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你的”。

孩子永遠是一個逃避不掉的話題。就像結婚的必然產物,結婚生子這兩個詞的組合也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段的默認選項。

我總是聽到身邊的朋友對於生孩子表示著一些探討,其中不乏很多人言語之中更是摻雜著“悔意”。

面對怎麼嚴肅的問題,我們客觀的分析下:在詢問了周圍20-40年齡段的朋友,他們為什麼生孩子,有的又為什麼不要孩子,似乎逐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你的”。

01

我們剛結婚就懷孕了,非常突然,在我思維觀中,婚姻應該需要磨合一段時間再選擇是否要孩子,但是當時我們年紀都不小,雙方父母知道後也都非常高興,所以糾結了很久決定生下孩子。

在懷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老公似乎經常對漠不關心,生活中我也總是感受不到他的善意,我甚至想過離婚把孩子打掉,但他堅決不同意,我自我安慰,可能是我懷孕時的敏感心理吧,他這麼堅持要孩子,或許孩子出生後會有改觀,當時孩子是我唯一的希望。

隨著孩子的出生,我發現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生活中他變本加厲,有時候他經常摔東西或者酒後罵人,把孩子嚇得大哭。我這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不但我沒有準備好當媽媽,他也沒有準備好當一個好爸爸。

我的婚姻是不幸的,離婚後,我肚子撫養孩子,現在回想自己當年倉促的決定,我有些會後悔,但是看著孩子快樂的長大,我又很欣慰。如果時光倒流,我會選擇在更合適的時間要孩子

“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你的”。

02

對於生孩子我感覺家庭環境和影響還是很重要的,當時我們年齡到了,婚姻也穩定了,而且雙方父母也在催促,身邊的朋友同事也都生了孩子,所以我和老公決定生孩子,當時也沒想太多。

懷孕期間一切都很好,老公婆子媽都對我照顧有加。

但生完孩子這幾年我感受到了自我心態的變化變化,對於孩子我們似乎都渴望給孩子最好的,但家庭也因此常常為“最好的”產生分歧。

對我個人而言,雖然生孩子是順其自然的結果,但生完孩子的很多事情還是不那麼“自然”,要面對很多以前沒想過的問題,婆媳關係,育兒方式,夫妻溝通,等等,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你的”。

03

他很愛我,希望我生個孩子做一個傳統意義的“傳宗接代”。

由於年齡等因素,我老公大我5歲,隨著我的加入,我逐漸發現他的家庭非常的傳統,婆子媽的觀念似乎停留在結婚之後馬上就要抱孫子孫女的傳宗觀念。我也儘可能的去感受了他們的想法,可是現在的我真的沒辦法做到。

不是我不喜歡孩子,而是我考慮了事業、經濟、自由、等等因素下的情況,我不是沒想過有效溝通,但面對的好像是難以溝通。

我有時真想問一問:“娶我是為了孩子嗎?”

“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你的”。

04

我們在30歲時,選擇了要孩子,5年夫妻感情真的很好,而且我們也很喜歡孩子。

雖然其中考慮了很多因素,也曾經害怕過。但從整個家庭來說,生孩子對我的父母也是一件好事,他們的老年生活有事幹,孩子也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幸福感。

家庭美滿,夫妻和諧,打算要二胎啦。

“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你的”。

如果孩子是結婚的必定產物,那麼請明白這三個道理。

生孩子不一定能幫你改善現在的感情生活。

婚姻中很多女人指望生個孩子,讓老公待你好或者希望老公能改變上進心。

對於此種輿論,我並不贊同。

婚姻中因為外向的原因選擇生孩子的人並不在少數,可是從這個決定的開始,便是出於賭博心理的一較高下,而不是自己內心的選擇,甚至之後會有牴觸情緒。

明白一點,老公對你好,是老公對你好,對孩子好,是對孩子好。

糾結許久。

糾結本就是伴隨人一生的情感,如果你在糾結要不要生孩子,那說明你的內心並沒多想要生孩子。

若在糾結之中外在因素影響了你太多內心的選擇,那麼只能說明你把它當成了一件任務,而不是自然選擇。

你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須知,孩子不僅僅是你的孩子,未來也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過自己的生活,孩子不是為你而存在,但這個存在的確需要你付出很多,所以你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呢?

不考慮清楚這些問題,生孩子就是一個自私的選擇,決定權雖然在你手裡,但你也要為一個生命來到這世上負責。

做想做的事,願意做的事,不放棄自己的權利,才會得到最大的尊重。

婚姻孩子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