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2018年10月“中國好人”候選名單!

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下面就大家一起去

認識下這位模範醫生吧!

崑山市中醫醫院副院長封以生入圍

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人物簡介

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封以生,男,出生於1975年,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崑山市中醫醫院副院長。

2013年~2017年,作為江蘇省第八批、崑山第二批援疆醫療隊的領隊,封以生帶領11名醫療專家入駐阿圖什市人民醫院,堅持用心、用情、用力、用智援疆,落實“硬件上援設施、軟件上傳技術、心件上提理念”工作原則,發揮中醫文化的特色優勢,推行“1+X”師徒帶教模式,開創了多項填補空白的醫療核心技術;堅持巡迴義診,把健康和關愛傳遞給當地居民;助力當地醫院成功轉型升級,形成了一套規範的運行管理機制,促成了一批醫療民生項目。

先進事蹟

帶來“崑山情誼”,結下一群新疆親戚

生命的長度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廣度和寬度。對於封以生而言,援疆就像重新上了一次大學,但取得的不是文憑,而是一張能讓人生價值昇華的答卷。

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勇於直面艱苦環境。從江南天堂到西北邊陲,氣候異常、環境惡劣、飲食不便,成為擺在封以生面前的巨大挑戰。克州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而年蒸發量卻在2250毫米以上。剛來阿圖什時,每個人都是嘴唇乾裂、眼睛紅腫、鼻孔流血。由於溫差比較大,特別容易感冒。阿圖什不僅氣候環境惡劣,而且處於治安防範的一線。殘酷的現實並沒有嚇倒封以生,反而給了他堅強和力量。封以生和同事們堅信,崑山幹部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割捨親情完成使命。援疆出發之前,封以生特意陪女兒去看了電影《爸爸去哪兒》,原本活潑開朗的女兒變得寡言少語。出發前一晚,女兒把她平時最喜愛吃的小餅乾和巧克力都塞給封以生,堅持半夜起來送他出發。2015年7月,爺爺病危,悲痛不已的封以生輾轉2天返回老家,仍沒有和爺爺說上最後一句話,五尺男兒痛哭流涕。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處理好爺爺後事後,封以生又迅速返回阿圖什,繼續完成援疆的使命。

貼心幫扶結下“親戚”。“我們來到了阿圖什市,我們就是阿圖什人,就得幹好阿圖什事,和阿圖什各族人民交朋友”。讓封以生難以忘懷的是,援疆結束離開阿圖什的那一天,他的“表哥表嫂”特意從百里之外趕來送行,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淚流滿面,這就是封以生在阿圖什喬克其村義診時結下的“親戚”。一年前,封以生髮現阿里木江老兩口身患胃病,兒女都不在身邊,便主動提出與老人結對,有空就帶著米、油等生活用品到家裡看望老人,結下濃厚情誼。在封以生的中醫調理下,老兩口的胃病完全康復。在阿圖什,像這樣的親戚封以生還有很多。

帶來“崑山經驗”,弘揚中醫傳承文化

中醫作為祖國傳統醫學,一直深受邊陲人民的信賴和歡迎。作為崑山市中醫醫院的優秀醫生,封以生來到阿圖什市醫院後,充分弘揚中醫傳承文化,把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先進的中醫療法,播撒在阿圖什大地。

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中醫優勢治療頑疾。醫為生人之術,醫而無術,不足以生人。這是封以生名字的由來,更是他從醫的信念。來到阿圖什後,封以生兼任阿圖什市醫院副院長,他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熱情的服務態度,迅速贏得了克州及周邊人民的信任。55歲的阿布拉江便是慕名而來的患者之一。多年來,阿布拉江一直患肛瘻,曾經四處求醫,難以治癒。封以生經過仔細查體及超聲檢查後,確診為高位複雜性肛瘻。他採用多切口對口引流結合中醫掛線方法進行手術,經過20余天的悉心調理,患者康復,稱讚崑山醫生“亞克西”。

在封以生的帶領下,崑山援疆醫生進疆以來開創了多個“技術第一”:第一臺腔鏡膽囊切除術、第一次使用呼吸機成功搶救患者生命、第一次開展急診微創探查手術、第一次多科協作搶救多器官衰竭患者,第一次剖宮產平安分娩龍鳳胎……先進的醫療技術在阿圖什市民口中傳為美談。

中醫傳承培養人才。崑山醫生援疆是暫時的,讓當地醫生學到真本事才是長久的。2014年,在封以生的主導下,阿圖什市醫院舉辦了首屆援疆醫師“師帶徒”活動,推行1+X的帶教模式。封以生親自帶兩名徒弟,竭盡全力在中醫業務技術上對年輕醫師進行精心指導,手把手地傳授診療技術要點,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三年多來,封以生和援疆醫生組織了兩次“師帶徒”活動,帶教徒弟40人,傳授300餘項核心技術。通過帶教,8位徒弟順利通過執業醫師的考試,25位徒弟在手術操作上有了極大的提高,能夠出色完成疑難手術,提高了危急重病搶救成功率。

巡診傳播中醫文化。為了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醫療援疆帶來的便利,封以生帶領醫療組的援疆醫生“走鄉入村”義診,把健康送達最後一公里。三年裡,他們的足跡遍佈了阿圖什市的各個鄉鎮,即便是在南疆地區緊張的安保形勢下,巡迴義診也一直沒有停下來。在他的帶領下,醫療隊下鄉巡診36次,服務農村患者10000餘人。在封以生的患者登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各鄉村患者的體檢病例。他經過仔細觀察和縝密分析,發現當地由於水質較硬,居民存在膽囊結石、腎結石等常見病。因此他把崑山醫院的眾多特色自制中藥、協定處方等帶到了阿圖什,毫無保留地交付給阿圖什市醫院使用。封以生還把“治未病”理念傳遞給當地居民,通過自我管理慢性病調節身體健康。先進的診療保健方法,使得阿圖什市民更加相信援疆醫生,對中醫療法也更加認同。

帶來“崑山責任”,留下持續援疆財富

肩扛千斤謂之責,揹負萬石謂之任。在封以生看來,被需要,是一種責任,改善醫療質量和提升健康水平是衛生援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居然是這位崑山市民被列為“中國好人”候選人!

形成一套機制。封以生來到阿圖什醫院後,被安排協助創建二甲醫院。雖然在崑山有成功創建三級醫院的經驗,但封以生面對基礎設施薄弱、管理制度滯後的醫院運營環境,仍然感覺壓力很大。於是,封以生堅持走訪臨床,從計劃到實施,再到督查、反饋及整改,引導科室進行PDCA閉環質量管理,最終,二甲醫院評審專家給予了一致的好評。同時,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封以生提出了“重點專科領跑、特色專科助跑、一般專科跟跑”的發展思路,推行主診醫師制度,形成規範的急救流程和技能操作。運行三年多來,阿圖什醫院外科、婦產科、心內科等科室收治病人數和疑難危重患者大幅增加,婦產科、感染科成功創建州級重點專科。

建立一支隊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年來,封以生組織科室開展三級查房1000餘次,結合各科具體病種講解國內外最新進展。同時根據全院的醫療質量運行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100餘次,培訓人次過萬。同時,封以生充分藉助崑山後方的資源優勢,組織崑山醫療專家組多次進疆開展技術傳授和義診,選送阿圖什技術骨幹60人至崑山進行臨床核心技術和診療規範進修。目前30名臨床醫護人員學成歸來成為科室技術骨幹。

促成一批項目。多年來,崑山80%以上的援疆資金都用於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民心工程、民安工程、民富工程,給各族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在封以生的積極促成下,崑山援助5000萬元購置市、鄉、村醫療設備;投入1.6億元新建阿圖什醫院分院;投入1100萬元重建兩所阿圖什市醫療條件最差的鄉鎮衛生院,解決哈拉峻鄉、格達良鄉5萬餘農牧民就醫困難。近三年,阿圖什市醫院各項業務指標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長率,年均業務收入超過5000萬元。一個個行動連著崑山和阿圖什,一項項援助讓各族幹部群眾心手相連,援疆幹部和各族群眾就像大漠裡的胡楊一樣根連著根、心連著心。

一份辛勤一分收穫,三年援疆結束時,封以生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援疆幹部人才”稱號。阿圖什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魏振峰這樣評價:“以生同志的醫技傳承,給阿圖什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他的醫者仁心,樹立了江蘇援疆人才的良好形象;他身上展現的‘崑山精神’,成為阿圖什醫生學習的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