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中山先生精神長存

2019年11月12日,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3週年紀念日。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創立了《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不能忘卻!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中山先生精神長存

孫中山塑像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革命的小團體。隨後他返回香港,組織廣州起義。因事洩失敗,被迫逃亡海外,開始了長達十六年的海外流亡生涯。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使館誘捕,後經他的英國教師康德黎營救脫險。倫敦蒙難使孫中山成為世界知名的中國革命家。此後,他在英國悉心研究救國真理,閱讀了大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類書籍,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獨創的革命理論——三民主義。

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創立了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裡,孫中山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積極發動武裝起義。在辛亥革命前,他直接領導了十次武裝起義,1911年10月10日由同盟會領導的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 月1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孫中山被尊稱為"國父"。

不能忘卻!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中山先生精神長存

生活中的孫中山

辛亥革命後,由於革命黨人內部的妥協,孫中山被迫辭去臨時大總統,以袁世凱保證清帝退位為條件,答應薦袁以自代。這樣,辛亥革命的成果落人了老奸巨猾的袁世凱手中。袁世凱上臺後,暗殺了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立刻識破了袁世凱的稱帝陰謀,發動二次革命,起兵討袁。但是,由於國民黨的渙散,在袁世凱的大舉進攻下,二次革命很快失敗,孫中山被迫再次流亡日本,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繼續討袁。

1921年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政府,並就任非常大總統。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黨和蘇俄共產黨幫助,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孫中山創辦了自己的革命軍事學校——黃埔軍校,開始組建自己的革命軍事力量。1924年12月31日,孫中山應馮玉祥之邀扶病進京,共商國是,於1925年3月12日上午9 時25分在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23 號病逝。

不能忘卻!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中山先生精神長存

紀念碑上的遺訓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在北京簽名弔唁者74萬多人,參加送殯者30餘萬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是治喪處成員並敬獻輓聯:

"廣東是現代思潮匯注之區,自明季迄於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孕育萌興於斯鄉,先生挺生其間,砥柱於革命中流,啟後承先、滌新淘舊,揚民族大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餘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

"中華為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濟侵凌、甚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爾家國,吾黨適丁此會,喪失我建國山斗,雲悽海咽、地暗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鬥諸遺訓,成厥大業慰英靈。"

孫中山給中國人帶來了中國最早的民主希望,讓我們永遠銘記孫中山的臨終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