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記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要幸福就要奮鬥。 ——習近平

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記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莫看她外表文靜柔似水,其實是外柔內剛堅如鐵。談笑時舉止優雅氣度不凡,工作時勇挑重擔樣樣衝在前。她是一個出生於教師世家的普通女子,在家庭環境和教育的薰陶下,從小就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2016年9月,她渭南師範學院畢業後,在強手如林的特招考試中,她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如願以償,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圓了她從小夢寐以求的教師夢。從她走上教育崗位的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黑池這片深情的熱土,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教育事業,走過的是一條充滿艱辛而又灑滿汗水的路,留下的卻是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因為她知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只有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她就是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記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醉心課堂,力求三尺講臺寫輝煌

作為教師,她把講臺當作演繹自己人生理想的舞臺,用樸實無華的品質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影響著莘莘學子的成才夢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她篤實求學,不斷提升,從未停止自己對教學方法與理念的雕琢,力求課堂精彩,課課精品,呈現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語文課。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她認真鑽研教材,利用便捷的網絡資源,廣泛涉獵各種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看看她的教科書吧,上面密密麻麻標註的是她的精心與細緻;翻開她的備課本吧,工整秀麗的字裡行間凝聚著她的心血與汗水;打開她書架上的教育專著吧,每本書都被她既圈又點,書頁均已隆起,看得出她經常翻閱的痕跡。在講臺上,她快樂著,努力著,探索著,逐漸形成了自己嚴謹有效、充滿感染力的課堂教學風格。

她的語文課堂,既有潤物細無聲的堅守與執著,也有激情四射的創新與突破,總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有所收穫。一次,她因為公差耽誤了一節課,想用活動課補回來,可一進教室,學生一片抱怨聲,學生們的這種狀態讓她有些氣憤。可她靈機一動,何嘗不換一種讓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呢?於是,她對同學們說:”這堂課我們表演課本劇好不好?”同學們聽罷,頓時興趣大增。她即興把要上的課文《皇帝的新裝》改成課本劇,讓學生到講臺上表演,同學們按照分配的角色,表演的非常投入。表演結束後,教室裡的笑聲和掌聲把之前的不愉快氣氛驅得煙消雲散。同學們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也收到了課堂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此刻,她的心裡產生了莫名的震動,也由此感悟到課堂教學創新的神奇與魅力。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很多學生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臉,不會寫,也不愛寫。為了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學會寫作文,她從自身寫作體會出發,給學生讀範文、背佳句、講方法、積累素材、耐心地輔導、及時批閱、不放過讚美每個學生習作中的亮點。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循序漸進,指導學生寫作文時間長了,學生也掌握了一些作文入門的技巧,越來越喜歡寫作,寫作水平也越來越提高了。

不懈的努力最終換來豐碩的成果,她指導的學生習作《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當陽光少年,做最美中學生》《你努力的樣子最美》《揮動翅膀的天使》《頭號牛人》《痛並快樂著》《平凡中的發現》《致王老師的一封信》等八篇習作發表在刊物《讀寫天地》上;在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陽光少年·我們是好夥伴”主題教育讀寫活動中,她輔導的學生王雪獲二等獎,張穎獲三等獎;在縣局組織的“生態合陽·紅提之鄉”徵文比賽中,她輔導的學生王偉彭的文章《初見即是驚豔,再見更覺傾心》獲三中學區一等獎,她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在教研教改方面也取得顯著的成績,她多次承擔學校組織的示範課教學,並積極參與校級、縣級課題研究,2019年6月,她被縣局評為“教學新秀”;2019年7月,她撰寫的教學論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撥動學生的審美之弦》被評為縣級二等獎。工作之餘,她堅持寫作,先後在合陽教育網發表了《憶往昔,述家風》《行走在如歌的青春》《如夢如幻的華山之行》等文章。2017年5月,她撰寫的扶貧故事《扶貧不是任務,是感受生命的力量》獲黑池鎮中學“我的幫扶故事”徵文比賽一等獎。

生活中的她也是多才多藝。在2017年“追趕超越·放飛夢想”為主題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中,她演唱的歌曲《揮著翅膀的女孩》和教師”四個一”演講賽中,均獲學校一等獎和三中學區二等獎。在2019年“共抒家國情·禮讚新時代”校園文化藝術節中,她表演的舞韻瑜伽《紅顏舊》,舞姿優美,韻味十足,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

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記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傾心宣傳,一路艱辛一路歌

她酷愛寫作,在大學生記者團的日子,那些優秀的學長學姐和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使她獲益匪淺。為了充分發揮她的特長,2017年9月,學校安排她擔任信息員,負責學校的宣傳報道工作。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學校裡教學工作繁忙,對於一個剛走上教學崗位不久的新教師來說,她感到壓力巨大,而要承擔學校的宣傳報道工作,這意味著她要擔負起教學、宣傳的雙重角色,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她深深地知道,作為一個信息員 ,不僅要有紮實的文學功底、敏銳的新聞嗅覺、充足的知識儲備、豐富的新聞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堅持不懈,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了搞好宣傳工作,她犧牲週末、節假日時間,堅持學習有關新聞寫作知識,提高新聞道德素養,平時不斷向有經驗的語文教師和同行請教,勤看報紙和網上有關的新聞報道,分析他人新聞寫作手法和技巧,努力做一個有心人。開學初,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合陽教育網投稿,想不到剛投上去就被採用了。於是,她寫稿的興趣大增。看來,當一名信息員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只要多觀察,多用心,勤動腦,勤動手,就能把宣傳工作做好。從此,學校裡一有活動,她便積極撰寫稿件,學校裡到處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在新聞寫作過程中,她認真對待每一篇稿件。本著公正、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寫稿,並在佈局謀篇上反覆推敲潤色,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篇稿件。做到及時寫稿,第一時間發佈。寫完之後,還積極請有經驗的同行進行修改,提出參考意見,保證稿件的及時性、準確性。由於寫稿較多,她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同行們的關注,他們也給她提出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她與同行們相互交流,共同探討,並在新聞寫作中不斷進步,以至於在後來的稿件質量上和採用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她平時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稿,因為這個時候的思緒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可以無拘無束盡情地通過鍵盤來抒發情感。在疲倦的時候,只要有第一手新聞寫作的素材,她人就顯得格外精神,哪怕寫作奮戰到深夜也不覺得累,一天過得很充實。這種感覺很奇妙,或許新聞寫作已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當她看到自己的新聞稿件發表,就很有成就感,也更增添了新聞寫作的激情,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新聞寫作風格。

然而,新聞寫作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心酸的淚水。2017年11月,剛剛擔任信息員的她,已懷孕3個月,既要承擔畢業班的語文教學任務,還要負責學校宣傳報道工作,超負荷的工作量,再加上妊娠反應劇烈,使她多次暈倒在課堂上……儘管身體虛弱,體力不支,可她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沒有影響學校的宣傳報道工作,她寫的一篇篇報道是她趴在床上用手機完成的。2018年10月,她拋下剛滿5個月嗷嗷待哺的女兒,又投入到學校的教學和宣傳工作中。平時學校工作繁忙,她無暇顧及自己的女兒,只有週末和假期才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可以盡到作為母親的責任。2019年7月20日,是一個週末,她的女兒由於急性支氣管炎在縣婦幼院輸液,剛學會走路的女兒好動的很,稍不留心,就把針頭從頭上拽下來,弄得滿臉是血,此時的女兒是多麼需要母親的照顧啊!可這時學校打來電話,要她到富平、照金、薛家寨跟蹤報道黨支部組織的主題教育活動,她拿著電話,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作為一個信息員的高度責任感,使她毅然做出選擇。她讓母親照顧女兒,含著眼淚踏上了追尋先烈足跡的紅色之旅。等到晚上回來,看到女兒憔悴的面容,她難過地哭了,她覺得自己虧欠女兒的太多太多。她就是這樣傾心宣傳,無私奉獻的一個人。

一路艱辛一路歌。在她承擔學校宣傳報道工作一年半的時間裡,共寫出了150多篇通訊報道,這些報道見證了學校的發展歷程,提升了學校在教育系統和社會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先後有45篇報道在合陽教育網、合陽新聞網、渭南教育網、新西部教育網上發表,其中人物通訊《用堅強和愛心書寫無悔教育人生——記黑池鎮中學最美教師李亞莉》被省教育廳採用,李亞莉老師也因此成為從黑池鎮中學走出的第一個省級“最美鄉村教師”,在合陽縣教育系統和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由於她在宣傳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的普遍讚譽,因此,連續兩年被學校評為“優秀信息員。”

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記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潛心“悅”讀,讓書香溢滿校園

為了進一步激發師生的讀書興趣,著力打造書香校園,在她的倡導下,學校成立陶然讀書會。2018年12月25日,在學校舉辦的“陶然讀書會啟動儀式”上,她解釋了“陶然”的含義,即喜悅、快樂的樣子。以此為名,就是望大家能以讀書為樂,以書為友,重視讀書,重視經典,養成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讓閱讀豐盈人生,並詳細介紹了讀書會的師生活動內容及工作計劃。從此,她 致力於讀書會的推進工作,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她首先嚐試在所教班級中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利用班級讀書角,成立讀書小組,以評選“讀書明星”為激勵機制,推薦讀書目錄,提出讀書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慢慢地,每天下午活動時總能看到學生安靜讀書的身影,班級的讀書氛圍越來越濃厚,學生在閱讀中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能力,語文成績都有了顯著提高。其次,積極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在“家校攜手,共促成長”啟動會上,她給家長講了親子共讀的重要性,要求每個學生至少與家長共讀30分鐘以上,週末為最佳時間。家長都會帶著孩子認真閱讀,並將親子共讀照片發到班級微信群,她也會給家長進行評價,家長們也會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督促家長週末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營造書香家庭氛圍。三是開展以“浸潤書香,幸福成長”為主題的讀書成果展示活動。學校將篩選出的優秀學生讀書作品向全校學生展示和推廣,成果展示分為優秀讀書筆記,精美手抄報、創意書籤三個板塊。通過讀書成果展示活動,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在學生的心裡埋下了快樂閱讀的種子,讓學生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和收穫,在濃濃的書香中快樂成長。四是舉行“最是書香能致遠”教師讀書交流會。會上,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暢談讀書的心得體會和收穫,探討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有效途徑,並從好書推薦,精彩片斷朗讀、教育理念分享、教育敘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交流了讀書帶來的快樂,帶給大家有益的啟示。此外,她還通過公眾號,設立校園頭條、閱讀指導、美文欣賞、學生習作、陶然大講堂、輕吟漫誦等欄目,報道學校主要活動及先進典型事蹟,介紹讀書方法,推薦優秀書目,指導師生閱讀名家名篇,發表學生優秀習作,聘請名校名師作示範朗誦,激發師生讀書興趣,推進讀書活動深入開展。

“自從開展讀書活動以來,班裡的班風、學風都有了明顯的好轉,學生變得更愛學習了。讀書已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麗的校園裡隨處可見學生捧書共讀的身影,處處飄逸著書墨的清香。”校長秦永紅如是說。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書的學校是真正的學校,讀書的孩子是有發展的孩子,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成為好教師。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讀書活動一定會讓校園“書滿園,香滿園,書香滿校園。”

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記合陽縣黑池鎮中最美教師王晨歡

愛心播撒,助推貧困學子成才夢

因為一直堅信“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2019年元月,她加入了由愛心人士馬增現發起的“連心橋”愛心公益組織,並積極參加“連心橋”愛心公益開展的“寒冬送暖架心橋·扶貧濟困獻愛心”活動,不光對貧困戶進行慰問,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健康、經濟收入和身體狀況,認真傾聽他們的困難訴求和願望,給它們送去棉被、麵粉、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還對特困學生進行了走訪慰問,給貧困學生送去手套、水杯、書包、文具等學習生活用品,並鼓勵他們正確面對暫時的困難,發奮學習、立志成才。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貧濟困,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為貧困學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享受同齡人應有的溫暖與關愛。

作為“連心橋”愛心公益的志願者,她把“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當成座右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貧困學子點亮心燈,助推他們的成才夢想。班上有個貧困生,名叫王夢環,父親早已去世,母親也遠嫁他鄉,家庭十分貧困,可禍不單行,她生活上唯一依靠的奶奶也不幸去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幾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得知這個消息後,王老師來到王夢環的家裡,和她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勸她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不幸,要做生活的強者,並給她講了貝多芬、張海迪等名人的成才故事,鼓勵她要用知識改變家庭和個人的命運,並對她說:“我是你的幫扶教師,以後有困難儘管來找我。”王夢環被王老師的真誠所打動,她終於克服了厭學情緒,找回自信,重返校園,開始了緊張而快樂的校園生活,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王夢環逢人就說:“要不是王老師拉我一把,可能我就這麼混下去了。”

世紀老人冰心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從教三年來,她身兼多職,語文教師、信息員、陶然讀書會長、愛心公益志願者,集多重身份於一身,在多重身份頻繁切換之間,她身擔責任,負重前行。三年來的艱辛付出,使她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這句話中所蘊含的哲理和智慧。耕耘三尺講臺是福,傾心宣傳是福,潛心“悅”讀是福,播撒愛心,助推貧困學子成才夢更是福。今後,她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用自己的勤勞、樸實、智慧、愛心,繼續書寫鄉村教師絢麗的篇章,讓自己的青春在奮鬥中綻放美麗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