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選股準則——企業層面

從今天起和大家分享一下《巴菲特之道》這本書。巴菲特早年是受了格雷厄姆的影響,專挑所謂的“菸蒂股”,就是跌破淨資產的有很大安全邊際的股票,這種股票賠錢的概率不大,但是有時候成長性不是很好。後來受了費雪等人的影響,逐漸開始投資成長股了。他主要是從四個方面考察一支股票。分別是:企業,管理層,財務報表,和市場估值四個方面。本篇文章主要是展開聊一聊企業層面的,剩下的會在本公眾號陸續發出。

1

簡單易懂

如果大家想投資一個公司,第一步總得知道這個公司是幹嘛的吧,不能只看一下所屬板塊,一看地產股,就覺得是賣房子的,一看券商股就是幫忙買賣股票的,其實裡面都涉及了很多業務。即便業務相同,不同公司業務比重還是有所差別的。以巴菲特投資華盛頓郵報為例,在財務上與華盛頓郵報發生的聯繫,可以追溯到13歲的時候,因為那時候他在賣報掙錢,後來擁有《奧馬哈太陽報》讓他了解了報紙行業的運作特點,在開始買入華盛頓郵報時,他已經擁有了四年與報紙相關的經驗。我們在投資中不一定會參與到所投資公司的運營管理之中,但是瞭解一下行業的具體情況還是很有必要的。想了解相關行業可以在財務報表的第二節《公司簡介》中瞭解具體情況。看看這個公司到底是幹嘛的,在這個行業的上游還是下游,一般看到公司各個行業都沾邊的,那建議放棄。(後面會說)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只看一家的報表,而是要多看看同行的表述(看財務報告也是要對比同行),對這個行業動向把握最深刻的大概率是這個行業的龍頭股。

2

持續穩定的經營歷史

一個班上考第一名的同學下次接著考第一的概率大於考最後一名的學生,股市裡這個規律同樣適用。過去經營穩定的公司未來大概率還是很優秀。規避複雜,規避麻煩的企業。那些天天搞跨行收購的公司還是迴避為好。經常發生重大變化的公司很難伴隨優秀的回報。巴菲特投資創立於1886年的可口可樂只賣一種產品,大約130年後的今天,可口可樂仍然賣著同樣的飲料。你應該確認所投資的公司在過去的長時間裡,展示了它強有力的盈利能力。這就需要投資者不僅僅是要讀同行業報表,研究一各企業還要讀他前面幾年的報表,由於中國股市起步較晚,沒有幾十上百年的歷史,這裡建議大家讀公司年報的跨度越大越好,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人不買新上市公司股票的原因。一些上市公司上市其實就是為了套現的,上市之前的財報做的很好看,一上市就業績大變臉,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企業持續財務造假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3

良好的長期前景

良好的長期前景主要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護城河。護城河寬的特點:1.被需要或者渴望2.無可替代3.沒有管制,一家平庸的商品實質上是一種普通商品,不能形成差異化。普通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其競爭對手沒有區別,這類企業極少擁有商譽,它們唯一的競爭武器就是打價格戰。這讓我想起了剛才舉的班裡同學的例子,如果一個班第一名總是不停地換,輪流當第一,對於現實的學校來講是件好事,但是對於投資來講,看到這種現象,直接回避這種“班級”。擁有特許型企業的一個優勢在於,即便遇到無能的管理層,它仍然能生存,而普通型企業遇到這種情況將會致命。在A股中貴州茅臺那是絕對擁有護城河的,天然形成,赤水河之外產不出同樣的酒。據說當年日本人把茅臺的酒麴帶回去,最後也沒搞出來,據我的同行講,分析茅臺酒中的物質有五百多種,其他的酒也就一百出頭甚至不到一百,所以說,茅臺被這麼多人看好不是不無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