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4月以来破获1715起电诈案件 挽回损失1900余万元

华声在线5月6日讯(记者 张鼎峰 通讯员 刘彬)记者今日从长沙市公安局了解到,4月以来,全市共破获电诈案件1715起,摧毁窝点42个,抓获382人,挽回群众损失1900余万元。

据了解,2020年以来,长沙电诈案件已占刑事案件比重达39%。长沙公安机关发起凌厉攻势,通过转变侦查模式,实行电话类线索24小时内、对公账户线索3天内落地打击,目前长沙涉案电话开卡户籍地、涉案多卡宝、涉案GOIP线索均已全部办结。

此外,长沙警方加强普法教育,与全市44家商业银行达成共识,要求银行严格审核对公账户开户的真实性,凡是涉嫌电诈的账户一律注销。对涉电诈重点人员和重点区域进行摸排管控,依托通信运营商24小时实时前置支撑,运用阻断、关停、取消呼叫转移等手段,提高预警劝阻和拦截反制工作效率。

据统计,今年以来,长沙市反电诈中心共受理预警指令14.3万起,是去年同期的3倍;劝阻资金共计1.1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止付资金828.6万元,拦截诈骗电话1268万次、短信1070万条,关停诈骗电话3671个。

典型案例

冒充银行客服,谎称银行卡被冻结

长沙4月以来破获1715起电诈案件 挽回损失1900余万元

警方在机场抓获准备潜逃的嫌犯

近日,全国多地公安机关接到报警,有人冒充银行客服诈骗。经公安部研判,此类案件的窝点地均指向长沙市雨花区。长沙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该窝点进行收网,在某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吴某地、符某龙等4人抓获。通过突击审讯、深挖线索,专案组又明确了一个窝点,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正准备潜逃。在机场公安局的协助下,另外3名团伙成员被抓获归案。

经查,今年4月,该团伙成员以租赁网约房的方式设立窝点,假冒银行客服人员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该团伙先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受害人手机号码,再通过境外手机号码向受害人发送诈骗短信,谎称其因消费异常导致银行卡被冻结,并要求其拨打短信内留下号码办理解冻。

当受害人拨打电话并按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后,该犯罪团伙便以事先设计好的话本话术,迅速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信息,盗刷受害人银行卡内所有余额。4月以来,该团伙共发送诈骗短信6000余条,作案30起,涉案金额40余万元。

利用大学生收购电话卡,发布诈骗短信15万余条

长沙4月以来破获1715起电诈案件 挽回损失1900余万元

涉案物品

5月3日,长沙县公安局接到线索,将专门从事贩卖手机卡、发送诈骗短信的犯罪嫌疑人杨某、胡某姣等4人抓获,现场缴获手机等作案工具13台,电话卡12张。

经查,今年4月初,杨某通过一个招聘兼职群联系到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胡某姣,请她大量招募可以办理手机卡的人,并答应以每张电话卡240元的价格长期收购。双方商定后,胡某姣便进入各个兼职群,打着“招聘兼职人员”的幌子,组织兼职人员开通手机卡并收购,再转手卖给杨某。

拿到电话卡后,杨某组织王某、杨某庆等人联系不法人员,以每成功发送1条短信支付0.62元劳务费的价格,大量发送赌博平台的诈骗短信,从中获利。为逃避公安机关打击,该团伙限制每张电话卡发送诈骗短信的数量,当发送诈骗短信达到一定数量后,杨某便进行销毁。4月以来,该团伙共非法收购手机卡300多张,发布诈骗短信15万余条。

帮电信诈骗团伙“洗钱”,还“黑吃黑”

长沙4月以来破获1715起电诈案件 挽回损失1900余万元

抓捕现场

5月2日,开福公安分局收到情报,有人在某小区内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警方随即进行核查,在该小区将涉嫌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帮助的李某筑、蔡某霞等8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成功捣毁一个电信诈骗“洗钱”窝点。

经查,以李某筑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他人以1100元每月的价格租用香港服务器,在网上搭建第四方支付平台,用于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进行“洗钱”活动。李某筑等人通过QQ和“telegram”寻找需要对接第四方支付平台的“客户”,每完成一笔交易,按照2.5%至4.5%不等的费率收取费用。

此外,当“客户”给的钱达到可观的数额,李某筑等人还会选择“黑吃黑”,将这笔非法资金扣下据为己有,供自己挥霍。目前,该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