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網絡時代把詩詞發揚光大?

飄逸青雲1


我覺的應該是這樣的;

一,要把握新時代的人文科技發展的進步

網絡時代,對於我們的詩詞創作機會是最好的時代;

比如,不是從事古詩詞研究工作的大眾,網絡可以為我們提供,不可瞭解和掌握的古詩詞所應該需要的格式;因為框架就像毛坯房一樣;

你建的別墅,那麼肯定會有小公園(假山,魚塘,等等);

你買的是商品樓,房子就只能進行一個有限的豪裝;

你是煙雨江南山區的居民,那麼恭喜您;在南方您會有“悠然見南山”,“小溪潺潺曲徑流水”等等的畫面享受!

你是四季分明塞北丘陵的居民,恭喜您;在夏天感受,草原的無垠和藍色天空的深邃。冬天的白雪皚皚,一望無際。

二,
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去體驗詩詞的內韻;

網絡時代可以為我們提供,古體詩詞和新詩體的簡介,從而我們可以歸類,篩選可用的文化知識來進行,自我創作。

比如,《四言絕句》、《五/七言格律詩》,《滿江紅》,《破陣子》和《蝶戀花》等等詞牌名的格式。

三,從個人與人文環境的結合角度來創作

我個人認為,在新時代詩詞的發揚光大,需要和新時代的人文環境離不開的;

就像在“新冠疫情”戰疫情下,從網絡上看到很多優秀人士和書畫大家(巨匠)的作品;

比如,範曾先生的《滿江紅》。

相關圖片,來自全網。


水晶之戀G


周眾所知,現在中國正另用網絡掀起了史無前例的文化新熱潮。特別是今日頭條,文化爭論激烈,將人們推入了一個新的文化主觀世界。在頭條平臺上,沒有精神偶像,沒有理論權威,沒有守成的信條,沒有教條主義的經典語錄,只有自我發揮,隨心筆談。

然而它卻向人們提示,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發生了變化。特別是詩詞特殊的歷史過程,造成文化意識的欠缺,導致對詩詞文化發展規律的嚴重忽視,使人們對它的拋棄。這種情況不能不引起真誠關心民族文化前途的重要性,中國知識分子的深深憂慮和思考。

長久以來,開展文化運動,但是對詩詞文化的主體性就沒有得到重視,造成缺乏應有的理解和教育,即使論及也只是停留於靜態的概念界,無人問津。這一缺陷使我們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向文化深層開拓,失去文化應有的地位,也就是造成了民族文化不全面的教育界。

如果想從網絡時代的網絡,把詩詞發揚光大的話,這是不可能的。傳統的民族文化應該要從歷史的角度去吸取經驗和教育,以醒世人。如唐詩,宋詞就是傳統詩詞抱定的宗旨。要想把詩詞重回文化舞臺,就必須要求整個社會造成一種充滿學習民族詩詞的文化氛圍,教育界應該要從學校教育開始,使學生有獨立思考詩詞的知識。這樣才能把衰落的詩詞文化堅強地站立起來,在未來的文化舞臺上,創造屬於自己民族的舉世目矚的新詩章。





誠心走天下2


網絡,是詩歌發揚光大不可迴避的方向和裁體,耕耘網絡,展我中華詩歌雄風,正在當下。

中國詩歌從口傳,石刻,竹記,錦寫,紙載,漫漫長路走來,中華詩魂沒丟掉,一步步發揚光大至今。

借五四之紀念,再說幾句。五四新文化運動,催生了一批文化大家,現代詩旗手,白話文僅是形式和記事方法,其核心內涵來自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大家和旗手們,文化底蘊是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的透徹和點化而成就,借白話文昇華和深化的。

結語:網絡不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切割之時,無法之地。而是以網絡為載體,中外傳統經典文化為基礎的新老詩歌的發揚光大,否則,亳無法度,容易泡沬化。

拙見。諒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