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過路費是怎麼收的?你知道嗎?


一百年前的過路費是怎麼收的?你知道嗎?

很多人以為過路費是現在才有的!其實不然

一百年前,四川發生過兩宗收過路費事件。

1920年代,四川兵匪混戰,各自佔山為王,軍閥當起了土皇帝。

學者吳思的歷史著作中,引用四川袍哥侯少煊的回憶錄《廣漢匪世界時期的軍軍匪匪》,其中寫道:“廣漢位居川陝大道,商旅往來,素極頻繁。但1913年以後,時通時阻,1917年以後,幾乎經常不通。不但商旅通過,需要繞道或託有力量的袍哥土匪頭子出名片信件交涉,即小部軍隊通過,也要派人沿途先辦交涉,否則就要捱打被吃。後來匪頭們認為道路無人通行,等於自絕財源,於是彼此商定一個辦法,由他們分段各收保險費,讓行人持他們的路票通行。例如一挑鹽收保險費五角,一個徒手或包袱客收一元。布販、絲幫看貨議費,多者百元,少者幾元、幾十元不等。”

這是說:當時,四川當地軍閥收起了川陝大道的過路費,大小軍閥共同商議,實行一費制,票價分級,只收一次。

為了貫徹一費制,也為了維護軍閥的信譽,對於不聽話亂收費的軍閥,老大會象徵性地執行家法:

“有些出了保險費的地區,仍有搶劫事件發生。地方首人去報知大匪頭,匪頭有時也把兄弟夥殺幾個做個樣子,以表示他們的‘信用’。”

這是說,軍閥在執行一費制的同時,還在治理亂收費。並不是軍閥講信用,而是他們知道,如果任由下面亂收費,川陝大道就又沒人走了,財源就斷了。

一百年前的過路費是怎麼收的?你知道嗎?

上文史料來源《隱蔽的秩序 拆解歷史弈局》吳思 著 海南出版社 第269頁


實際上,在1920年代,四川的陸路交通很不發達,沒有像樣的公路和鐵路。當地最繁忙的運輸通道其實是是長江水道。大宗的貨運和客運都走水路。

研究民國長江水運的學者多次提到過“川江掛旗船”的歷史。比如重慶作家陶靈在2013年的重慶晚報發表的文章《那些年川江上的掛旗船》記載:

一百年前的過路費是怎麼收的?你知道嗎?


“為免遭軍閥濫徵濫用,川江輪船公司只好尋求外國人庇護,自1921年2月起,將蜀亨、新蜀通兩艘輪船註冊法國籍,掛上了法國旗幟,另一艘蜀和輪則長期懸掛意大利旗。在1921年至1927年的7年時間裡,川江輪船公司承擔了領事註冊、領事結關簽字、律師等各種名目的掛靠、掛旗費達31萬多元。”“掛旗船一路暢行,免遭關卡打擾。”

一百年前的過路費是怎麼收的?你知道嗎?

2013年 重慶晚報刊文 作者陶靈


文章配發歷史照片 1920年代的川江商船 掛洋人國旗

這是說,當年,四川軍閥在長江碼頭重複設卡亂收費,商人的航運生意做不下去,迫不得已,向洋人領事館交保護費,於是中國商船在長江上掛起了外國旗。洋人黑心,收費比四川軍閥還貴。但好處有兩個:第一,洋人只收一次年費。第二,洋人是綜合性收費,商船掛了洋旗,不但在長江暢通無阻,而且各地軍閥再想收什麼“安全檢查費” “船員培訓費”,甚至無償徵用船隻等事件,一概由洋人出面擺平。如果算總賬,輪船掛洋旗的費用,要比給軍閥交費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