要時與別人進行求同存異的協商,接受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異。

即使無法接受,也不要被無力感吞噬,而要關注自己還擁有哪些選擇。不要將他人視為自己問題的根源,而要承擔起自己的失落、悲傷等情緒,也不要為他人承擔責任。

隨著你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發生改變,家庭內部情感機制也會失衡,其他人會感到不適應,進而對你的變化感到擔憂。通常情況下,家庭中的一位或多位成員對此做出三段式的反應:

首先,他們會說:“你錯了、你不好、你自私、你你不負責任”等等。

然後,他們會說:“如果你回到原來的狀態,我們願意再次接納你。”

最後,他們會說:“如果你還是這樣,我們會嚴厲懲罰你。”

他們會將你的自我立場視為對他們的攻擊或批評,會試圖與其他家庭成員形成三角關係,或藉助於外部權威,讓你認為自己錯了。他們還會對你提出各種威脅,試圖讓你迴歸到原來的狀態。

這都是原生家庭抗拒改變的正常反應,你事先對這些反應預期的越多,就越能更好的應對。

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只要你的努力開始見效,就一定不要放棄。此時你的基本信念應該是:“我明白這會讓你覺得不舒服,你不喜歡出現這樣的情況,但這是我要做出的轉變,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如果你此時逃避或跟家庭成員對著幹,只會讓對方持續不斷的攻擊你。你需要維護自己的立場,沉著冷靜的應付對方的反應。如果你能一直保持這種立場,家人最終會適應你的改變,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

在完成自我分化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困難之處,就是保持家庭裡“一對一”的親屬關係。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和每個人成為朋友,而是指你能與家庭中的任何成員就任何問題展開交流,並與他們保持密切的關係,即使他們對你的立場做出負面反應。

7. 重做一遍

在超越原生家庭過程中,失敗在所難免,你需要不斷反思究竟漏掉了什麼?你是如何上當受騙的?你要做好一切重來的計劃。

只要堅持澄清自己的立場就夠了,無須顧忌別人的對錯。你的目標應該是做真正的自我,即以自認為有意義並且自我愉快的方式行動和生活,這樣就能使你與他人自由地交往。

《超越原生家庭》五:如何開展原生家庭的自我治療?


好了,到這裡,《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就為你全部解讀完畢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下今天的內容:

大部分人並非出生在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把自己人生中碰到的問題歸結於父母,不過是藉口。作者告訴我們,只要你能瞭解原生家庭和家族歷史、掌握其中的運作機制,開始自我分化,就能找到療愈的方向、重新出發。

這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大工程,需要你下定決心才能應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阻礙,但會帶給你巨大的回報——你最終能做到與別人保持親密聯繫的同時保持自我。

以上是本期節目的所有內容,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