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1990年日本学者Sato等首次报道了应激性心肌病,此后该病为大家越来越熟知,情感或身体应激常为发病的诱因。近期,《Cardiovascular Pathology》杂志报告了一则不寻常的案例,一位7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在两年内先后罹患两种不同亚型的应激性心肌病。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5岁,以“恶心、呕吐”为主诉急诊入院。患者在本次入院的近两年之前曾首次诊断为非缺血性心肌病,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慢性肾脏病3期病史。

生化检查显示,肌钙蛋白升高至2.03 mg/dl,脑钠肽(BNP)高达5000 pg/ml。

心电图显示,侧壁导联ST-T非特异性改变。

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25%~30%,下壁运动严重降低合并心尖部运动增强,符合应激性心肌病表现(图1)。

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图1. 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收缩期间基底部运动减弱,心尖部运动增强,符合基底型应激性心肌病表现。

患者近两年之前的那次入院,肌钙蛋白轻度升高至0.26 mg/dl,BNP升高至772 pg/ml。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的迹象。

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为40%,弥漫性室壁运动中度减退。随后心脏导管介入检查显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左前降支近段20%狭窄,左回旋支30%狭窄,右冠状动脉20%狭窄。

在那次入院3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呼吸急促和腹痛症状,以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收入院。检查示肌钙蛋白升高,峰值1.77 mg /dl,BNP升高至517 pg/ml。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无缺血迹象。

超声心动图示LVEF仅20%,伴有心尖部运动减弱(图2)。

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图2. 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尖部运动减弱,符合经典型应激性心肌病表现。

核素负荷试验排除缺血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恶化的可能性,没有发现缺血或梗死灶,LVEF为30%。

据此将患者诊断为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嘱其出院后继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6周后随访,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收缩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至55%。

患者本次入院,再行心脏导管介入检查,显示轻微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与一年半之前的检查结果相似。

患者本次以应激性心肌病住院,接受常规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7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功能恢复,LVEF达60%。

2 发病与病理生理

Takotsubo心肌病,又称应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形综合征、心碎综合征等,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肌病,发病率约1.2%,每年发病占肌钙蛋白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1%~2%。其以短暂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AMI),但缺乏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

大约90%的应激性心肌病发生在58~75岁的绝经后女性。至于绝经后女性高发病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它主要影响左室心尖部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情感或身体应激伴随的儿茶酚胺释放,是发病的主要诱因,β受体在心肌中的分布可能是左室心尖部主要受累的原因。

目前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外周循环和心肌中儿茶酚胺增加。研究表明,儿茶酚胺通过产生自由基和诱导细胞凋亡,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心脏顿抑。其他机制包括儿茶酚胺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微血管功能障碍。研究发现,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高于AMI 患者(肾上腺素1264 vs. 376 pg/ml,去甲肾上腺素2284 vs. 1100 pg/ml)。

此外,嗜铬细胞瘤和急性脑损伤(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应激性心肌病的常见诱因,这进一步支持儿茶酚胺诱发心肌顿抑的假说。

由于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应激性心肌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心肌坏死,细胞坏死呈不规则的交叉带状(收缩带坏死)(图3),胞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点状出血。这些病变多位于心内膜下,呈多发灶性,并且容易早期钙化。它们与缺血呈现的凝固性心肌坏死不同。

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图3.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典型的左室心肌收缩带坏死、细胞变性。HE染色。

3 分型

在应激性心肌病中,心肌功能障碍的部位通常不遵循冠状动脉供血分布,而是沿着左室纵轴的不同水平区域分布。根据超声心动图或左室造影结果,按照累及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应激性心肌病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心尖型(经典型):占82%,心尖部收缩功能减低,心室基底部收缩增强。

(2)基底型:占2.2%,心室基底部收缩功能减低,心尖部收缩增强。

(3)心室中央型:占14.6%,心室中部受累。

(4)局灶型:占1.5%,局部心肌受累。

4 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与ACS常常难以鉴别。大约10%的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如低血压、四肢发冷、少尿或呼吸窘迫等。

其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占47.3%),多见于胸前导联,ST段压低较少见,占7.7%。此外,患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常升高,而肌酸激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82.9%的患者血浆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

美国梅奥诊所提出了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以下四条标准均需要达到。

(1)短暂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运动减退、无收缩或运动障碍)。典型的室壁运动异常是局部性的,并延伸到单支冠状动脉供血分布区域之外。

(2)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或急性斑块破裂的血管造影表现。如果存在冠心病,而室壁运动异常不遵循冠状动脉的供血分布特点,仍然可以作出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因为一些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

(3)新出现的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和/或T波倒置),或肌钙蛋白升高。

(4)无嗜铬细胞瘤或心肌炎。

5 比较基底型与心尖型

本病例患者有症状、肌钙蛋白升高,而无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嗜铬细胞瘤或心肌炎,其前后两次发病均符合上述四条诊断标准。应激性心肌病基底型,尽管其发病机制与经典型相似,但临床表现、人群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尽相同,可能与受累室壁的部位不同有关。

应激性心肌病基底型患者,心室基底部室壁无运动或运动低下,而心尖部室壁运动增强,通常出现在较年轻的患者,原因是年轻人心室基底部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比心尖部丰富。绝经后妇女中,心尖部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密度高于心室基底部,这可以解释老年妇女的发病以经典型为主。

其他不同之处在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基底型患者通常较少出现呼吸短促、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此外,该型患者的心脏生物标志物通常更高,可能与更多的心肌组织受累有关。

6 治疗及预后

尽管目前还没有针对应激性心肌病的循证治疗指南,但通常采用标准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 和利尿剂。此外,还要消除和减轻应激诱因。β受体阻滞剂可以长期服用,以防日后复发。

本病例患者接受了抗抑郁药、ACEI、他汀和利尿剂治疗。随后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脏收缩功能有所改善。急性期存活的患者通常在1~4周内恢复心室收缩功能,大多数患者在2个月内完全恢复。死亡病例罕见,但心力衰竭发生率可能高达20%。

本病例患者在第2次发病后恢复迟缓,提示再发应激性心肌病的预后仍然可能较好,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7 小结

之前已有文献报道了不同原因诱发的经典型和基底型应激性心肌病。但同一位患者先后发生两种类型的应激性心肌病,尚未见报道。虽然在治疗方面没有差异,但患者在第2次发病后需要的恢复期更长。

作者:金正贤,博士,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来源

Abdulmohsin Ahmadjee, Khader Herzallah, Yehia Saleh, George S. Abela.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presenting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patterns in the same patient: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2020.

病例丨少见!75岁女性两年内两次“心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