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安静的人,是真的有内涵,这就是境界,是真的吗?

记录魔都的幸福生活


是真的。

生活中保持这种境界的人,真有,令我很佩服,值得所有人学习。

第一位,我和她相处有三四年之久,关系很要好,常年工作、吃、住、玩在一起。不仅仅是任何时候都保持安静,主要是心态平和,不管面对任何人和事,从来都从好的那一面考虑,我就从来没从她嘴里听到任何人的坏话,有时甚至找理由为别人开脱,我还因此老认为她虚伪。其实那是她阳光,眼里看不到阴暗!毕竟生活中绝对的坏人很少,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另一位是我后来的同事,人属于细高挑型,很文静,由于善于跳舞的缘故吧,平时姿势优美,不论遇到任何事,表情尺度没见大过,再开心和好笑的事也仅是弯弯眼睛、微微笑;遇到再坏的事,也没见发脾气而大声嚷嚷;工作再忙,也按部就班,没见火急火燎地小跑过!确实有涵养,有境界,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

还有一位也是,性格好,我和她在一起工作差不多有两年吧。我们那个科在医院里属于最忙的科室,急危重症多,活多、杂、脏累,就在如此的环境里,她说话、做事一贯轻声细语,没有人见过她发火是什么样子,没有一定的涵养、一定的境界,一般人很难做到吧?我是自愧不如,偶尔有崩溃的举动表现出来,因此感触深切。

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安静,风雨不惧,处变不惊,需要内涵,是一种境界,我由衷地羡慕达到此境的任何人,更想通过学习、修炼,努力提升,向她们看齐。


阿苗63573999618


只能是有这个可能。人是感情动物,又生活在凡间红尘之中。要能随时做到宠辱不惊、安静自如,我认为有三种人有可能做到:

一是有多年知识涵养加道德修养的人,经历过世事,学会了看淡,放得下一切。这类人应该以老年以上的学者、寒士居多,但占整个人群百分比也少,估计能达到百分之五就很不错。

二是到道观、寺庙修行的达人。这种人极少,而真正能修到不动声色、静如处子的就更稀缺。

三是植物人、极度傻瓜。


天高云淡雪域汉


生活中人的表现各种各样。有些人的表现总是大大咧咧,吵吵闹闹,与人说话聊天时,总是说个没完,经常打断别人,但总是说不到点上,说得越多,越混乱没有逻辑和说服力。而有些人闭口张口就是,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还有一种人,无论大小的事情,说话的音量和口吻就像在吵架。还有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大,话说得不多,但句句话都带着一股子酸腐和刻薄,故意打着擦边球,去攻击他人,这种话很隐晦,听的人稍不注意,就掉进坑里了,算是一种智力上的蔑视和调戏。也有这么一种人,总是保持倾听的姿态,眼睛长时间顶着说话的人看,眼神透露出真诚和关注,从不打断别人说话,从不急吼吼的抢着说话,而是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说话的时候语气缓和平稳,不急不躁,逻辑通顺,有理有据,在别人打断的时候也能有礼貌的予以回应。观点清晰,立场坚定,态度明确。我见识和遇到过这种人。我师傅就是。还有我二舅。

我二舅几乎是我们整个大家庭的主事人。但凡姐妹们遇到问题,谁家孩子结婚,考大学,相亲见面,家里出了事,第一想到的就是找我二舅。我小姨的孩子,我表弟有一次骑车撞人了,怕的要死,人家不让走,我小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二哥。我二舅到了现场,原本乱糟糟的现场,六神无主的小姨,和吓坏了的表弟,被我二舅几分钟搞定。被撞的孩子的家长一看我二舅的气场和谈吐,握着我二舅得手说,你早来多好呀,就没这么多事。还有一事,我二舅的外公去世,老人曾有两房老婆,两房的后人,都想老人跟他们的母亲合葬,事情闹得有点僵,丧事一直进行的断断续续。这些后人只好把我二舅请到家,请他做主。我二舅就开始主持这件事。这家进,那家出,一次次的讲理,沟通,说服,各个击破,最终把事情解决了。我结婚的时候,我大堂哥,也算是村里不大不小,混的挺好的人物,和我二舅打了一次照面,聊了几句,只从我二舅,大老远走过来的姿势,笑容满面的表情,到他跟前不远处,就伸出一只手,一直走到跟前,和我堂哥握手,另一只手贴着我堂哥的胳膊肘处,两人就那么说了几句,我大堂哥事后就跟我妈说,这是场面上的人。我妈说,她从未见我二舅发火,大声呵斥过谁,但家里所有人都听他的。我外婆在世时,就是这样。全家老小,都得听她的。她就是那种面上看着和蔼可亲,家教却极其严格的人。或许这就是传统。现在他的村子那家有事,需要个说事人或是主事的人,都会找我二舅。乡村里所谓的理事人。这都是有声望和名望的人,才能担当起。要说家里这些人,我最佩服的还是我二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